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过渡空间”虽然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空间语汇,然而,在我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江南一带,对过渡空间的运用早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文通过对苏州民居以及园林建筑的研究,对江南传统建筑中的过渡空间从分类,功能到空间体验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过渡空间、江南传统建筑、入口空间、檐廊空间、边庭小院
一、相关概述
“过渡空间”是由“灰空间"发展而来。“灰空间”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对室内外空间渗透的研究时提出来的。而本文的过渡空间所指则更为广泛。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空间在彼此邻接时,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定区域,这个区域便可以称为过渡空间。因此,“灰空间”是过渡空间的一个子集。
现实中,江南传统建筑中这类空间却随处可见。并且孕育着无数的可能性和无限的丰富性。从外在看,过渡空间是一个相对的空间实体,是空间上的过渡;但透过表面,它是融合了江南人情感与意志的一种特定场所。是江南传统建筑“细腻婉转”性格的重要体现。下面,就以江南传统建筑中的入口空间、檐廊空间、边庭小院三个典型的过渡性空间,做简单的说明。
二、入口空间
我国传统建筑对于入口空间的把握水平是非常高超的。门道、门斗、影壁等这些我们熟知的词汇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处空间不仅是作为内外空间的过渡,还是人们由公共性的街道步入私密性住宅的一个过渡。通过这种空间的过渡,人们会油然生入家的感觉。在视野以及精神上都能得到宜人的感觉。与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相比,江南传统建筑的入口空间有以下特点:
(1):小巧宜人的尺度
江南温润多雨的气候和水网密布的地质形态共同造就了江南典型的自由分散的地表特征,为了顺应这样的地表特征,江南传统建筑逐渐向一种自由、小巧、轻盈的姿态发展。最终定型为小尺度院落空间。因此,在江南,在苏州,我们很难有机会感受到像传统北方官式建筑体现的那种雄伟壮大的风格。对应于江南小尺度的建筑,它的入口空间尺度自然不宜做大。否则必会给人以头重脚轻,虎头蛇尾之感。因此,江南传统建筑的入口空间尺度都是比较小巧宜人的。
(2):狭长的空间,深远的意境
江南传统建筑的入口空间尺度虽然小,但在纵深方向上却毫不吝啬,往往呈现出较为狭长的空间形态。当然,院内建筑与入口空间的绝对距离仍然不大,甚至是一两米的距离。然而这种纵深方向狭长的空间形态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深邃、深远的感觉,仿佛院内建筑与外面的街巷空间相去有数尺之遥。这样的入口空间拉远了世俗的喧嚣,增添了家庭生活空间的宁静。起到了非常显著地过渡作用。抛开它的功能,这种狭长的入口空间同时又使住宅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引人深思,富有一定的艺术色彩。
(3):引入自然风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炎热潮湿。因此与北方建筑入口门斗防寒防风不同,通风是江南一带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物理学的流体定律告诉我们,气流在狭窄的地方流速大,宽敞的地方流速小。而江南传统建筑狭长的入口空间则正好符合上述要求。有阵风时,入口因狭窄使得风速得以提高,有利于降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穿堂风”。因此在夏季,苏州老宅的入口小巷处我们总能看见老人们在那里纳凉闲谈。也与北方建筑入口门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檐廊空间
檐廊空间是人们从室外进入真正室内空间前的一个过渡性空间。从功能上来说,可以和现代建筑中的雨棚大约画等号。其实,中国人从很早就开始了对这一空间的关注,在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遗址中就能够看到这一空间的雏形。经过后世的逐步发展,檐廊空间逐渐成为了一个富有中国传统特色,且不可或缺的重要过渡空间。
檐廊空间的作用大致可总结为两点:一是实实在在的挡雨遮阳的作用。白居易有诗:“南檐纳日冬天疆,北户迎风夏月凉”。说的就是这个功能。第二,檐廊空间作为建筑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起着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增加人们进入建筑的空间层次性作用。相比于北方传统建筑,江南传统建筑中这一类空间的特点是:
(1):出檐相对深远,造型轻盈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建筑必须足够重视排水与遮阳。而檐廊空间则很好的解答了上面的两个问题。雨水井盖坡屋顶的导流集中至檐口,再由檐口滴下。由于出檐深远,檐口距离墙面有足够的距离,因此,墙面不易与雨水直接接触,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同时,深远的出檐使得墙面的大部分都处在檐口的阴影之下,从而减少了夏季太阳直晒的暴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物理环境。这个特点也成就了江南传统建筑轻盈秀丽的造型特色。这与北方传统建筑厚重雄伟的造型迥然不同。
(2):更高的利用率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曾对“典雅”做出过描述,其中第一条便是“玉壶买春,赏雨茅屋。”檐下赏雨的情景俨然道出了檐廊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檐廊空间,是人们直接接触自然又可以不受风吹雨淋的一个场所。由于江南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宜人,自然风景优美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人们对于接触自然又不受风吹雨淋的可望比较强烈,而且江南传统建筑檐廊空间的尺度又相对小巧宜人,适于人们的停留。我们随处可见人们在“屋檐下”谈心说事,品茶对弈,晒晒太阳或是听听雨声……可以说,檐廊空间成为了江南传统建筑中人与人交流,人与自然交流以及情感寄托的一个重要媒介。
四、边庭与小院
边庭与小院这类的过渡空间在我国正统的传统建筑体系中似乎并没有得到过足够的重视,因为正统的传统建筑体系中的庭院空间是沿着轴线清晰有序的展开的,整座建筑的图底变化一目了然。但在江南传统建筑中,这种过渡空间的两侧的空间性质对比并不十分强烈,也许只是空间大小或明暗之间的过渡。人们在大的图底变化中的偶尔一瞥,一个角落里的精巧小天井便映入眼帘。边庭小院这类空间塑造了:
(1):更加细腻的空间序列
边庭小院空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十分普遍。这种空间虽然对于整座建筑的拓扑关系没有大影响,但它的出现会使得整个建筑或园林的空间序列被一点点的细腻化,从而丰富了人们行走在其中的空间体验。比如早已被熟知的留园入口。从入口至主要景区,必须经过狭长、曲折、有收有放、忽明忽暗的近50米长的走道。使得游人的视野受到极度的收束,再经过几次收与放的对比,当游客逐渐进人园中主要空间时,产生豁然开朗之感。其实,走道本身平庸无奇,但正是由于植入了一系列的边庭与小院,使得走道两旁的空间充满了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光线明暗的对比,打破了两侧因为高墙限制所造成的沉闷单调感。是十分独具匠心的设计。
(2):自我的“微型宇宙”
缪朴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一文中指出,当我们身处中国传统建筑院落中时,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它是万物具备的宇宙。在这个小小的天地中,一个人始终与他最亲近的人,家,阳光,神祇等等保持着近在咫尺的关系。
江南园林中这种“小宇宙”型的小院数不胜数。甚至不到一平米的蟹眼天井,仍然会不遗余力地精心营造:做些小景观;齐平的小青砖铺地;种三两棵竹,再特意放上几块石,构筑类似自然景观的轮廓。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更多地是在聆听自己和自然的声音。其实这种边庭小院的来源似乎跟江南夏季的通风防热有关,本意也许只是为了通风,采光,但却无意中创造出一种空间上的文化,实现了古人强调的“天人合一”最高居住境界。自我和自然通过这样一个空间得到了过渡与交融。
五、结语
江南传统建筑通过各种过渡空间的设置,使于建筑内外的人体验着空间变化的乐趣,体验着代表不同情绪的多层流动空间叠加后而营造的意境;利用入口、檐廊,边庭小院等过渡空间,完美的展现着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空间变化,淡化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江南传统建筑中存在的各种丰富的过渡空间也深刻的反映出了江南文化细腻婉约的特征。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著,覃力等译,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崔阳,李鹏,王漩,郑永来,现代城市中的灰空间,安徽建筑,2004
[3]杨东,室内外过渡空间的演变以及限定方式,装饰,2005
[4]王春雷、谢海琴,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徐州建筑技术职业学院,2006
[5]李艾芳,赵晗,褚童洲,“灰空间”在建筑中的应用及设计手法,热带建筑,2006
[6]郑绍江,乡土民居室内外过渡空间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