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产量、淀粉形成与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产量、淀粉形成与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施用浓度试验,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enzyladenine,6-BA)和氯丁唑(paclobutrazol,PP333)对强、中、弱三种筋力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从中筛选出了能促进小麦产量与淀粉品质同步提高的最佳施用浓度和喷施时期。在此基础上,从蔗糖代谢、淀粉合成关键酶、内源激素和胚乳细胞发育等方面,重点研究了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中筋型小麦品种豫麦49籽粒产量、淀粉形成和淀粉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从所设置的72个处理组合中(3个品种、2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各设3个处理时期,每个时期各设4个喷施浓度),筛选出花前1d喷施4.5mg/L的6-BA、花后14d喷施1.0mg/L的PP333可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改善籽粒淀粉品质。同时发现,施用PP333对小麦产量和淀粉品质调控效应在不同筋型品种间表现不同。二者配施对小麦产量和淀粉品质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三种处理对中筋型品种豫麦49产量与淀粉品质的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花前1d喷施4.5mg/L的6-BA和花后14d喷施1.0mg/L的PP333能明显提高中筋品种豫麦49旗叶的蔗糖合成能力和籽粒中蔗糖的降解能力,促进了籽粒中淀粉的形成与积累,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两个单因子处理间比较,花后14d喷施PP333对提高籽粒中蔗糖代谢的效果更加明显,最终导致粒重的明显提高。二者配施处理对蔗糖代谢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籽粒总淀粉含量的提高上。 三、根据对豫麦49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及其淀粉积累速率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施用6-BA和PP333均能明显提高籽粒中AGPP、SSS、GBSS、SBE和DBE活性,加速了籽粒中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从而有利于粒重和产量的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5个淀粉合成关键酶与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的关系比对直链淀粉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由于两个单因子处理条件下籽粒中GBSS活性和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的提高幅度均较小,因而能明显提高籽粒中淀粉支/直比例,进而改善籽粒的淀粉品质。此外,二者互作配施处理对籽粒中AGPP、SSS、SBE、DBE4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以及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还表现出较强的正调控效应,因而该处理的总淀粉含量和淀粉支/直比例明显高于两个单因子处理。各处理对5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效应不同是导致处理间淀粉积累差异的重要原因。 四、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籽粒中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施用6-BA和PP333处理后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对不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效应不同。与对照相比,两个单因子处理籽粒中ZR含量在整个灌浆期间均有增加;灌浆中期籽粒中ABA含量提高,而IAA、GAs含量降低;灌浆后期籽粒中GAs含量升高,ABA含量降低。二者配施处理对灌浆中前期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文献综述
  • 1 小麦籽粒淀粉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1 小麦籽粒淀粉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 1.2 小麦籽粒淀粉与品质的关系
  • 1.2.1 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组成及其与面食加工品质的关系
  • 1.2.2 淀粉的主要理化特性及其与面食加工品质的关系
  • 1.2.2.1 淀粉的糊化特性
  • 1.2.2.2 淀粉的粘度特性
  • 1.2.2.3 淀粉的凝沉性
  • 1.2.2.4 淀粉颗粒的吸水性
  • 2 小麦籽粒淀粉的形成与积累
  • 2.1 蔗糖代谢
  • 2.1.1 蔗糖的合成及调节
  • 2.1.2 蔗糖的降解及调节
  • 2.2 小麦籽粒中淀粉的合成
  • 2.2.1 小麦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
  • 2.2.2 小麦籽粒中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
  • 3 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小麦产量和淀粉品质形成的关系
  • 3.1 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小麦产量形成的关系
  • 3.2 籽粒激素含量变化与籽粒淀粉品质形成的关系
  • 4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变化、淀粉粒形成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4.1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 4.2 小麦籽粒胚乳细胞中淀粉粒形态、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 6-BA和PP333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33对小麦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第一章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喷施6-BA对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003-2004)
  • 2.1.1 喷施6-BA对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穗部产量性状的影响
  • 2.1.2 喷施6-BA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2.1 喷施6-BA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组成和膨胀势的影响
  • 2.1.2.2 喷施6-BA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小麦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003-2004)'>2.2 喷施PP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小麦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003-2004)
  • 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产量及穗部产量性状的影响'>2.2.1 喷施PP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产量及穗部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2.2 喷施PP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组成和膨胀势的影响'>2.2.2.1 喷施PP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组成和膨胀势的影响
  • 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2.2.2.2 喷施PP333对不同筋力类型品种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33互作对豫麦49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004-2005)'>2.3 6-BA和PP333互作对豫麦49产量及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004-2005)
  • 333对豫麦49籽粒产量及穗部产量性状的影响'>2.3.1 6-BA和PP333对豫麦49籽粒产量及穗部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3对豫麦49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2.3.2 6-BA和PP333对豫麦49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3.讨论
  • 333对小麦旗叶中蔗糖合成与籽粒中蔗糖降解的影响'>第二章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旗叶中蔗糖合成与籽粒中蔗糖降解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33对小麦旗叶中蔗糖合成的影响'>2.1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旗叶中蔗糖合成的影响
  • 2.1.1 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
  • 2.1.2 旗叶SPS活性变化
  • 2.1.3 旗叶蔗糖含量变化
  • 333对籽粒蔗糖降解的影响'>2.2 喷施6-BA和PP333对籽粒蔗糖降解的影响
  • 2.2.1 籽粒中蔗糖含量变化
  • 2.2.2 籽粒SS活性变化
  • 2.2.3 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变化
  • 333对籽粒灌浆的影响'>2.3 喷施6-BA和PP333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3 讨论
  • 333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三章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33对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2.1 6-BA和PP333对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1.1 AGPP活性
  • 2.1.2 SSS活性
  • 2.1.3 GBSS活性
  • 2.1.4 SBE活性
  • 2.1.5 DBE活性
  • 333对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影响'>2.2 6-BA和PP333对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影响
  • 2.2.1 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
  • 2.2.2 直链淀粉积累速率
  • 2.2.3 淀粉支/直比例
  • 2.3 酶活性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 3 讨论
  • 333对小麦开花后籽粒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第四章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开花后籽粒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33处理豫麦49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2.1 6-BA和PP333处理豫麦49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1.1 开花后籽粒IAA含量的变化
  • 2.1.2 开花后籽粒GAs含量的变化
  • 2.1.3 开花后籽粒ZR含量的变化
  • 2.1.4 开花后籽粒ABA含量的变化
  • 2.2 籽粒中内源激素含量与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速率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33对小麦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和淀粉粒形成的影响'>第五章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和淀粉粒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33对豫麦49籽粒灌浆过程中胚乳细胞数目的变化的影响'>2.1 6-BA和PP333对豫麦49籽粒灌浆过程中胚乳细胞数目的变化的影响
  • 2.2 6-BA和PP333对豫麦49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粒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333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上的作用效果分析'>2.1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上的作用效果分析
  • 333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性状影响的的酶学机制分析'>2.2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性状影响的的酶学机制分析
  • 333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关系分析'>2.3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关系分析
  • 333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性状的细胞学分析'>2.4 喷施6-BA和PP333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性状的细胞学分析
  • 3 本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析BA系统在集中空调设备节能控制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4)
    • [2].外源6-BA对'美乐'葡萄花色苷合成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20(05)
    • [3].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6)
    • [4].数据中心高可靠性BA控制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11)
    • [5].BA原油沥青质性质及沉积抑制剂作用机理[J]. 化工进展 2019(S1)
    • [6].不同浓度6-BA对霍山石斛耐热性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1)
    • [7].建筑智能化系统中BA的配线设计分析[J]. 科技展望 2014(22)
    • [8].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0)
    • [9].利用6-BA诱导三倍体西瓜愈伤组织的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 2013(22)
    • [10].6-BA引发对赖草种子萌发、贮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0(03)
    • [11].外源6-BA对油橄榄生殖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20(02)
    • [12].白玉龙火龙果丛芽诱导培养基中6-BA适宜浓度的筛选[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5)
    • [13].Ba_(1-x)Mg_xAl_2Si_2O_8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17(01)
    • [14].6-BA处理对烤烟耐旱性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7(02)
    • [15].基于BA模型的协同通信系统特性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6].利用6-BA提高有丝分裂实验的成功率[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0(03)
    • [17].硝酸钾和6-BA对假俭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4)
    • [18].Ba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04)
    • [19].6-BA和2,4-D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2(03)
    • [20].6-BA对中国石竹雄性不育植株离体保存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2)
    • [21].6-BA处理对绿芦笋低温贮藏效果的研究[J]. 保鲜与加工 2011(06)
    • [22].6-BA浸种对满天星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24)
    • [23].基于场(Ba)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0(06)
    • [24].氮素和6-BA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作物学报 2009(10)
    • [25].楼宇自控系统(BA)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0)
    • [26].不同质量分数6-BA对矮牵牛组织培养的影响[J]. 高师理科学刊 2008(03)
    • [27].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呼吸途径及能量水平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5)
    • [28].6-BA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种子 2014(02)
    • [29].Ba_(1-x)Sr_xAl_2Si_2O_8体系环境障碍涂层材料在1000℃空气环境下的抗熔盐腐蚀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3(04)
    • [30].6-BA对养分胁迫下水稻叶片蛋白质组影响的图谱分析[J]. 中国稻米 2011(02)

    标签:;  ;  ;  ;  

    喷施6-BA和PP333对小麦籽粒产量、淀粉形成与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