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绘制抑菌曲线和牛津杯法,研究了蜂毒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GS115、番茄叶霉孢子等多种病原菌和基因工程菌的抑杀作用及抑菌效力的影响因素。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细胞流式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技术,从蛋白质合成和表达、DNA复制和细胞超微结构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蜂毒肽的抑杀菌机理。将蜂毒肽前体蛋白基因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2a(+)中,经PCR、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结果表明:蜂毒肽对多种病原菌和基因工程菌都具有强烈、速效的抑杀作用,抑菌效果受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蜂毒肽对菌体作用后,集中于Ⅰ(或G1)期的细菌数量增加,进入R(或S)期细菌数量减少,说明蜂毒肽的作用发生在I (或G1)期;而SDS-PAGE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菌体蛋白谱带明显变浅,甚至消失,且这种作用是速效的;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经蜂毒肽作用后,菌体细胞穿孔、破裂或席卷式瓦解,细胞质外流,菌体裂解死亡。蜂毒肽能透过细胞壁,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孔洞,使膜破裂或席卷式瓦解,细胞内容物外泄死亡;进入细胞内,作用于蛋白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与表达或降解细胞内原有的蛋白,使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细胞质固缩凝集;使DNA复制受阻而能不通过细胞周期的检查点,滞留在DNA复制期不能进入细胞分裂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这条途径可能是由于蜂毒肽对蛋白质的作用引起的。综上,蜂毒肽具有广谱、速效、高效的抑杀菌特性,可以克服当前生物农药存在的不足,对温度的不敏感和抑菌作用的稳定性都体现出蜂毒肽作为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潜力。为了解决蜂毒肽的来源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将蜂毒肽前体蛋白基因和pET-42a(+)载体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实现了蜂毒肽前体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表达。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综述1.1 农药使用现状1.2 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1.2.1 生物农药的分类1.2.2 生物农药的特点1.2.3 生物农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2.4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1.3 抗菌肽综述1.3.1 抗菌肽的分类1.4 蜂毒肽综述1.4.1 蜂毒肽的结构1.4.2 蜂毒肽的功能1.4.3 蜂毒肽的获得1.4.4 蜂毒肽抑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1.4.4.1 膜裂解作用1.4.4.2 作用于蛋白1.4.4.3 离子的调节作用1.4.5 蜂毒肽研究前景展望1.5 本论文的意义第二章 蜂毒肽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因素2.1 实验材料2.1.1 试剂2.1.2 供试菌株2.1.3 微生物培养基2.1.4 主要实验仪器2.2 实验方法2.2.1 菌株的培养条件2.2.2 菌种的活化培养2.2.3 蜂毒肽的浓缩2.2.4 生长曲线的绘制2.2.5 牛津杯法测定蜂毒肽的抑菌作用2.2.6 pH 值对蜂毒肽抑菌作用影响的测定2.2.7 温度对蜂毒肽抑菌作用影响的测定2.2.8 蜂毒肽抑菌作用影响的稳定性测定2.3 实验结果2.3.1 蜂毒肽对不同菌株的生长曲线的影响2.3.2 不同pH 值下蜂毒肽的抑菌作用2.3.3 不同温度下蜂毒肽的抑菌作用2.3.4 蜂毒肽抑菌作用的稳定性结果2.4 讨论第三章 蜂毒肽抑菌机理研究3.1 实验材料3.1.1 试剂3.1.2 供试菌株3.1.3 微生物培养基3.2 主要仪器3.3 实验方法3.3.1 菌株的培养条件3.3.2 菌种的活化培养3.3.3 SDS-PAGE 分析3.3.4 透射电镜观察3.3.5 扫描电镜观察3.3.6 流式细胞仪分析3.4 结果与分析3.4.1 蜂毒肽对病原菌蛋白表达的影响3.4.2 蜂毒肽作用病原菌的电镜观察3.4.3 蜂毒肽对细胞分裂周期的影响3.5 讨论第四章 蜂毒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4.1 实验材料4.1.1 菌种及质粒4.1.2 引物4.1.3 酶、试剂盒及 DNA、蛋白标准物4.1.4 实验试剂4.1.5 微生物培养基4.2 主要实验仪器4.3 实验方法4.3.1 基本试验方法4.3.2 实验步骤4.4 试验结果4.5 讨论结论1. 蜂毒肽抑菌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2. 蜂毒肽抑菌机制的研究3. 蜂毒肽基因的表达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蜂毒肽论文; 抑菌机理论文; 基因表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