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大学课程的变革

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大学课程的变革

论文摘要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理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形成一种热潮。建构主义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理论,重新解释了知识的本质和学习发生的机制,并以此倡导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越来越强调人的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恰好顺应了这种要求。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意义也就在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程范围,从而赋予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诚如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所指,大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应当经受前所未有的变革的革新”,而课程发展是其中人所共知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拟从课程入手,用建构主义知识观来审视大学课程。本论文从建构主义的发展历程开始,悉数了建构主义由萌芽到确立再到最终的发展,揭示不同时期建构主义的发展状况,勾勒出建构主义曲折的发展轨迹。紧接着,文章对建构主义知识观进行了具体讨论与分析。笔者从建构主义各种流派中选取三个主要的流派:个体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分别描述其知识观,并总结出建构主义对知识特性的认识。在讨论了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文章对建构主义知识观做了分析,认为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来分析大学课程能够凸显大学课程的探究性本质,有利于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体现了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习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做了依据分析之后,本论文从课程的概念、研究取向与范式、具体课程理论等方面具体讨论了大学课程理论的变革。最后,文章用理论反观实践,具体到中国的大学课程。针对中国目前大学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来进行反思,提出对中国大学课程的几点启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的变革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涉及大学课程的目标、课程相对起点、课程实施策略和条件以及课程实施的评价等诸多方面。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理念出发,提出中国大学课程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策略与思路:内外统一的课程目标、多元起点的课程内容、个体经验伴随的课程实施、参与和互动的课程建构、质与量相融合的课程评价。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国大学正展开一场课程的变革。在繁荣的课程变革的背后,我们仍然看到大学课程依旧遵守着固有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本论文以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视野审视大学课程的演变过程,以期对我国的课程变革有所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大学课程研究的缺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 1.3 研究思路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知识
  • 1.4.2 课程与大学课程
  • 第二章 建构主义知识观释义
  • 2.1 建构主义的发展历程
  • 2.1.1 建构主义的萌芽时期
  • 2.1.2 建构主义的确立时期
  • 2.1.3 建构主义的发展时期
  • 2.2 建构主义的“知识论”观点
  • 2.2.1 建构主义各流派关于“知识”的基本观点
  • 2.2.2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特性
  • 第三章 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大学课程变革
  • 3.1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依据分析
  • 3.1.1 凸显大学课程的探究性本质
  • 3.1.2 利于实现大学课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3.1.3 符合大学阶段学生知识获得方式转换的要求
  • 3.1.4 符合大学生“自主”与“合作”的学习组织形式
  • 3.2 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课程理论的变革
  • 3.2.1 课程概念的变革
  • 3.2.2 课程研究取向与范式的变革
  • 3.2.3 具体课程理论的变革
  • 第四章 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的中国大学课程反思
  • 4.1 内外统一的课程目标
  • 4.2 多元起点的课程内容
  • 4.3 个体经验伴随的课程实施
  • 4.4 参与和互动的课程建构
  • 4.5 质与量相融合的课程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比主义的合理性研究[J]. 哲学动态 2020(07)
    • [2].如何做一个长期主义者[J]. 中国企业家 2020(10)
    • [3].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9(05)
    • [4].我们的工人主义运动[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2)
    • [5].“留痕主义”要不得[J]. 前线 2018(09)
    • [6].安德鲁·芬伯格论技治主义[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1)
    • [7].情境主义与计算主义难题的解决 读《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J]. 科学文化评论 2017(01)
    • [8].反犹主义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评《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J]. 出版广角 2017(16)
    • [9].《线代主义》[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5(04)
    • [10].论寄生主义[J]. 南方文学 2020(02)
    • [11].浅谈美国例外主义[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4)
    • [12].-ist与“主义者”[J]. 英语世界 2017(12)
    • [13].一只朴素主义的船[J]. 延安文学 2017(06)
    • [14].PS主义[J]. 当代体育(扣篮) 2016(03)
    • [15].PS主义[J]. 当代体育(扣篮) 2016(19)
    • [16].后怀旧主义[J]. 西部 2015(11)
    • [17].加拿大孤立主义初探[J]. 山西青年 2013(24)
    • [18].形式千万别成为主义[J].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4(07)
    • [19].哪一种效益主义更好?——试从规则效益主义的无效辩护看效益主义进路[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21)
    • [20].PS主义[J]. 当代体育 2012(28)
    • [21].女“拳”主义[J]. 科学健身(健美先生) 2011(05)
    • [22].浅谈反智主义[J]. 商业故事 2017(13)
    • [23].我国综艺电影的消费主义倾向再思考[J]. 戏剧之家 2018(29)
    • [24].消费主义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贷款现象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19(02)
    • [25].霸凌主义的虚伪与赤裸[J]. 人民论坛 2018(24)
    • [26].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6)
    • [27].《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近日出版[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7)
    • [28].“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9].英美孤立主义“每况愈下”[J]. 人民论坛 2017(28)
    • [3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于中国的“主义”[J]. 粤海风 2017(05)

    标签:;  ;  ;  ;  

    论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大学课程的变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