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后的中医证型的变化情况及症状量化评分与肿瘤相关性疲劳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在介入后3天、7天、14天时,进行辨证分型和虚实分组,观察各时期证型及虚实的病例数变化情况。在介入后3天时进行各种辨证分型和虚实分组的症状量化评分与肿瘤相关性疲劳评分并进行比较及两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1、证型变化情况(1)介入后3天、7天时两证组合、三证组合占的比例比较多,在介入后14天三证组合占的比例明显减少。在介入后3天、7天、14天时,单一证、两证组合例数逐渐增多,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例数逐渐减少。(2)在介入后3天、7天、14天时:单一证中,气滞型、脾虚型病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血瘀型、湿热型、阴虚型病例数变化较少;两证组合中,气滞脾虚型病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血瘀+阴虚型、湿热+阴虚型病例数呈逐渐减少趋势;气滞血瘀型病例数变化不大;三证组合中,气滞脾虚湿阻型病例数呈逐渐减少趋势;四证组合中气滞血瘀脾虚湿阻型病例数呈逐渐减少趋势。(3)在介入后3天时,以偏实证为主(占52.67%);在介入后7天时,以虚实夹杂为主(占42%);在介入后14天,以偏虚证为主(占52.67%)。(4)介入后3天与介入后7天偏实证患者病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后7天与介入后14天偏虚证患者病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后各时期虚实夹杂患者病例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介入后3天时(1)单一证型中,五个证型的疲劳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证型之间的比较:气滞型与脾虚型、气滞型与湿热型、气滞型与阴虚型、血瘀型与脾虚型、血瘀型与湿热型、血瘀型与阴虚型、脾虚型与阴虚型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滞型与血瘀型、脾虚型与湿热型、湿热型与阴虚型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2)证型组合越多,症状量化评分越高,疲劳评分越高,不同证型组合的症状量化评分和疲劳评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量化评分和疲劳评分上,单一证与两证组合、单一证型与两证组合、单一证与三证组合、单一证型与四证组合、两证组合与三证组合、两证组合与四证组合、三证组合与四证组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偏虚证较偏实证的症状量化评分及疲劳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症状量化评分与肿瘤相关性疲劳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572。结论:1、本课题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后3天、7天、14天时的病例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是证型组合,还是具体证型都是呈动态变化。(2)虚实分组是呈偏实证型→虚实夹杂证型→偏虚证型的变化趋势。2、本课题统计结果得出:可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等方法来减轻症状、降低患者的症状量化评分以达到降低肿瘤相关性疲劳评分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