一、和高血压患者谈用药(论文文献综述)
洪秀兰[1](2021)在《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综合核心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蒋之林[2](2021)在《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素及用药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一般信息、证候要素、中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性分析;使用SPSS 23.0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体征、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将患者首次服用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中药采用频次、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1.共纳入217例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22例,男女比例1:1.28,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91者岁,年龄≥75岁者最多,占总人数的54.4%,其次为65~74岁者,占总人数的28.6%;吸烟患者52例,占总人数的24.0%,饮酒患者42例,占总人数的19.4%;高血压病程以5~14年者最多,占总人数的30.4%,其次为15~24年者,占总人数的23.5%,平均病程18.3±13.4年;而房颤病程较短,平均病程为5.3±7.5年,大多数患者病程<5年,占总人数的63.1%。高血压分级和房颤类型方面以高血压3级和阵发性房颤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56.2%和63.1%。常见的合并病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脂血症(184,84.8%),动脉硬化(164,75.6%),冠心病(114,66.4%),脑梗死(107,49.3%),心功能不全(85,39.2%),糖尿病(83,38.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3,38.2%)等。2.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症状以心悸(173,79.7%)、胸闷(134,61.8%)、失眠(113,52.1%)、头晕(90,41.5%)、乏力(84,38.7%)、口干(70,32.3%)、气短(56,25.8%)等为主,涉及舌象10种,苔象10种,脉象12种。3.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130,59.9%)、阴虚(120,55.3%)、痰浊(117,53.9%)、血瘀(104,53.9%)、阳虚(33,15.2%)、水饮(32,14.7%)火热(30,13.8%),而气滞、血虚、湿邪、阳亢少见;证素组合中两证素组合最多(78.35.9%),其次为三证素组合(75,34.6%)和四证素组合(53,22.4%),最常见的证素组合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其次为气虚+阴虚。4.证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阳虚证出现频率越高(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气虚证比例高于非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而非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水饮证比例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气虚证较无气虚证、水饮证较无水饮证患者左心房内径大(P<0.05);水饮证和血瘀证与CHA2DS2-VASc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148和0.143,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水饮与HAS-BLED评分相关系数为0.179,P<0.05,有统计学意义。5.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治疗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常用药物有甘草、茯苓、桂枝、半夏、白术、麦冬、党参、牡蛎、黄芪等;对使用频次≥20的药物功效进行了分类,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药、理气药、清热药、滋阴药、安神药等为主:药物四气以温性、寒性为主,五味以甘味最多,其次为苦味、辛味;药物归经以脾经和心经为主;将支持度设为30,置信度设为0.8,得到高频药物组合56组和发现9条药物关联规则,核心处方为甘草、桂枝、茯苓、白术、龙骨、牡蛎、半夏、陈皮、麦冬、党参和五味子;设置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基于熵聚类方法,得到6首新处方:①竹茹—陈皮—半夏—五味子、②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降香砂仁莱菔子、③杏仁紫菀款冬花麻黄石膏、④钩藤桑寄生杜仲石决明、⑤佛手鸡血藤车前草麦芽、⑥牡蛎龙骨桂枝僵蚕蝉蜕。结论:1.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中医证素分布以气虚、阴虚、痰浊和血瘀常见,其次为水饮、火热、气滞、血虚等。2.阳虚证多分布在高年龄患者中;气虚证多分布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而有水饮证多分布在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有气虚、水饮证患者左心房较大;水饮、血瘀证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且水饮证患者出血风险也较高。3.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治疗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以补气滋阴、祛痰化瘀、理气清热安神为主;核心处方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龙骨、牡蛎、半夏、陈皮、麦冬、党参和五味子;基于熵聚类方法得到了6首新处方,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陈婷[3](2021)在《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了解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社会支持及服药依从性的现状;2.构建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变量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路径关系;3.探索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是否为影响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键变量。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回顾法,梳理既往研究中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2.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州市多个社区(村)年龄≥18周岁确诊为高血压病的常住居民401人作为研究对象。3.运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湖州城乡结合部401名高血压患者实施一对一问卷及体格检查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4.使用AMOS 22.0软件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关系。研究结果:1.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平均分为(81.42±5.02)分;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平均分为(38.94±17.56)分;自我效能平均分为(7.12±1.19)分;自我管理平均分为(129.45±16.53)分;社会支持平均分为(35.30±5.93)分;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医疗费用支出、上臂收缩压和合并症会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对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得分最高,分别为0.481和0.144;其次为自我管理,总效应为0.255;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总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28和0.080,社会支持为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中介因素。具体路径为: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间接效应(0.565*0.255=0.144);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间接效应(0.487*0.164=0.080)。研究结论:1.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明显不足。2.自我效能是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自我管理、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及生物学因素(年龄、颈围、上肢收缩压),自我管理是重要的中介因素,介导自我效能、年龄、颈围与HRQOL的关系。3.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虽不是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产生影响,社会支持为介导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的中介因素。4.低水平健康素养的高血压患者应成为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关注对象。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可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的切入点,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应成为主要内容,同时应加强建立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减缓疾病进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龙烨,龙琼,沈秋,梁燕冬,陶秀凤,周晓兰[4](2021)在《贺州客家城乡医联体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贺州客家地区城市及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差异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贺州客家地区1家三级医院和4家乡镇医联体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42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表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贺州客家地区城市高血压患者中有24%用药依从性佳,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于城市高血压患者(21.9%vs 24.0%)(P>0.05)。城市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服用降压药种数和生活压力。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则主要为病程、复诊频率、用药不良反应和服药频率。结论贺州客家地区城市与乡镇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均较差,影响城市和乡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有差别,应合理利用医联体优势资源对该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居家用药依从性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唐顺定[5](2021)在《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经考评的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量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PRO评估;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用于判断 PRO 得分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之间PRO得分差异,从心理、生理、社会等角度提出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2020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采用高血压患者报告结局调查问卷(包括慢性病PRO测定量表体系中的高血压PRO量表PROISCD-HY(V1.0)、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四个部分内容)对来自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保山市(昌宁县、龙陵县、施甸县)共4个县的正在服用高血压降压药物的60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调查(包括一次和二次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运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一次调查PRO得分差异。[结果]1.在研究对象的PRO量表总分和各领域中,特异模块得分最高,精神/信仰健康领域得分最低,其余各领域得分相差不大。PRO各侧面中,治疗副作用得分最高,其次是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特殊心理生活影响得分和正性情绪得分相对较低,信念/信仰得分最低。2.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采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中的ES法确定高血压PRO量表的MCID正向变化值为身体健康7.11、心理健康7.05、社会健康6.99、精神信仰健康8.17、共性模块4.99、特异模块7.10、量表总分5.01;负向变化值为身体健康-9.01、心理健康-9.91、社会健康-9.19、精神信仰健康-10.25、共性模块-6.33、特异模块-6.83、量表总分-5.28。3.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领域差异:所有领域和量表总分均不存在交互作用。用药方案:单一用药的社会健康得分、共性模块得分、量表总分高于传统复方制剂;单一用药的身体健康得分高于联合用药。血压水平:1级高血压的特异模块得分高于3级高血压。4.不同用药方案高血压PRO侧面差异:单一用药的基本机能状态、人际交往、社会支持得分高于传统复方制剂;单一用药的基本机能状态得分高于联合用药。2级高血压中,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低于传统复方制剂;3级高血压中,单一用药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高于联合用药,单一用药的负性情绪得分低于联合用药。5.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侧面差异:1级高血压的脑血管系统症状得分比3级高血压高;2级高血压的治疗副作用和特殊心理生活影响得分比3级高血压高;而1级高血压的正性情绪得分比2级高血压低。单一用药中,1级高血压的负性情绪得分比2级和3级高血压高;而1级高血压与2级高血压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比3级高血压低。联合用药中,1级高血压的负性情绪得分比3级高血压低;传统复方制剂中,1级高血压的活动能力与受限得分比2级高血压低。[结论]1.本次研究所评估的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社区高血压患者的PRO得分情况可为其他学者进行高血压PRO评估研究提供参考。2.本研究利用“主观锚”法和分布法中的ES法确定了高血压PRO量表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由于目前MCID的估算方法还没有金标准,且MCID制定与所选用方法、对象等多方面有关,学者们的建议也各不相同。因此,MCID如何应用到临床研究中,指标的应用是否有效是下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3.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PRO有差异。从高血压PRO的量表总分、共性模块、社会健康领域看,单一用药优于传统复方制剂。从特异模块领域看,1级高血压比3级高血压高。4.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合推荐,从身体健康领域的活动能力与受限侧面,3级高血压&单一用药>3级高血压&联合用药。从心理健康领域的负性情绪侧面,单一用药&1级高血压>单一用药&2级高血压、单一用药&3级高血压。5.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和统计学差异相结合可以全面综合地评估不同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PRO变化情况。
牛祎初[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史大卓教授辨治高血压遣方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hypertension)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特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45亿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高血压病程缓慢,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长期的、慢性的损害,严重时会造成器官衰竭。近年来,西药在降低血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着改善了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损害,但常伴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史大卓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近40年,倡导根据疾病病理变化特点、结合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辨病-辨证-辨症结合、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本研究在对导师诊疗高血压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导师治疗高血压的遣方用药特点。并对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本论文分为三部分:文献综述、数据挖掘和系统评价。一、文献综述:总结不同医家对高血压的认识和治疗特点,分析其对高血压现代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二、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史大卓教授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目的:通过复杂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史教授治疗高血压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史大卓教授门诊诊治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建立临床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特点,聚类分析方剂组合、遣方用药特点,复杂网络分析核心组方用药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121例,其中男性56例,占46.28%,女性65例,占53.72%,患者年龄36-88岁,平均年龄56岁。2、本研究纳入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病为冠心病(44例,36.36%),其后依次是血脂代谢异常(30例,24.36%)、睡眠障碍(26例,21.48%)、心律失常(13例,10.74%)和脑血管病(8例,6.61%)。3、纳入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肝阳上亢证(诊次54,44.62%),其后依次为血瘀阻络证(诊次28,23.14%),痰湿壅盛证(诊次21,17.35%),阴阳两虚证(诊次14,11.57%)。4、处方涉及药物184种,使用频次共计1665次。单药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天麻(频次98,占比5.9%)、丹参(频次89,占比5.34%),其次是川芎(频次82,占比4.92%)、茯苓(频次78,占比4.74%)、杜仲(频次68,占比4.08%)、川牛膝(频次67,占比4.02%)。高频中药主要为补肾平肝、活血利水之用。提示史大卓教授在治疗高血压时,多采用补肾平肝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的中药,契合了高血压患者以肝肾阴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虚实夹杂的临床特点。5、将患者中药处方中首次使用的中药进行功效分析,显示常用药物主要以平肝息风、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利水渗湿、利尿通淋为主,这与高血压的证型分布及合并病基本符合,同单药频次分析结果一致。6、纳入中药性味统计共2128频次,以甘、苦、辛三味药最多(1753频次,占82.38%)。7、药物归经以肝经最多(909次,占29.8%),其次为心经(424次,13.90%)、肾经(373次,12.23%)、脾经(371次,12.16%)、胃经(366次,12.00%)。史教授治疗高血压多用平肝补肾、活血类药物,此类药归经以肝、心、肾为多。体现出史教授用药归经与辨证思路相符合。8、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史教授常用药对组合有:杜仲配天麻、川牛膝配天麻、钩藤配天麻、茯苓配天麻、川芎配丹参、丹参配天麻、茯苓配丹参,体现了史教授治疗高血压善用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的药物治疗高血压,与辨证结果一致。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史大卓教授治疗采用葛根芩连汤配伍活血药物,活血化瘀、清热化浊。葛根生津升阳,能改善血液循环,并且有保护心肌、抗凝、抗血栓、降糖、降脂的作用;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史教授治疗采用酸枣仁汤加减方,养心安神、清热除烦。10、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中药的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主要的中药关联节点有丹参、杜仲、钩藤、川芎、茯苓、天麻、黄芪,围绕上述药物的配伍关系和天麻钩藤饮、冠心Ⅱ号方、六味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剂相似;(2)证候-中药的复杂网络分析核心证候为肝阳上亢证,与证候构成关联的药物主要以天麻、钩藤、杜仲、牛膝等平肝补肾药物为主,配伍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茯苓等利水祛湿药物。核心证候与核心药物功效相符合,体现了史教授治疗高血压以平肝补肾为主,佐以活血利水的用药特点。三、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松龄血脉康胶囊单药对比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137例患者。结果: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压有效率、降低舒张压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松龄血脉康胶囊在总有效率(MD=1.31,95%CI[0.85,2.02],P<0.05)、降低舒张压(MD=-1.95,95%CI[-4.77,-0.13],P<0.05)、改善中医证候(头晕、头痛等,[MD=-2.18,95%CI[-3.70,-0.67],P<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收缩压(MD=-2.54,95%CI[-6.01,0.93],P<0.05)方面不具有显着优势。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单用松龄血脉康胶囊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在降压有效率、降低DBP、改善中医证候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在降低SBP方面不具有显着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与质量限制,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来证实。
谈军涛[7](2021)在《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以FAERS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ACEI类药物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事件数据进行安全性再评价,发现新的风险信号,促进临床对ACEI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2020年第1季度期间接收到的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不良事件报告。从逐年呈报趋势、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和临床结局等角度对上述ADE报告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检测上述药物的安全信号,并分析重点累及器官和高危信号。结果:(1)ADE呈报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赖诺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和卡托普利。获批上市后五种药物的ADE呈报数随年份变化趋势大体一致。ADE报告性别方面,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女性多于男性;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和赖诺普利则是男性多于女性。ADE报告年龄分布方面,五种药物大体分布一致,45-64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最高,18岁以下青少年人数占比最低。ADE报告临床结局方面,五种药物均以死亡和住院为主。(2)在系统器官(SOC)层面,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五种药品挖掘出的ADR信号分布大致相同,多集中在血管及淋巴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检查指标的改变以及胃肠系统疾病4个SOC分类上。其中卡托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心脏器官疾病,信号数为83;贝那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04;依那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85;培哚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04;赖诺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92。(3)经过ROR法检测,分别得到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性别差异性信号2、1、9、20、50个。对于男性患者,卡托普利(ROR=0.41,P=0.001)、贝那普利(ROR=0.47,P=0.000)、依那普利(ROR=0.36,P=0.000)、赖诺普利(ROR=0.16,P=0.000)均提示冠心病是高危的ADR信号,赖诺普利易诱发血管性水肿(ROR=0.36,P=0.000);对于女性患者,依那普利(ROR=3.08,P=0.000)和培哚普利(ROR=6.00,P=0.001)同时挖掘出尿路感染的高危ADR信号,培哚普利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ROR=8.69,P=0.000)、低血糖症(ROR=4.60,P=0.000),贝那普利未见ADR信号。结论:(1)ACEI类各药物ADE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结局的分布上无较大差异。但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风险大于男性患者,临床用药需注意个体差异性。(2)ACEI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信号在各器官系统分布上较为广泛,血管及淋巴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检查指标的改变以及胃肠系统疾病应重点关注,同时对于本研究挖掘出的并未在文献中报道和说明书中出现的新的ADR信号应给予高度警示。(3)基于FAERS不良事件数据库数据挖掘能够快速检测出不良反应信号,可为信号验证和评价提供基础,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刘静[8](2021)在《以NSCLC患者药学服务为例的大病医保药学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希望借助国外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经验,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一种新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纳入使用EGFR-TKI、ALK-TKI、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师参与医保审核和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优化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对医保费用的控制。药师在随访过程中,发现使用EGFR-TKI、ALK-TKI等药品的患者出现了说明书中未罗列的不良反应,因此,本研究使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美国FDA数据库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将得到的ADR信号与说明书的ADR以及随访中发现的ADR相对比,发现靶向药物新的ADR风险信号,挖掘靶向药物的潜在ADR,提高靶向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研究方法:药师将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医保报销的审核工作中来,建立参与医保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探讨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对医保费用控制和患者受益的影响。药师在随访中发现了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R,通过对FDA数据库数据挖掘发现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与对患者随访时发现的ADR以及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R相结合,发现靶向药物新的、潜在的ADR。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以及非参数检验的克鲁卡尔-沃里斯检验方法。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建立一种参与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肺癌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共纳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48例,研究结束时,168名患者疾病稳定,6名患者疾病部分缓解,32名患者停药,26名患者死亡,疾病控制率70.16%。在首次问诊结束时发现药物治疗问题305个,平均每人1.23个,其中49.84%为药物安全性问题,其次34.10%为患者依从性问题。结束时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48个,平均每个患者药物治疗问题0.25个,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显着减少;经一年研究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在一年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80(72,92)VS 112(93,122)],依从性低的患者人数减少了39.47%;经过为期一年药师对申请大病医保的患者资料审核和对248名患者提供MMS共节约了费用207.5560万元。药师在随访中发现了吉非替尼等药品有多个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R,通过对美国FDA数据库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观察靶向药物是否可能存在新的ADR。最终得到79个吉非替尼ADR信号、182个阿法替尼ADR信号、276个厄洛替尼ADR信号、160个奥希替尼ADR信号、157个克唑替尼ADR信号、71个阿来替尼ADR信号、75个塞瑞替尼ADR信号。将得到的ADR信号与说明书中的ADR以及随访中出现的ADR相比较,发现22个说明书未提及但数据挖掘结果显示阳信信号且在随访中有患者出现过的ADR。例如吉非替尼可能有唇疱疹、胸腔积液、眼分泌物3个新的ADR,存在色素沉着障碍、癌症疼痛2个ADR风险信号以及7个大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的ADR风险信号,阿法替尼有皮肤敏感化、癌症疼痛、痛觉3个ADR风险信号,奥希替尼有肝功损害、声带麻痹、鼻腔干燥3个ADR风险信号,克唑替尼有声带麻痹、声带疾病的2个ADR风险信号,阿来替尼有血栓形成、肺栓塞2个血管疾病的ADR风险信号。研究结论:通过对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显着减少,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显着提高,这体现了药师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临床价值。通过一年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和门诊审核,节约费用207.5560万元,体现了药师在参与医疗保险控费中,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访中以及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发现了多个药物的潜在ADR风险信号,提示医生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ADR,特别是一些潜在的ADR。
黄星荷[9](2021)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心力衰竭(心衰)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衰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50%以上,然而,血压水平与心衰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联性仍不清楚。不同于一般人群中血压升高与不良事件风险升高的线性关联,有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的血压水平越高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越低,也有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联。同时,在具有不同射血分数水平的心衰患者中也观察到血压水平与临床预后关联性的差异。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心衰住院患者的血压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以及在不同亚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依托 China PEACE(Patient-centered Evaluat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Events)心衰前瞻注册登记研究,入选来自全国20个省的52家协作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因心衰住院的18岁及以上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住院病历信息提取的方式采集患者基线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特征、临床特征、合并症及用药情况等,此外,研究还收集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等信息并采集生物样本。研究对所有入选患者随访至出院后1年,收集临床终点事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标为入院时和院内稳定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全因再住院和心衰再住院。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组,绘制各血压水平组累积事件发生率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Frailty模型或竞争风险模型计算各血压水平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对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一步将血压水平作为连续变量,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拟合其与临床终点事件之间的平滑曲线。在不同年龄、性别、住院原因、心衰类型、合并症及药物使用情况的亚组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分析入院血压与临床终点的关联性时,研究共纳入4895例心衰患者,平均年龄为65.2±13.5岁,37.7%为女性。研究随访1年后,共有856例患者死亡,714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1954例患者发生全因再住院,1559例患者发生心衰再住院。在调整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临床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等因素后,与入院收缩压为120-129 mmHg组相比,收缩压<110 mmHg组死亡风险升高(HR=1.54,95%CI:1.23,1.92),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HR=1.59,95%CI:1.24,2.04),心衰再住院风险升高(HR=1.21,95%CI:1.01,1.45),收缩压≥150mmHg组死亡风险降低(HR=0.76,95%CI:0.59,0.97);与入院舒张压为80-89mmHg组相比,舒张压<70mmHg组死亡风险升高(HR=1.37,95%CI:1.12,1.67),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HR=1.42,95%CI:1.14,1.77),舒张压≥100 mmHg组死亡风险降低(HR=0.75,95%CI:0.57,0.98),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HR=0.72,95%CI:0.53,0.98);与入院脉压<40 mmHg组相比,脉压为40-49 mmHg组、50-59 mmHg组、60-69mmHg组和≥70mmHg组死亡风险均降低,HR(95%CI)分别为0.68(0.55,0.83)、0.68(0.55,0.84)、0.77(0.61,0.97)和 0.61(0.48,0.77)。不同入院脉压水平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联与之类似。研究没有观察到入院血压水平与研究终点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住院原因等亚组分析中的结果与研究整体结果基本一致。在分析稳定期血压与研究终点的关联性时,研究共纳入4564例心衰患者,平均年龄为65.3±13.5岁,37.9%为女性。研究随访1年后,共有771例患者死亡,668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1886例患者发生全因再住院,1492例患者发生心衰再住院。在调整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临床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和生活质量等因素后,与稳定期收缩压为120-129mmHg组相比,收缩压<110mmHg组死亡风险升高(HR=1.59,95%CI:1.28,1.98),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HR=1.63,95%CI:1.28,2.07),心衰再住院风险升高(HR=1.18,95%CI:1.01,1.38);与稳定期舒张压为80-89 mmHg组相比,舒张压为60-69 mmHg组死亡风险升高(HR=1.33,95%CI:1.04,1.68),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HR=1.44,95%CI:1.11,1.87),舒张压为 70-79mmHg组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HR=1.39,95%CI:1.07,1.81);与稳定期脉压<40 mmHg组相比,脉压为40-49 mmHg组、50-59 mmHg组和≥60 mmHg组死亡风险均降低,HR(95%CI)分别为 0.67(0.55,0.82)、0.71(0.57,0.88)和 0.68(0.54,0.85)。不同稳定期脉压水平与心血管死亡及心衰再住院风险的关联与之类似。研究没有观察到稳定期血压水平与研究终点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住院原因等亚组分析中的结果与研究整体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入院时和院内稳定期血压是急性心衰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入院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较低的组别发生死亡的风险更高,发生心衰再住院的风险也有升高的趋势。稳定期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较低的组别发生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的风险更高。对于入院血压水平较低的患者,应更密切关注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其预后。在心衰患者住院接受治疗过程中,也应密切关注其血压水平,避免将血压降得过低。
张迎庆,仇晓夏,季诚[10](2020)在《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健康教练技术在社区护理中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和行为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7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体检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练技术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结果在血压控制方面,研究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方面,研究组在用药、饮食、运动、休息、情绪等方面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练技术应用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
二、和高血压患者谈用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高血压患者谈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2)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素及用药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危险因素 |
3. 病理生理机制 |
4. 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治疗 |
5.小结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高血压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对房颤的认识 |
3. 中医对高血压合并房颤的认识与治疗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诊断标准 |
4. 病例筛选 |
5.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布情况 |
2. 临床体征 |
3. 证素分布规律 |
4. 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用药规律分析 |
5. 讨论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2 文献小结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理论框架 |
1.6 技术路线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伦理审查 |
2.1.5 样本量估计 |
2.1.6 抽样方法 |
2.2 调查内容 |
2.2.1 问卷调查 |
2.2.2 测量工具 |
2.2.3 体格检查 |
2.2.4 预调查 |
2.2.5 质量控制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 |
3.2 患者量表的得分情况 |
3.2.1 HRQoL得分情况 |
3.2.2 HBP-HL得分情况 |
3.2.3 自我管理得分情况 |
3.2.4 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
3.2.5 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3.2.6 服药依从性得分情况 |
3.3 HRQoL、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的探索 |
3.3.1 不同患者一般资料的HRQoL得分情况比较 |
3.3.2 不同一般资料对HRQoL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3.3.3 HBP-HL与 HRQoL的直接关系 |
3.3.4 自我管理与HRQoL的直接关系 |
3.3.5 自我效能与HRQoL的直接关系 |
3.3.6 社会支持与HRQoL的直接关系 |
3.3.7 服药依从性与HRQoL的直接关系 |
3.3.8 研究对象主客观因素与HRQoL的多元回归分析 |
3.4 HRQoL、影响因素间接关系的探索 |
3.5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HRQoL影晌因素模型的建立 |
3.5.1 HRQoL影晌因素理论结构模型的建立 |
3.5.2 HRQoL影晌因素理论结构模型的拟合情况及其路径系数检验 |
3.5.3 HRQoL影晌因素理论结构模型的修正与拟合情况 |
3.5.4 HRQoL影晌因素修正后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 |
3.5.5 HRQoL影晌因素结构模型的最终确定 |
3.5.6 HRQoL影晌因素模型中的直接与间接效应解析 |
4 讨论 |
4.1 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现状 |
4.1.1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生理领域有待提高 |
4.1.2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测量学指标等一般情况不容乐观 |
4.1.3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亟待提高 |
4.1.4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以中低水平居多 |
4.1.5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薄弱环节是病情监测 |
4.1.6 应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 |
4.1.7 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尚可,擅自调、停药需关注 |
4.2 HBP-HL对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HRQoL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
4.3 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HRQoL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3.1 HBP-HL→社会支持→HRQoL路径 |
4.3.2 自我效能→自我管理→HRQoL路径 |
4.3.3 年龄、颈围→自我管理→HRQoL路径及颈围→上肢收缩压→HRQoL |
5 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与生命质量的相关关系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贺州客家城乡医联体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1.2.2 Morisky问卷: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贺州客家城市和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
2.3 贺州客家城市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4 贺州客家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5 贺州客家城市与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贺州客家城市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 贺州客家乡镇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 贺州客家高血压人群用药依从性差异 |
4 对策 |
4.1 建议对客家城市及乡镇高血压患者采用以下对策 |
4.1.1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
4.1.2 积极开展健康宣教: |
4.1.3 制作提醒系统: |
4.1.4 定时随访: |
4.1.5 加强医护沟通,简化治疗方案: |
4.1.6 积极做好心理干预: |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 |
1.3 高血压PRO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高血压PRO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1.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1.2 调查现场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确定 |
2.2 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 |
2.2.1 高血压PROISCD-HY(V1.0)量表 |
2.2.2 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调查 |
2.2.3 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调查 |
2.2.4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调查 |
2.3 调查方法 |
2.3.1 问卷调查方法 |
2.3.2 体格检查 |
3 研究内容 |
3.1 计算PROISCD-HY(V1.0)量表总分、各领域和侧面得分 |
3.2 制定高血压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 |
3.2.1 锚法 |
3.2.2 分布法 |
3.3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学原则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1 研究对象的总体人口学特征 |
1.2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 |
2 研究对象的总体PRO情况 |
3 高血压患者PRO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制定 |
3.1 主观锚法制定MCID |
3.1.1 以主观锚法制定MCID正向变化值和负向变化值 |
3.1.2 以主观锚法制定MCID(不分正负向变化) |
3.2 分布法制定MCID |
3.2.1 以效应值(ES)和标准差(SD)为中介指标计算MCID |
3.2.2 以标准测量误差(SEM)和可靠变化指数(RCI)为中介指标计算MCID |
3.3 高血压患者PRO的最终MCID |
4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统计学角度) |
4.1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组合高血压患者PRO情况 |
4.2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两因素方差分析 |
5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比较(MCID角度) |
讨论 |
1 高血压患者的PRO现况 |
2 高血压PRO量表的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制定 |
3 不同用药方案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PRO有差异 |
4 研究不足之处 |
5 下一步研究计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综述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史大卓教授辨治高血压遣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
2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现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史大卓教授辨治高血压用药规律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
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 |
2 合并病 |
3 中医证候分布 |
4 中药分析结果 |
5 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
6 辨证用药规律 |
小结与讨论 |
1 小结 |
2 史大卓教授辨治高血压的临证特色 |
3 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药 |
第二部分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对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干预措施 |
3 结局指标 |
4 排除标准 |
5 检索策略 |
6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4 Meta分析 |
小结 |
1 降压总有效率分析 |
2 血压数值 |
3 中医证候 |
4 血脂水平 |
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本研究的影响因素 |
7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讨论 |
1 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主要证型 |
2 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 |
3 松龄血脉康胶囊与高血压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获取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重复值处理 |
2.2.2 异常值处理 |
2.2.3 标准化处理 |
2.3 FAERS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2.4 信号监测方法 |
2.4.1 报告比值比法 |
2.4.2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
2.4.3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 |
2.5 性别差异性不良反应信号分析法 |
2.6 不良反应信号分类法 |
第三章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
3.1 一般结果 |
3.1.1 呈报年份分布 |
3.1.2 性别分布 |
3.1.3 年龄分布 |
3.1.4 临床结局分布 |
3.2 ACEI类药品ADR信号挖掘结果 |
3.2.1 各ACEI类药品ADR信号频数分布 |
3.2.2 ACEI类药品-SOC分类热点图 |
3.2.3 ACEI类药品重点系统ADR信号分析 |
3.3 ACEI类药品性别差异ADR信号挖掘结果 |
3.4 ACEI类药品联合用药挖掘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ADR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
4.2 性别差异性ADR挖掘结果讨论 |
4.3 联合用药结果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降压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以NSCLC患者药学服务为例的大病医保药学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药学服务发展历程 |
1.1.2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现状 |
1.1.3 数据挖掘在临床应用情况 |
1.1.4 四川省医保负担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3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的药学服务模式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建立 |
2.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特点 |
2.2 研究对象与纳排标准 |
2.2.1 研究对象与流程 |
2.2.2 纳排标准 |
2.3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流程 |
2.3.1 药学问诊 |
2.3.2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评估 |
2.3.3 与患者共同确定治疗目标和制定药学监护计划 |
2.3.4 患者随访评估 |
2.4 药学服务结果 |
2.4.1 药物治疗问题评估 |
2.4.2 有效性评估 |
2.4.3 患者安全性评估 |
2.4.4 患者依从性评估 |
2.4.5 节约医保经济负担评估 |
2.4.6 药学服务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
3.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物ADE原始数据来源 |
3.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3.3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
3.4 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事件收集 |
3.5 药物不良反应信号结果 |
3.5.1 FDA数据库中药品的不良反应信号 |
3.5.2 FDA数据库中药品的重要系统不良反应信号 |
3.5.3 随访中说明书未罗列的ADR与数据挖掘阳性ADR信号对比 |
3.5.4 不良反应信号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研究局限 |
4.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注释 |
第一部分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设计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终点 |
1.2.4 数据收集和变量定义 |
1.2.5 数据管理 |
1.2.6 质量控制 |
1.2.7 统计学分析 |
1.2.8 研究伦理及协作单位 |
1.3 结果 |
1.3.1 急性心衰住院患者SBP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
1.3.2 急性心衰住院患者DBP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
1.3.3 急性心衰住院患者PP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
1.4 讨论 |
1.4.1 入院SBP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
1.4.2 稳定期SBP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
1.4.3 入院DBP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
1.4.4 稳定期DBP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
1.4.5 PP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
1.5 研究优势、创新性及局限性 |
1.6 总结 |
1.7 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
第二部分 论文综述 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管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综述引言 |
2.2 国内外心衰和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
2.2.1 国内外心衰流行病学现况 |
2.2.2 国内外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 |
2.3 高血压对心衰进程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
2.3.1 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衰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 |
2.3.2 高血压进展为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 |
2.4 降压治疗中的J型曲线 |
2.4.1 DBP的J型曲线 |
2.4.2 SBP的J型曲线 |
2.5 血压与心衰患者预后关联性研究进展 |
2.5.1 SBP与心衰患者预后关联性研究进展 |
2.5.2 DBP与心衰患者预后关联性研究进展 |
2.5.3 脉压与心衰患者预后关联性研究进展 |
2.5.4 临床指南对心衰患者降压治疗策略推荐 |
2.5.5 亚组人群中的研究进展及指南推荐治疗策略 |
2.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干预方法 |
1.2.1 组建健康教练技术团队 |
1.2.2 健康教练技术干预措施 |
1.3 效果评定 |
1.3.1 血压控制 |
1.3.2 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压控制水平 |
2.2 自我行为管理依从性 |
3 讨论 |
四、和高血压患者谈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综合核心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 洪秀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2]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医证素及用药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蒋之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湖州城乡结合部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D]. 陈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4]贺州客家城乡医联体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J]. 龙烨,龙琼,沈秋,梁燕冬,陶秀凤,周晓兰. 海峡药学, 2021(05)
- [5]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及MCID制定[D]. 唐顺定.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史大卓教授辨治高血压遣方用药规律[D]. 牛祎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D]. 谈军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8]以NSCLC患者药学服务为例的大病医保药学服务模式研究[D]. 刘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水平与1年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D]. 黄星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10]健康教练技术在高血压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张迎庆,仇晓夏,季诚.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