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

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

一、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认为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张吟[2](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刘纯军[3](2021)在《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类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之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致使土地资源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产生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全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共同发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的背景下,以贵州乌江流域2000年、2010年与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SPSS、Fragstats等软件的支撑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特征,并且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计算贵州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对贵州乌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运用Fragstats软件计算贵州乌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研究结果对贵州乌江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林地、草地以及耕地构成了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的主体,三者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建设用地、水域以及未利用地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的比重较小。(2)2000-2017年,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四增三减”。其中林地增加的面积最多,增加了823.24km2;耕地减少的面积最多,减少了881.23km2。整体来看,贵州乌江流域2000-2010年、2010-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9.26%、38.69%,说明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在逐渐加快。(3)2000-2017年,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其中耕地转出的面积最多,林地转入的面积最多。建设用地、水域主要由耕地与林地转入,未利用地由于本身基数较小,转换特征不明显。(4)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由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决定。其中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决定了流域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变化、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短时间内作用于贵州乌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5)贵州乌江流域景观格局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斑块密度较大,景观破碎程度较高;林地、草地大多成片分布,因此景观连通性较强,并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分维指数较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贵州乌江流域景观破碎程度有增加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流域东北部的斑块密度在增加、蔓延度指数在降低;此外,流域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主要体现在流域的西南部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增大。(6)2000-2017年,贵州乌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指数总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角度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或者恶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流域林地、水域的面积变化与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起着正效应,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起着负效应。

雷嫦[4](2021)在《基于SRP模型的贵阳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恢复能力不断降低,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找出其主要驱动因子,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贵阳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较差,伴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在新形势下,贵阳市的生态脆弱性和驱动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尚不明确。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状态、气象因子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3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贵阳市生态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贵阳市2000年、2010年和2017年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异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来看,贵阳市生态脆弱性主要以中度和轻度脆弱为主,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中等。生态脆弱性强度由中心城区逐渐向外减弱,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南部地区城市和产业集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脆弱程度高;北部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相对乐观。随着年份的增加,重度和极度脆弱性由老城区中心逐渐向外扩张,中等脆弱度逐渐向北扩张,轻度和微度脆弱逐渐萎缩。(2)10个县区中,云岩区和南明区生态脆弱性最高,整体属于极度脆弱区,开阳县生态环境较好,整体属于微度脆弱区。17年间,各县区的生态脆弱性占比和EVI平均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观山湖区、白云区、清镇市3个区域的生态脆弱性上升最快。(3)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脆弱性来看,建设用地的生态脆弱性程度最高,林地的生态脆弱程度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类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在增强。从不同坡度耕地的生态脆弱情况来看,耕地的生态脆弱面积主要集中在6~25°的坡度范围,坡度<6°的耕地受人为干扰强烈,重度和极度脆弱性面积占比较大,急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4)从时间变化来看,2000-2017年,贵阳市的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呈递增趋势;不同等级脆弱性总体呈“低等级的脆弱度向高等级脆弱度”转移的现象;从不同等级脆弱性的变化速度来看,极度、重度和中度脆弱等级的面积以年均0.29%、0.03%、0.06%的变化速率在增加,微度和轻度脆弱等级的面积以年均0.21%和0.07%的速率在减少;2010-2017年期间的生态脆弱性增长速度比2000~2010年的更加强烈。说明贵阳市的生态脆弱性呈持续恶化的趋势,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脆弱性的增长速度在显着增强。(5)从空间变化来看,生态脆弱剧烈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观山湖区、白云区和清镇市地区,与贵阳市的城市扩张实现“北拓、西连”战略的区域高度相似;轻微下降和稳定不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阳市海拔较高且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说明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对贵阳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6)从驱动因子来看,土地利用程度、NDVI和水土流失率是引起贵阳市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同时人均GDP、人口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等因素对贵阳市的生态脆弱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来看,区域的人为干扰驱动因子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相比自然驱动因子而言占据主导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为干扰强度在逐渐加重,贵阳市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王昭[5](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韩俊喆[6](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景建生[7](2021)在《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水土运移、土壤侵蚀与水土地下漏失阻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地表浅层裂隙的广泛发育为水土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形成了独特的水土流失形式,造成水土资源时空组合具有复杂性。因此,加强喀斯特裂隙水土运移规律与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研究,对科学推进水土漏失与石漠化治理、促进混农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有关喀斯特水土漏失、水土保持、径流调控、农林间作、混农林措施配置等理论,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裂隙发育较广、水文过程时空异质性强、水土漏失影响因素复杂、水土漏失防治技术亟需研发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和施秉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三类喀斯特生态环境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野外综合调研、裂隙近地表植被类型调查、土壤理化性质与持水能力测定、土壤水分与降雨量监测,运用原位监测、室内实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等统计方法,围绕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土壤性质、水土漏失、混农林阻控等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分析裂隙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降雨事件对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重点阐明裂隙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揭示裂隙水文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集成构建适宜喀斯特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呈现出下层土壤高于上层的规律,裂隙深层土壤具有较好的蓄水能力,雨季各裂隙土壤水分变异程度及活跃程度高于旱季:毕节撒拉溪研究区BJ-1、BJ-2、BJ-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80 cm层(37.83%)、20 cm层(21.72%)、160 cm层;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HJ-1、HJ-2、HJ-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160 cm层(30.86%)、40 cm层(31.21%)、160 cm层(30.9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HC-1、HC-2、HC-3裂隙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最高分别出现在80 cm层(30.98%)、160 cm层(31.95%)、160 cm层(21.98%)。此外,裂隙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反映出:除BJ-2、BJ-3裂隙外,其余裂隙土壤水分活跃程度、变异程度均为雨季高于旱季,雨季裂隙水文过程强烈。(2)同一研究区各裂隙间土壤性质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裂隙土壤容重、黏粒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总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砂粒及粉粒含量波动下降: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BJ-1、BJ-3与BJ-2裂隙差异显着(P<0.05),田间持水量BJ-1、BJ-2与BJ-3差异明显(P<0.05);土壤毛管持水量三条裂隙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各裂隙间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HJ-1与HJ-3之间差异显着(P<0.05);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各裂隙在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3)裂隙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且粉粒含量与土壤可蚀性K值呈正相关性,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能力与裂隙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具有正相关性(P<0.05):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32.99%、粉粒为34.18%、黏粒为32.82%;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21.39%、粉粒为47.86%、黏粒为30.42%;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砂粒平均含量为36.62%、粉粒为40.35%、黏粒为23.02%。三个研究区除HJ-1、HC-3裂隙土壤可蚀性K值与粉粒之间正相关性不显着(P>0.05),其余裂隙土壤可蚀性K值均与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裂隙土壤含水率垂向变异系数与总孔隙度垂向变异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雨季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与总孔隙度变异系数、田间持水量变异系数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4)裂隙土壤水分与降雨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响应关系,雨强、雨量、植被类型影响裂隙水文变化以及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小雨量、低雨强降雨事件中,裂隙土壤水分变化曲线平稳,增长幅度小,土壤水分有效补给量、有效补给速率、有效补给效率均较小;大雨量、高雨强降雨事件中,裂隙土壤水分增长明显,滞后时间缩短,有效补给量、补给速率、补给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同一降雨事件对不同类型裂隙补给特征具有差异性,表明裂隙土壤水文过程受裂隙近地表植被影响;同一降雨事件对裂隙浅层(0~40 cm)、深层(40 cm~160 cm)补给特征也具有差异,存在裂隙深层土壤水分补给量高于上层、滞后时间较上层短的现象。(5)提出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及验证,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延长滞后时间、减缓水分在土壤中运移速度:混农林裂隙水土漏失阻控需要通过调整裂隙近地表植被结构,改善裂隙土壤性质,降低降雨对土壤溅蚀与冲刷力。基于此,在示范点通过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增加裂隙近地表植被覆盖度,同时利用植物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植被对裂隙土壤及水分的吸收利用,利用冠幅截留降雨,从而发挥植物固土保水作用。未来研究需要深入发掘混农林阻控技术在其他水土漏失环节中可行性与科学性,实现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效益最优化与最大化。

秦雪芬[8](2021)在《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坡面土壤侵蚀控制、减少入黄泥沙等。但是,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怎样巩固已有的水保效果、防止或减缓新的水土流失,是值得探讨并且急需得到答案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黄河山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为基础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从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构建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动态分析: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整体呈增长趋势,治理效果显着。然而,在个别年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减少现象,如2011-2012年,沿黄4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却减少了24.46万公顷;沿黄19县中除偏关县、吉县、平陆县外,其余16县均减少,共计减少12.81万公顷。(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2008-2018年,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与一级指标中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密切相关。2011-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减少现象可能受社会经济、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资金投入、种草措施有待加强。(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种草措施、监管工作等方面。建议: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蒋廷晟[9](2020)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大多地处贫困地区,生态维护工作任务重,加上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一般位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难度大难。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重点脱贫攻坚县,地处珠江水系北江上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东坪镇的南水水库是广东省第三大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长期以来供应着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生产生活用水。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又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果,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亟待对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文献发现:资源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是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支撑。水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公共产品,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重点是外部效应内部化,通常有两种思路;第一是“庇古思路”,即开征“庇古税”,也叫政府干预;第二是“科斯思路”,以市场为基础,由市场自身,完成生态产品的交易,并对部分产权配置进行合理划分,促成生态效益。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既要考虑补偿主体的支付意愿,又要充分考虑补偿客体的机会成本和维护费用。通过对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发现:水资源生态补偿还存在着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单一、资金需求量大、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缺乏有效评估监管机制等问题,而这主要根源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法规不健全,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发育不成熟。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对策,即构建一个兼顾扶贫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补偿架构,主要包括:“完备核算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完善生态补偿资金运营机制、提升生态补偿多方参与力度、提高生态补偿管理水平、加强生态补偿工作执行和督查”。本文的可取之处,提出了一个针对乳源民族地区特点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基本框架和具体措施,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金莎[10](2020)在《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是平衡各山区降雨分布不均,提升山区降雨利用率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生产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以关岭自治县戈林水库工程为例,通过主体资料收集及实地踏勘,分析研究区工程布置及项目组成,划分防治分区,结合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扰动特点、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等情况,分析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计算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明确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根据水土流失特征,布设相对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明确水土保持防治重点。得出结论如下:(1)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一般由大坝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供水工程区、交通道路区、料场区、渣场区、附属系统区、专项设施改(复)建区及水库淹没区组成。(2)水土流失的产生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建设期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为大坝工程区和供水工程区,其次为渣场区、料场区和交通道路区,最后为施工生产生活区、附属系统区和专项设施改(复)建区,水土流失防治应优先防治水土流失严重区域。(3)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护体系主要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组成。(4)不同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特征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侧重点不同。大坝工程应侧重于施工期临时堆放土石方的临时防护;输水管线应侧重于管道安装结束后植被及耕地功能的恢复;渣场区应同时注重堆渣上游来水的拦截、下游渣体的拦挡以及渣面的植被及耕地功能的恢复,料场区应注重开采边坡的防护;交通道路应注重开挖上游来水的拦截及占用植被及耕地功能恢复;施工生产生活区、附属系统区及专项设施改(复)建区则应注重场区使用结束后的植被恢复。

二、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
        2.2.3 系统评价理论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2.3.1 确权方法
        2.3.2 云模型
        2.3.3 障碍诊断模型
        2.3.4 最小方差法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3.1 评价框架研究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设置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3.4.4 评价准则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4.2.3 客观组合权重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5.1.1 阻碍度模型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内涵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5 关于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的研究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3.1.1 人地关系理论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标
        3.2.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3.2.3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2.4 区域生态环境指数
        3.2.5 网格分析法
4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2.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2.3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析
    4.3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3.1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3.2 2010-2017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3.3 2000-2017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高程分析
        5.1.2 坡度分析
        5.1.3 地形位指数分析
    5.2 社会经济因素
        5.2.1 驱动因子的选取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主成分分析
6 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1.1 景观类型水平演变分析
        6.1.2 景观总体水平演变分析
        6.1.3 景观生态效应问题分析
    6.2 生态环境指数及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分析
        6.2.1 生态环境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6.2.2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生态贡献率分析
        6.2.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生态环境效应的综合分析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SRP模型的贵阳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生态脆弱性标准化处理
    3.3 生态脆弱性权重确定
    3.4 生态脆弱性分级
4 贵阳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
    4.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
    4.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5 贵阳市生态脆弱性驱动因素分析及其建议
    5.1 贵阳市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
    5.2 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6 结论及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2.1.2 苹果矮砧技术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业技术采用
        2.1.5 农业科技园区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扩散理论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2.2.3 社会网络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2.4.2 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3.2.1 调研安排
        3.2.2 调研内容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样本特征分析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4.3 扩散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5.4.2 模型结果对比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1.“水利”
        2.“1950—1965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7)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流失
    (二)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流失
    (三)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水土漏失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实验分析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
    (一)裂隙基本概况
    (二)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
        4 裂隙土壤水分垂向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三)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分布特征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4 裂隙土壤水分时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四 喀斯特裂隙水土漏失机理
    (一)裂隙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
        1 裂隙土壤性质
        2 裂隙土壤质地
        3 裂隙土壤持水能力
    (二)裂隙土壤性质、持水能力与水土漏失作用机制
        1 裂隙间土壤性质与持水能力差异性分析
        2 裂隙土壤性质影响土壤抗侵蚀能力
        3 裂隙土壤性质影响水文过程
    (三)裂隙水文过程与降雨分布特征作用机制
        1 降雨分布特征
        2 裂隙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关系
    (四)裂隙水文过程与降雨耦合作用机制
        1 裂隙水文过程对不同量级降雨事件的响应
        2 降雨对裂隙土壤水分补给特征的影响
五 喀斯特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现有生物阻控技术
        1 水土保持林技术
        2 植物篱技术
        3 封山育林技术
        4 植物群落垂直空间配置技术
    (二)喀斯特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
        1 混农林植物保水技术
        2 混农林植被空间截流技术
        3 混农林植物间作技术
    (三)裂隙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内涵
        2.1.2 水土流失的类型
        2.1.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分析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本原理
        3.1.2 数据来源
        3.1.3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趋势检验
    3.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1 沿黄4 市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2 沿黄19 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驱动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含义及获取
        4.1.4 数据来源
    4.2 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4.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4.3 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整体关联度分析
        4.3.2 加权关联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成效显着
        5.1.1 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问题
        5.1.2 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6.1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6.1.1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6.1.2 种草措施有待完善
        6.1.3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6.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防治措施
        6.2.1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6.2.2 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
        6.2.3 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2.4 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均值化略表
    附录二 、绝对差略表
    附录三 、关联系数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9)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 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3 民族地区相关的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4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概念、模式和生态补偿机制
        2.1.2 水源价值和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
    2.2 相关理论
        2.2.1 资源价值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3 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意义和特点
        2.3.1 意义
        2.3.2 特点
第三章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
    3.1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概况
        3.1.1 乳源东坪镇自然地理状况
        3.1.2 乳源东坪镇社会经济情况
        3.1.3 乳源东坪镇水资源状况
        3.1.4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治理情况
    3.2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情况
        3.2.1 财政补偿
        3.2.2 水库移民相关补偿
        3.2.3 政策补偿
        3.2.4 生态补偿架构分析
第四章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4.1 生态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有待完善
        4.1.1 生态补偿标准不明确,补偿模式有待完善
        4.1.2 受到经济水平落后的制约,补偿资金需求量大
        4.1.3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
        4.1.4 生态补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1.5 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评估监管机制
    4.2 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产生的根源
        4.2.1 现有关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法规有待完善
        4.2.2 市场化的补偿模式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水源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和借鉴意义
    5.1 国内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1 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2 江西省修水流域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1.3 江西省饶河库区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 国外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1 欧洲易北河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2.2 日本水源生态补偿成功经验
    5.3 国内外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5.3.1 国内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5.3.2 国外水源生态补偿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建议
    6.1 构建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6.1.1 生态补偿的原则
        6.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6.1.3 对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
        6.1.4 探索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核算体系
    6.2 完善乳源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
        6.2.1 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丰富生态补偿模式
        6.2.2 完善生态补偿资金运营机制
        6.2.3 提升生态补偿多方参与力度
        6.2.4 提高生态补偿管理水平
        6.2.5 加强生态补偿工作的执行和督查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10)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
        2.1.3 气象
        2.1.4 地形地貌
        2.1.5 地质
        2.1.6 土壤
        2.1.7 植被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技术路线
3 项目组成及防治分区
    3.1 项目组成
    3.2 防治分区
    3.3 本章小结
4 水土流失特征
    4.1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4.1.1 原地表水土流失
        4.1.2 建设期水土流失
    4.2 侵蚀时间
    4.3 土壤流失量
        4.3.1 水土流失量计算方法
        4.3.2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4.3.3 背景土壤流失量
        4.3.4 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
    4.4 本章小结
5 水土保持防治技术
    5.1 水土流失防治目的
    5.2 水土保持措施
        5.2.1 措施布设原则
        5.2.2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技术
    5.3 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案例使用同意证明

四、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刘纯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SRP模型的贵阳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D]. 雷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5]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6]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喀斯特裂隙水文过程与混农林水土漏失阻控技术[D]. 景建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8]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秦雪芬.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9]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D]. 蒋廷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10]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D]. 金莎. 贵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