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灾害是指在自然变异和人为影响对生物圈及人类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的事件。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频繁的森林灾害已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沉重压力和威胁,因此防御森林灾害的发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尽管森林灾害发生机制极为复杂,使得人们难以预料和应付它的到来,但通过预兆指标监测分析,实现适时预报,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已是有效抵御和减免森林主要灾害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从区域森林空间结构状况研究与森林主要灾害预防(事前)管理的需要出发,在对森林主要灾害研究现状和区域森林主要灾害特点规律、森林资源空间结构形成机理、空间结构分析技术和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现状剖析基础上,提出森林主要灾害的发生、蔓延和区域森林资源空间结构密切相关的观点,进而对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进行研究。 针对提出的问题,论文以森林空间结构为切入点,探讨了森林空间结构对森林主要灾害的影响因子,分析了森林主要灾害发生的特点及森林主要灾害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因子关系。考虑到森林主要灾害发生的环境复杂、环境变化快、影响因素多且具有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森林主要灾害的评价指标中引入空间指标同时,提出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适应性评价方法。 为实现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适应性评价方法,论文在对森林主要灾害成因因子与特点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动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思想,探讨了指标体系的生成和动态评价的途径,以适应不同时空条件、不同评价目标和不同用户需求。 在森林主要灾害适应性评价框架基础上,提出以稳定性指标为主建立了森林火灾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多种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并对传统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通用指标属性值提取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指标量化、建立了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为主的非稳定性指标评价模型,并根据决策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了专题评价与动态评价。 论文在以上基础上,对森林主要灾害适应性评价技术支持平台进行了系统设计,探讨了设计目标与原则,分析了评价主要流程,提出了总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森林主要灾害及研究现状分析
  • 1.1.1 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类型及防御必要性分析
  • 1.1.2 森林火灾及其研究现状
  • 1.1.3 森林病虫害及其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关键技术与难点
  • 1.4 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选择
  • 2 森林空间结构形成机理、分析方法与技术剖析
  • 2.1 森林空间结构的演变
  • 2.1.1 长期的自然竞争形成的空间格局
  • 2.1.2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空间结构产生的主要影响
  • 2.1.3 可持续森林经营空间结构状态
  • 2.2 森林空间结构及其研究现状
  • 2.2.1 森林资源空间信息获取
  • 2.2.2 森林资源空间信息处理
  • 2.2.3 森林资源空间信息的利用
  • 2.3 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2.3.1 空间分析的定义与内容
  • 2.3.2 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
  • 2.3.3 空间分析模型
  • 2.3.4 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的行业应用
  • 3 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分析
  • 3.1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与森林主要灾害关系分析
  • 3.1.1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与森林火灾关系分析
  • 3.1.2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与森林病虫害关系分析
  • 3.2 自然环境空间因子与森林主要灾害关系分析
  • 3.2.1 自然环境空间因子与森林火灾关系分析
  • 3.2.2 自然环境空间因子与森林病虫害关系分析
  • 3.3 人类活动的空间性对森林主要灾害影响分析
  • 3.4 区域森林主要灾害的特点和规律
  • 3.4.1 区域森林火灾的特点和规律
  • 3.4.2 区域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规律
  • 4 森林主要灾害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框架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原则
  • 4.2 指标体系结构生成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1 指导思想
  • 4.2.2 原则
  • 4.3 指标体系及其结构框架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及其动态生成
  • 4.3.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与选择
  • 4.3.3 指标度量确定
  • 4.4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4.4.1 加法合成法
  • 4.4.2 乘法合成法
  • 4.4.3 混合合成法
  • 4.4.4 水桶原理法
  • 4.4.5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
  • 4.5 森林火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
  • 4.5.1 影响林火的森林空间结构研究内容
  • 4.5.2 区域森林火险评价空间结构指标的构建
  • 4.5.3 指标的权重确定
  • 4.5.4 社会经济环境指标类指标量化
  • 4.5.5 自然环境指标类指标量化
  • 4.5.6 森林资源指标类量化
  • 4.5.7 区域森林火险评价
  • 5 森林主要灾害适应性评价技术支持平台
  • 5.1 平台的需求分析
  • 5.1.1 业务分析
  • 5.1.2 用户分析
  • 5.1.3 数据分析
  • 5.1.4 模式分析
  • 5.2 平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5.2.1 平台设计的目标
  • 5.2.2 平台的设计原则
  • 5.3 平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 5.3.1 业务流程分析
  • 5.3.2 数据逻辑结构分析
  • 5.3.3 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
  • 5.4 森林主要灾害评价平台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5.4.1 数据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5.4.2 指标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5.4.3 基础指标量化与规则定义模块功能设计
  • 5.4.4 指标权重计算模块功能设计
  • 5.4.5 森林资源空间分析模块功能设计
  • 5.4.6 火险等级评价模块功能设计
  • 5.4.7 专题火险等级评价模块功能设计
  • 5.4.8 动态火险评价模块功能设计
  • 5.5 平台设计的主要技术
  • 5.5.1 树形数据结构在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动态生成中的灵活应用
  • 5.5.2 空间分析技术在森林主要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 6 临安市森林火险与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评价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自然背景
  • 6.1.2 森林资源的特点
  • 6.1.3 社会经济背景
  • 6.2 数据组织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属性数据
  • 6.2.3 空间数据
  • 6.2.4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6.3 森林火险评价稳定性指标选取
  • 6.3.1 人为干扰活动指标选取
  • 6.3.2 森林资源指标选取
  • 6.3.3 自然环境指标选取
  • 6.4 森林火灾综合评价
  • 6.4.2 单指标评价过程
  • 6.4.3 森林资源分布类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6.4.4 自然环境类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6.4.5 社会经济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6.4.6 于潜镇森林火灾综合评价
  • 6.5 森林火险天气预报
  • 6.6 森林火险专题与动态评价
  • 6.6.1 森林火险专题评价
  • 6.6.2 森林火险动态评价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博士期间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