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在港引资50亿(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斌[1](2020)在《经济开放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政治环境稳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最终传导至整个社会,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在取得这些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部分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封锁,封锁手段也是从贸易限制到军事恫吓不一而足,从而试图遏制我国的发展势头,将我国围困在一定范围内,阻止我国成为有话语权的大国、强国。但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将西部沿边开发开放写进国家规划。党的十八大直接将中西部城镇化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从而在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云南作为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省份,对我国而言其政治经济发展地位极其重要。云南省地处我国边境地区,紧邻越南、缅甸和老挝,其发展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扩大经济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环境下,本文借助于边境口岸城镇化理论支撑,定性分析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开放背景下对其影响,并且选取2007年到2018年一共12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开放背景下对口岸城镇化的具体影响程度。首先,本文以云南省边境口岸作为立足点,根据云南省全部边境口岸的规模大小选取了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边境口岸(瑞丽、畹町、磨憨、河口)所在的德宏、西双版纳以及红河三个州市作为研究对象,用时间序列对这三个州市的城市发展现状做出定量分析,并且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统计年鉴数据为标准,构建了口岸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搜集了三个州市从2007年至2018年一共12年的12项指标数据,借助Excel软件,运用熵值法对三个州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深入分析了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红河州在城镇化建设当中遇到的困境。运用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口岸产业聚集理论以及边境优势理论等理论,结合云南省边境口岸发展的具体现状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力资本和国内政策制度支持五个方面分析其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然后运用Stata软件,利用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红河州三个城市从2007到2018年一共12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以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开放作为解释变量,贸易开放水平、GDP、以及城乡收入比作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经济开放背景下其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在2007年至2018年间平稳增长。根据研究数据,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研究发现虽然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红河州的城镇化水平在增长,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如招商引资难度大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经济开放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力资本以及国内政策制度支持促进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建设。其中经济增长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对其具有显着推动作用,贸易开放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此研究结论下,本文从多个方面如提高贸易开放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深化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寻求国内政策制度支持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建设,提高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也丰富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念,从而使我国能更好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刘伟[2](2020)在《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所谓“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1],港口和城市相互作用,二者存在着重要的因果关系。港口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港口——城市及腹地的物流转运需求,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城市形态的延伸。而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港口向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提高了港口转运效率和吞吐量。但无论是城市还是港口,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多样性的变化,有变化便容易产生冲突,在各种矛盾冲突下,港城的相互作用力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港城相互作用下,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也随之变化,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但达到一定的上限时,关联性开始有所降低,最终重新建立新的空间关系,关联性再次加强或随老港区的消亡,关联性降至零点。青岛港是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对青岛市的发展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港口竞争愈发激烈,港口吞吐量呈现新一轮的高涨,青岛老港区开始出现结构性矛盾突出、功能适应性不强、管理体制约束生产力发展、航运功能退化、景观环境较差等自身发展矛盾。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港区与城区开始出现用地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满足现代港口城市发展要求,处理好老港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老港区进行更新改造,逐步缩小老港区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矛盾,采取合理有效的规划方案和政策管理对老港区和城市进行“缝合”。本文立足于港城发展历史,对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整理国内外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相关理论,学习相关研究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港城空间发展相关方面的历史着作、青岛档案馆和青岛城市规划展览馆资料和图纸、历史新闻和相关记事等一手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分析青岛城市和老港区的发展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将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历程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独立——相互分离四个阶段,并对港城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总结。然后,以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用地功能发展为研究重点,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时期以港城主要联系功能:交通、工业、居住和商业四个方面研究港城用地功能演变特征。最后,基于港口和城市空间发展历程,提炼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影响因素。从历史角度对于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探索每个时期青岛港城空间发展规律,还能从其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为未来青岛老港区和城市的共融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飞[3](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邵丽[4](2018)在《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分析模型。模型采用公共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把云南省州市政府看作是在统一的政策环境下,投入为公共服务,产出的是招商引资项目,以及由此带来GDP增长,政府管理的社会目标、政治目标的实现。面对预算约束、土地约束、环境保护约束和产业结构约束,政府要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政府投入收益的最优化,应通过加大公共投资,改进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利用这个分析模型,本文对云南州市政府招商引资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资源要素招商路径依赖严重、政策吸引力不足、政务服务水平低是州市招商引资结构不优的原因;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招商引资的马太效应是州市政府招商引资布局失衡的原因;县域竞争是云南州市招商引资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的制度基础,管理缺位、越位和不力是“恶性竞争”产生的直接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最后本文建议要从提高州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方面着手,提升州市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划引领、精准招商研究、绩效考核优化和财政资金宏观调控,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积极探索云南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突出问题的解决之策。
谭祺[5](2018)在《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招商引资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资金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外来资本进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对区域开发投入的不足;随着外来资本带来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及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的规模以及质量一直作为各地产业聚集区及开发区优化存量、提高增量和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点。作为地方借力发展的重要工具,招商引资在政府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到2017年底,我国共成立国家级新区19个,云南滇中新区是第15个被批复的。滇中新区位于昆明主城区的东西两边,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的局部区域,占地约482平方公里,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以建设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速发展的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滇中新区的成立承载着我国政府加速西南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国家意志与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牵引着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地区综合能力提升的新引擎,招商引资的竞争越发激烈。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在体量上,而开始向质量和未来能够带来的整体发展上。因此大项目、优质项目就成为各省、区、市甚至是城市所属辖区的争夺对象。这就使得地区招商引资进入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中,除了拥有越来越多的新机遇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研究地方政府如何保持优势地位,通过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同时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以及利用外资的效率,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招商引资相关理论及实践作为支撑,通过比较及借鉴西方先进思想及各省市新区、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策略,结合滇中新区的具体情况,对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当前新区招商引资面临的困境和不足,结合理论与实践找出原因所在,构建一个适应滇中新区特色的招商引资新策略。本文认为新区招商引资应当从创新和完善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以及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政府招商引资机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调整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位置定位,在提供政策优惠的基础上,以引导作为主要手段,宏观调控招商引资的大环境;将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树立服务意识,积极配合企业完成招商;推行产业招商构建产业集群,以强引商、以商招商。另一方面,推行企业“产业+资本”的创新模式、创新金资本投融资机制和抓好金融平台建设相配合,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保持滇中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将对全国的其他经济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杜杉,江洋[6](2017)在《2017商洽会落幕:50万人次逛展内资签约金额4880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期一周的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商洽会")于6月18日下午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共签约利用内外资项目389个,金额近5000亿元,在农业、化工、新能源、旅游、文化、互联网信息、物流、大健康和贸易等领域拓展了深度合作的新空间。本届展会以"共创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鲜明的"国际范、
王颖[7](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孔垂柱[8](2013)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生态优势公认,开放优势巨大,发展优势强劲。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这段时期,是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最快、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为云南省在新的起点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供了许多值得认真借鉴的成功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营养、生态、安全的要求,继续按照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建基地、上规模、重质量、深加工、创名牌、拓市场、增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高原粮仓和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打造成辐射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地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
林伟明[9](2011)在《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地探讨了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问题,并尝试将信心的角度纳入本文中,综合诠释香港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及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来回顾十四年以来香港经济的发展与港人对经济的信心,从而探讨回归后香港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历史地位。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外部”的信心问题,从机遇论、中心论到边缘论,再到当下的发展,正好反映出香港在回归后因经济起伏而带来的对中国内地(外部)的信心体现:有信心为中国内地带来繁荣失去信心担心中国内地的发展中被边缘化有信心能够与中国内地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本文探讨香港经济发展与内部的制度问题,也就是讨论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地位的发展。如果说,回归后一大段日子的经济发展过程反映了香港对中国内地经济而引起的信心问题,而“金融海啸”后的联系汇率制度讨论则是反映香港对美国、中国经济发展信心逆转时所带出的问题,也就是香港应如何发展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如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联系汇率制度在1983年产生的历程,及其后的运作与发展,再解释联系汇率制度如何稳定香港这种属外向型经济体系的发展。也就是说,香港自1997年回归中国后,就算经历过往各种金融及政治冲击,能有效抵御及免受因外围负面因素而造成大幅度汇率波动,制度依然保障香港长期经济安稳发展,对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接着,本文讨论香港在1997年回归前后的一段期间,中国内地不同地方:如中西部、江西、西部、湖北、湖南、云南、广西及福建等地对香港有着不同的期许。重点是香港在回归前已是一个基础建设良好、经济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及服务业达世界一流标准的腹地,内地期望通过这多项的优点带动当地的经贸发展,如提升生产效能及效率、完善营运管理、改善人才素质、强化服务业标准及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不过,接踵而来的厄运,如1997年10月的“金融风暴”、2001年的“911”事件及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事件令香港的经济持续下跌,并失去发展的动力。相反,中国内地的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增长。香港在2003年经济及贸易环境最恶劣的一刻时,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施以援手,以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个人游”等方案协助及刺激香港经济复苏,令香港重拾经济上升的动力。但同时带来香港一些问题。第一、香港人在过去经济建设成就上的骄傲顿时消失,令信心出现危机;及第二、担心中国内地的高速发展令香港被边缘化。在经贸发展的同时,中国及香港政府均要面对及处理此等问题,以免破坏社会和谐及稳定,这是中央人民政府不愿意看见的。因此,中国在协助香港经济发展时,多给予香港人有着发挥过去不屈不挠的精神,积极参与香港本地以至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重拾信心能与中国内地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好景不常,当香港经济稍有起色的时候,2008年又因美国房地产的次按问题而导致的“金融海啸”,对香港的经济带来冲击。美国为要挽救疲弱的经济,史无前例地大量“印银纸”,令美元币值持续下跌,触发大量热钱流入香港并推高资产价格,在逐利的诱因下,加速了资产泡沫的风险,再加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少论者认为这样会导致通货膨胀升温,影响了普罗大众的生活及增加了营商的成本。因此,不少论者关注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应否改变或废除,又有不少论者提议香港应实施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不过,通过笔者的验证与分析及综合不同经济学家的意见后,联系汇率制度和通货膨胀并无直接的关系。反之,联系汇率制度有利于港元币值稳定,亦即是确保营商环境的稳定。因此,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暂不可行,原因是人民币现时仍未能自由兑换。更何况美国自“金融海啸”后仍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无必要改变。最重要的是要稳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经济及贸易层面必要确保稳定,就必先要稳守现存行之有效的联系汇率制度。“金融海啸”后,世界的新经济秩序正在重组,在众多掘起的经济实力国家之中,中国的表现最佳最强。因此,中国可利用这次历史性的机遇,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既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能有效稳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的领导地位,香港人就应该发挥一如既往在金融业的专业所长,配合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并作出积极的贡献。也就是说,香港应办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角色,作为人民币“走出去”的桥梁。与此同时,香港自身亦必须创造条件,自行强化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中介职能,能有效地维持在国际间的领导地位。
曾之明[10](2011)在《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岸金融中心(Offshore Financial Center)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制和优惠的税制条件下,主要由非居民参与的、经营可自由兑换货币、在货币发行国境内或境外进行资金融通的、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自由交易中心。货币国际化的市场条件,是随着各项该货币相关的离岸业务展开并随着该货币计价的产品成长成熟而逐步扩散的市场自发过程,发展离岸业务可以说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然过程。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中国加快资本形成和资源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人民币离岸中心将成为中国金融稳渐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按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金融战略,应积极打造人民币资本的境外“资金池”,寻找提升香港离岸金融中心优势的路径,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试验场,同时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多元功能,形成人民币资金的良性回流机制,加强香港和内地的金融创新和监管合作,通过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国际化“跳板”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亟待探讨的现实课题。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剖析了现阶段创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揭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动力机制。根据国际离岸金融中心成因理论,借鉴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模式经验,评估我国创建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探讨现阶段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运用博弈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多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区位模式进行实证抉择。对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势态及其对境内货币金融的效应进行评估,指出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运行机制的思路,探讨构建合理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汇率形成机制、信用扩张机制、多方竞争机制、协调发展机制。进而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设计,提出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动力模式,探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最后揭示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提出应采取分离型监管模式,并探讨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风险监管的框架内容。1.本文基于金融创新、货币国际化和金融地理理论,剖析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动因、社会经济功能。在人民币国际化大背景下,根据人民币离岸货币的形成和运行渠道,揭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市场需求,剖析了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为探讨人民币离岸中心创新奠定理论基础。2.本文运用协整检验等实证方法,进行了人民币离岸货币的规模测算,分析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助推效应。运用协整方法实证研究跨境人民币流通扩容态势及对离岸金融创新的需求引导,论证了后危机时代创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可行性,提出了民族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3.基于金融集聚理论和信息流金融理论分析,揭示了现代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成因要素。构建了离岸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金融中心成熟度模型对几大金融中心进行竞争力综合评价。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形成要素评价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和多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做出区位模式选择。4.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离岸金融中心的运行机理,提出完善人民币离岸中心运行机制的思路。探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利率形成和汇率形成定价机制,剖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信用扩张机制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讨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多方竞争机制和协调发展机制。5.根据金融集聚理论进行了离岸金融中心创建的条件分析,进行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布局的博弈选择。通过对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的比较借鉴,提出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可选择政策推动、市场主导的动力模式。合理界定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评估了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战略步骤,探讨了优化香港金融生态的创新策略,并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配套设计。6.通过金融生态理论揭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中制度要素的权重地位。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境内货币金融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其利弊效应,评析了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跨境资本流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而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进行比较选择,提出应构建“分离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逐渐向适度“渗透型”过渡,构思了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风险监管体系的内容框架,提出稳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运作思路和整体方案。
二、云南在港引资50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在港引资50亿(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开放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经济开放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边境口岸城镇化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经济开放与边境口岸城镇化互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二章 边境口岸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边境口岸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
一、口岸的界定和内涵 |
二、口岸载体城镇的界定和内涵 |
三、边境口岸城镇化的界定和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三、口岸产业聚集理论 |
四、边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边境口岸的现状 |
一、云南省边境口岸的建设情况 |
二、云南省边境口岸的经济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边境口岸城镇的发展现状 |
一、德宏州口岸城镇发展现状 |
二、西双版纳州口岸城镇发展现状 |
三、红河州口岸城镇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困境 |
一、德宏州 |
二、西双版纳州 |
三、红河州 |
四、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总体困境分析 |
第四章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
二、城镇化水平的计算方法 |
第二节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数据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经济增长 |
二、产业结构 |
三、空间结构 |
四、人力资本 |
五、国内政策制度供给 |
第五章 经济开放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数据的选取 |
第二节 相关的检验 |
一、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的协整检验 |
第三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分析 |
一、贸易开放提高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 |
二、经济增长提高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 |
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水平 |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3 港城空间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3.3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2.1 港城相互依赖发展阶段(1897-1949年) |
2.1.1 港口建设几经发展与停滞 |
2.1.2 港城空间相连,功能依赖 |
2.1.3 港为结点,城市“人”字形带状发展 |
2.2 港城相互促进发展阶段(1949-1978年) |
2.2.1 港口建设平稳发展,逐渐机械化作业 |
2.2.2 港城空间发展,功能增加 |
2.2.3 港为核心,城市“一”字形带状发展 |
2.3 港城相互独立发展阶段(1978-1992年) |
2.3.1 港口建设实现机械化,集装箱运输逐渐发展 |
2.3.2 港城空间矛盾,功能独立 |
2.3.3 港城独立,城市“人”字形带状发展 |
2.4 港城相互分离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2.4.1 港口建设发展迅速至饱和 |
2.4.2 港城空间分离,功能冲突 |
2.4.3 港口转移,城市“品”字形环状发展 |
2.5 小结 |
第3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用地功能演变特征 |
3.1 港城交通用地演变 |
3.1.1 港城交通联系密切,交通边缘式布局(1897-1949年) |
3.1.2 港城交通联系受阻,疏港交通负荷严重(1949-1992年) |
3.1.3 港城交通多样化发展,交通压力趋于缓和(1992至今) |
3.2 港城工业用地演变 |
3.2.1 港城工业分散,呈斑块状扩大发展(1897-1949年) |
3.2.2 港城工业集聚,呈带状延伸发展(1949-1978年) |
3.2.3 港城工业转移,呈斑块状缩小发展(1978年至今) |
3.3 港城居住用地演变 |
3.3.1 港城居住组团发展(1897-1949年) |
3.3.2 港城居住填充发展(1949-1978年) |
3.3.3 港城居住更新发展(1978至今) |
3.4 港城商业用地演变 |
3.4.1 港城商业“丄”形向港区串联发展(1897-1949年) |
3.4.2 港城商业“Z”形向城区拓展发展(1949-1992年) |
3.4.3 港城商业“点状”商圈式分散发展(1992至今) |
3.5 小结 |
第4章 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因素的促进和限制作用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理区位 |
4.1.3 腹地资源 |
4.2 社会文化因素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
4.2.1 殖民历史 |
4.2.2 人口变化 |
4.2.3 政策导向 |
4.2.4 规划调控 |
4.3 经济技术因素的改变和提升作用 |
4.3.1 港口技术 |
4.3.2 产业发展 |
4.3.3 交通建设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的现状和问题 |
2.1 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行为模型 |
2.1.1 地方政府的生产函数 |
2.1.2 政府的约束 |
2.1.3 州市政府招商的最优化问题及实现途径 |
2.2 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现状 |
2.3 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存在问题 |
2.3.1 州市引资结构不优 |
2.3.2 州市引资区域布局失衡 |
2.3.3 州市政府招商引资过度竞争和过度扶持现象突出 |
第三章 云南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结构不优的原因 |
3.1.1 要素招商的路径依赖还较为突出 |
3.1.2 政策的吸引力不足 |
3.1.3 政务服务水平低 |
3.2 云南州市政府招商区域布局失衡的原因 |
3.2.1 州市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
3.2.2 招商引资的马太效应 |
3.2.3 沿边州市招商工作开展不利的原因 |
3.3 导致州市政府招商“恶性竞争”的原因 |
3.4 云南省州市政府对外来投资企业“过度扶持”的成因 |
第四章 完善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建议 |
4.1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州市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
4.2 找准控制点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
4.3 强化招商引资的规划引领,推动州市招商引资协调发展 |
4.4 改进和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矫正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
4.5 强化财政资金宏观调控,集中财力支持重点产业招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招商引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招商引资的内涵和功能 |
一、招商引资的内涵 |
二、招商引资的功能 |
第二节 招商引资理论基础 |
一、国家发展理论 |
二、企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招商引资相关研究现状 |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 |
二、以市场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 |
三、创新型产业招商模式 |
第三章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分析 |
一、滇中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滇中新区的战略定位 |
三、滇中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
四、滇中新区的招商引资的现状 |
第二节 滇中新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实体,在思想观念上不够注重实际 |
二、政府包办,忽视企业才是招商引资的主体 |
三、在招商引资模式上创新不够 |
四、无有效的资本投融资机制 |
五、存在重招商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
六、竞争优势不够明显 |
第四章 国内外招商引资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一、美国政府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二、英国政府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三、日本政府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四、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第二节 各省市新区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分析 |
一、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 |
二、成都高新区招商引资策略 |
三、重庆两江新区招商引资策略 |
四、贵安新区招商引资策略 |
第三节 国内外招商引资经验的总结分析 |
一、建立专门的招商机构 |
二、先规划后建设,努力做到全面配套的超前准备 |
三、定位好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完善产业优惠政策 |
四、实行“产业链招商”,促进集群发展 |
第五章 滇中新区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目标 |
第二节 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策略建议 |
一、完善招商引资管理机构的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 |
二、中介招商,从“抢资本”到“抢人才” |
三、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变主导为引导 |
四、实行产业配套招商,延链补链,构建产业集群 |
五、创新招商引资宣传,突出亮点和特色 |
六、建立“产业+资本”的创新模式 |
七、创新金融资本投融资机制 |
八、以资本运作为核心,抓好金融平台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17商洽会落幕:50万人次逛展内资签约金额4880亿(论文提纲范文)
特色产品展现魅力云南 |
全域旅游受关注 |
云南味道获点赞 |
云南工艺放异彩 |
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
巴基斯坦“铜器闪亮” |
老挝咖啡飘香 |
尝尝熟悉的“泰国味” |
“丝绸之路”上的伊朗地毯 |
韩国设了“招生点” |
土耳其热推工艺品 |
马来西亚小食品带来大期许 |
商洽会云南各州市签约“成绩单”曝光 |
昆明滇中新区:签约122个项目, 投资总额超2000亿 |
玉溪:投资额76.5亿元 |
曲靖:签下841亿元大单 |
大理:协议总投资273.15亿元 |
红河:协议总投资达209亿元 |
楚雄:引资超700亿元 |
昭通:投资额超300亿元 |
西双版纳:签约总金额112.6亿元 |
丽江:协议总投资237亿 |
文山:签约20个项目投资总额245亿元 |
怒江:协议投资额突破百亿大关 |
保山:签约14个项目总金额达201.6亿元 |
德宏:签约项目11个, 总投资256.38亿元 |
创新办展会云南有活力 |
务实谋合作云南有魅力 |
接轨新丝路云南有动力 |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4 理论综述 |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
2.2.3.3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
4.3.1.1 “点” |
4.3.1.2 “线” |
4.3.1.3 “面” |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
5.1 腾冲和顺古镇 |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
5.1.3 实地调研现状 |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
5.1.4 小结 |
5.2 丽江大研古城 |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
5.2.5 实地调研现状 |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
5.2.5.7 问卷调查 |
5.2.6 小结 |
5.3 丽江束河古镇 |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
5.3.3 调研现状 |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
5.3.3.7 问卷调查 |
5.3.4 小结 |
5.4 楚雄黑井乌镇 |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
5.4.3 调研现状 |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
5.4.4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
6.2.1 经济利益根源 |
6.2.2 社会生活根源 |
6.2.3 管理体制根源 |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
6.4.1 经济利益根源 |
6.4.2 社会生活根源 |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
6.4.3 管理体制根源 |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
6.5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
7.2.1 分权机制 |
7.2.1.1 决策权 |
7.2.1.2 旅游开发权 |
7.2.1.3 规划参与权 |
7.2.1.4 利益分配权 |
7.2.1.5 监督权 |
7.2.1.6 管制权 |
7.2.2 分配机制 |
7.2.2.1 补偿分配 |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
7.2.3 运作机制 |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后记 |
(8)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
二、发展的成效和经验 |
三、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
1. 依靠科技, 提高单产, 进一步系紧粮食安全的保险带。 |
2. 发挥优势, 择优布局, 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群。 |
3. 统筹推进, 加快发展, 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畜牧业和淡水渔业。 |
4. 生态优先, 产业并重, 着力加快高效林业发展步伐。 |
5. 突破加工, 开拓市场, 进一步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竞争力。 |
6. 立足长远, 夯实基础, 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
7. 创新科技, 提质增效, 努力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动力。 |
8. 加大投入, 强化扶持, 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财力和政策保障。 |
9. 扩大开放, 拓展空间, 构筑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新优势。 |
10. 深化改革, 破解瓶颈, 进一步激活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 |
(9)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形索引 表格索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香港回归与经济发展及地位变迁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分析法 |
1.2.2 历史研究法 |
1.3 理论架构与论文章节结构 |
1.4 可能创新的地方与研究难点 |
1.4.1 可能创新的地方 |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概览:联系汇率制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
2.1 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简介 |
2.1.1 联系汇率制度的发展历史 |
2.1.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的重要性 |
2.1.3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
2.1.4 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局限性 |
2.1.5 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 |
2.1.6 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与发展困境 |
2.1.7 变更联系汇率制度的早期讨论 |
2.2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理论探讨 |
2.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
2.2.2 保持及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元素 |
2.3 联系汇率制度对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影响 |
2.3.1 联系汇率制度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系 |
2.3.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心中再造的影响 第三章 回归前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论 |
3.1 香港回归机遇论 |
3.1.1 香港回归,对香港来说,是一种机遇 |
3.1.2 香港回归,对中国内地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
3.1.3 香港回归,对亚洲与世界来说,是一种机遇 |
3.2 回归前后,中国各地对香港的期许 |
3.2.1 中西部 |
3.2.2 江西 |
3.2.3 西部 |
3.2.4 湖北 |
3.2.5 湖南 |
3.2.6 云南 |
3.2.7 广西 |
3.2.8 福建 |
3.3 小结:万千期盼下的机遇 第四章 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冲击 |
4.1 金融风暴 |
4.2 主权回归 |
4.2.1 高度自治 |
4.2.2 经济考验与支持 |
4.3 CEPA 与香港经济发展 |
4.3.1 专家眼中的CEPA 对香港有何“帮助” |
4.3.2 CEPA 对香港的实质好处 |
4.4 香港经济边缘论 第五章 “金融海啸”后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冲击与影响 |
5.1 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的经济发展 |
5.1.1 联系汇率制度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
5.1.2 联系汇率制度与物价稳定缺乏弹性可能使香港陷入经济发展困境 |
5.1.3 联系汇率制度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影响民生及增加营商成本 |
5.1.4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
5.1.5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5.2 “金融海啸”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冲击和影响 |
5.2.1 贸易方面 |
5.2.2 政治及经济方面 |
5.2.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
5.3 联系汇率制度与稳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联系汇率制度“不经意地”产生及被表扬 |
5.3.2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稳定作用 |
5.3.3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再造的正面影响 |
5.4 回归后人民币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 |
5.4.1 回归后人民币在港发展过程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
5.4.2 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挂钩货币的可能性 |
5.5 人民币应尽早国际化 |
小结: 以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梁为目标 第六章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再造 |
6.1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挑战与机遇 |
6.2 “金融海啸”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与再造 |
6.2.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持续发展要素 |
6.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模型验证 |
6.2.3 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定义 |
6.2.4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再造 |
小结: 抓紧机遇,创造独特性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 |
(10)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2.1 人民币离岸金融的相关概念内涵 |
2.1.1 离岸金融的概念界定 |
2.1.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含义 |
2.2 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趋势 |
2.2.1 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历程 |
2.2.2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现实需求 |
2.2.3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供给前景 |
2.2.4 人民币离岸货币的规模测算 |
2.3 跨境结算助推人民币离岸市场创新 |
2.3.1 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现实分析 |
2.3.2 跨境结算的离岸创新需求 |
2.4 后危机时代创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 |
2.4.1 赶超战略的需要 |
2.4.2 金融国际化的需要 |
2.4.3 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
2.4.4 利率汇率改革的需要 |
2.4.5 缓解收支失衡的需要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进程 |
3.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类型布局 |
3.3 全球化背景下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
3.3.1 小型中心消弱趋势 |
3.3.2 离岸业务多元趋势 |
3.3.3 离岸中心整合趋势 |
3.3.4 后发中心崛起趋势 |
3.4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总结 |
3.4.1 区位优势是基础条件 |
3.4.2 制度要素是首要条件 |
3.4.3 监管体系是重要保障 |
3.4.4 国际经验启示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布局的实证抉择 |
4.1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布局的争议 |
4.2 人民币离岸中心主要竞争城市实力比较 |
4.2.1 硬指标比较 |
4.2.2 软指标比较 |
4.2.3 全球金融中心竞争格局分析 |
4.2.4 国际离岸中心提高竞争力的经验 |
4.3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布局的博弈选择 |
4.3.1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
4.3.2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4.3.3 现阶段离岸中心布局的战略选择 |
4.4 人民币离岸中心区位模式的实证抉择 |
4.4.1 人民币离岸中心区位模式的布局选择 |
4.4.2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具体选址 |
4.5 现阶段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
4.5.1 民族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功能定位 |
4.5.2 人民币可兑换前香港离岸中心的战略定位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势态及效应评析 |
5.1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现实背景 |
5.1.1 资本管制的环境 |
5.1.2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
5.1.3 金融管制差异的刺激 |
5.1.4 人民币供求激增的现实 |
5.1.5 东亚中心的转化可能 |
5.2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现状 |
5.2.1 人民币存款快增 |
5.2.2 跨境人民币结算扩容 |
5.2.3 债券业务成核心 |
5.2.4 人民币产品的创新 |
5.2.5 清算机制的更新 |
5.3 香港人民币市场前景展望 |
5.3.1 香港人民币存款前景展望 |
5.3.2 香港个人人民币存款前景预测 |
5.3.3 香港企业人民币存款前景预测 |
5.3.4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
5.4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
5.4.1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价格的影响 |
5.4.2 货币流动对称性对离岸金融市场影响的借鉴 |
5.4.3 结论与启示 |
5.4.4 香港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障碍 |
5.4.5 政策建议 |
5.5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对国内经济的综合影响 |
5.5.1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
5.5.2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运行机制分析 |
6.1 不同离岸金融中心动力模式的比较借鉴 |
6.1.1 自然形成型离岸金融市场 |
6.1.2 传统的政府推动型市场 |
6.1.3 创新的政策推动型市场 |
6.2 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模式抉择 |
6.2.1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借鉴 |
6.2.2 市场演进政策引导模式应为首选 |
6.3 人民币离岸利率形成机制分析 |
6.3.1 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利率 |
6.3.2 多个离岸中心竞争中的利率定价 |
6.3.3 人民币离岸利率的形成与影响 |
6.4 人民币离岸汇率形成机制剖析 |
6.4.1 人民币离岸汇率的形成决定 |
6.4.2 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影响 |
6.5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信用扩张机制 |
6.5.1 人民币离岸市场信用扩张的理论分析 |
6.5.2 人民币离岸货币市场的乘数分析 |
6.5.3 人民币离岸货币市场乘数效应估测 |
6.6 构建沪深港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机制 |
6.6.1 沪深港离岸中心的竞争优势对比 |
6.6.2 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协调问题 |
6.6.3 加强沪港金融中心的竞合协调 |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民币离岸中心监管框架与配套政策措施 |
7.1 离岸金融市场风险及传导机理 |
7.1.1 离岸金融市场的微观风险 |
7.1.2 离岸金融市场的宏观风险 |
7.2 人民币离岸市场运行的风险效应分析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风险预测 |
7.2.3 人民币离岸中心面临的风险挑战 |
7.2.4 结论 |
7.3 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监管模式的比较选择 |
7.3.1 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的比较 |
7.3.2 人民币离岸中心监管模式的比较判断 |
7.3.3 人民币离岸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取向 |
7.4 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
7.4.1 健全离岸金融相关法律 |
7.4.2 建立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
7.4.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7.4.4 加强重点内容监管安排 |
7.5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配套政策 |
7.5.1 人民币离岸中心业务模式的选择 |
7.5.2 构建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合理机制 |
7.5.3 完善离岸金融风险监管框架 |
7.5.4 逐步协调离岸业务管制制度 |
7.5.5 完善离岸业务的政策配套支持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云南在港引资50亿(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开放对云南省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 刘焕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青岛老港区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云南省州市政府招商引资问题研究[D]. 邵丽. 云南大学, 2018(01)
- [5]云南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 谭祺. 云南财经大学, 2018(11)
- [6]2017商洽会落幕:50万人次逛展内资签约金额4880亿[J]. 杜杉,江洋. 时代金融, 2017(19)
- [7]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8]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 孔垂柱.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1)
- [9]从中心论到边缘论:回归后联系汇率制度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再造[D]. 林伟明. 苏州大学, 2011(06)
- [10]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 曾之明.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