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左娅[1](2021)在《新HSK5级阅读真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以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前来报考,其中,报考新HSK5级的人数是六个级别中最多的。新HSK5级由听力、阅读、写作三部分构成,阅读部分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HSK(五级)》(2018版)阅读真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HSK“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考试理念,以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在深入分析新HSK5级的阅读真题后,发现其三大题型有一定的考察规律和解答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适合本校留学生的教学建议。本论文首先对HSK真题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体的概述,紧密结合真题,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一是把2010版阅读真题与2018版阅读真题对比;二是把新HSK与旧HSK对比,发现新HSK更加符合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广工作。其次,本文把《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HSK(五级)》(2018版)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真题集的95篇阅读材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并设计、制作了大量的表格,更直观地从话题、词汇、语言点三个角度剖析了新HSK5级阅读真题考察的重点。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问卷是前期常规性问卷,第二次问卷是后期针对性问卷,分别对我校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加新HSK5级考试的具体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最后,本文结合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的试卷反馈情况对阅读错题按题型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在这些阅读错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最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应试策略和教学建议。
吴亚军[2](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吴瑶[3](2021)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四十年》文中认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是近年对外汉语学界上的研究热点,那么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已有研究梳理总结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本论文旨在对已有的外向型汉语词典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已有文献和研究结论,梳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发展历程和脉络,理清并展示其状貌,以期吸收优秀意见从而推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学理论的发展以及词典的更新、再版。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等,并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作了界定,对当前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并指出了研究重点和热点;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论文主体部分,将筛选出来的共404篇文献成果(包含综述文献7篇,但不纳入论文研究内容之中)和三本着作归纳整理。以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蔡永强先生《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学》专着的出版时间为分类依据,分为1980-2004年、2005-2015年、2016-2020年三大时间节点,并且对每一时期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分为词典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综合部分、词典批评、词典编纂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还对每一时期的研究人才、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第五章是结语,对词典本体的研究仍是研究热点,指出外向型汉语词典的的调查研究是当前的研究趋势,并总结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根据研究结果和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重点:1980-2004年侧重词典编纂研究,2005-2015年侧重词典本体研究,2016-2020年词典调查研究开始增加。2.研究共识:都指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内汉”问题,提倡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进行编纂,切忌以编者自身的角度编写词典。3.未来研究趋势:未来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发展重点应加强从学习者角度进行的词典调查研究,研究趋势则倾向于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词典。4.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意义:就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前景和推广而言,外汉词典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轻松,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从而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使得汉语国际推广也更加顺利,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由“教学”向“自主学”的转变。
李杰[4](2020)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虚词意义比较抽象,用法灵活、复杂,是外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时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前贤们编写了一些适合外国学习者使用的参考书,并对易出现偏误、易混淆的虚词进行了讲解,目前关于这类参考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目前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为例,以其中的虚词编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三部参考书虚词的编写类型和编写体例、虚词的选取、虚词的释义、虚词的示例以及虚词的配套练习,总结出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编写特点。在虚词的编写体例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目前已出版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编写类型、特点、体例,初步归纳出参考书的编写特点;在虚词的选取方面,主要将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选取类型、选取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三部参考书虚词选取是否合适,最后对三部参考书虚词的选取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的释义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内容、模式、语言,并总结出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特点,最后对虚词释义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示例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示例的数量、类型以及示例的语句,旨在考察虚词示例数量合适与否、示例类型丰富与否、示例语句合适与否;在虚词的配套练习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的练习数量、练习题型,并对练习题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题型与语法点讲解的对应程度。最后,本文从虚词的编写体例、选取、释义、示例、配套练习等几个方面对外国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给对外汉语虚词学习参考书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参考书使用对象的需求;第二,加强参考书编写体例的针对性、实用性;第三,选取常用的虚词;第四,注重虚词释义内容、语言的简单性、通俗性;第五,加强虚词释义模式的直观性;第六,重视虚词释义示例的生活化、交际性;第七,注重虚词释义配套练习的多样性。同时,根据以上建议,尝试编写了虚词学习参考书的条目样例。
焦玥晴[5](2020)在《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言文教学涵盖语言、文学和文化教学等诸多方面。语言教学就是文言文中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的语言现象的教学。语法在语言三要素中系统性较为明显,是语言的结构规律。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历史的眼光,探究语法现象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异同、溯源探流,以求“知其所以然”,是我们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为了深入了解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现状,我们选择鞍山市区的四所初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520份调查问卷,5份访谈纲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重视语法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死板、方法单一,日常教学疏于语法研究;学生语法知识理解难度大,迁移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师语法教学意识淡薄,文言教学比重偏失,语法教学评价缺失等。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历时讲授法,历时教学是关注古今对比的教学,是溯源探流的教学,是以理解语法现象归纳语法规律为旨归的语法教学,是基于汉语史的语法现象历时比较教学。深入浅出地讲解。历时讲授法的实现,第一要求教师勤学多读,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基于历时视角,探索历时语法教育模式,第三改变学生学习语法的方式。最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刘雨[6](2020)在《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相关的学术论文、着作、词典、教材等作为分析基础,以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BCC语料库、CCL语料库等多个语料库提供的相关语料为例证,分析了导致列举类词语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并对改善列举类词语的使用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从词语的选用和搭配的使用不当等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在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词语的选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人们选择列举类词语时容易出现意义的误用,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的混用等现象;搭配的使用不当,主要体现在列举类词语成员之间搭配不当或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不适宜,搭配的形式较随意,列举类词语和标点符号的搭配较混乱等方面。第二部分对列举类词语在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相关工具书及教材对列举类词语的释义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列举类词语搭配使用标准、以及使用者的主观因素等,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相关工具书对列举类词语词义的解释过于简单、释义的内容相对单一,对列举类词语的色彩意义讲解的不够明确,对列举类词语的词性以及个别用法存在较大争议等,都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准确的使用列举类词语;其次,列举类词语组合使用标准、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标准、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标准的缺乏,是导致列举类词语搭配使用不当的重要原因;再者,使用者对列举类词语的区分意识薄弱、对列举类词语搭配使用随意化倾向严重,加剧了列举类词语在使用中存在的不恰当、不正确的现象。第三部分是关于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思考。主要针对导致列举类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善列举类词语使用状况的建议。首先,需要从扩大释义覆盖面、丰富释义形式、实现释义精确化以及深化词性探讨、消减用法分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工具书对列举类词语的释义内容;其次,要形成明确的列举类词语的各项搭配使用标准;最后,要提高使用者的语言使用规约意识。
王伟民[7](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朱琳琳[8](2020)在《《杂碎录》副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副词至今仍是汉语中一个研究得不充分的词类。近代汉语时期副词发展变化较大,既有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同时又呈现出独有的个性特征,研究这一时期的副词具有重要价值。清末民初正处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型的关节点,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成熟的、口语色彩较浓的小说,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这个时期语言的历史面貌,为我们研究近代汉语专书副词提供了可靠的语料。北京旗人杨曼青的《杂碎录》具有浓郁的北京方言色彩,是研究清末民初语言的宝贵材料。本文以《杂碎录》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副词进行穷尽性的描写和分析,展示《杂碎录》副词的基本面貌,初步探究《杂碎录》副词的使用特点和规律。《杂碎录》中的副词共407个,分属于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情状方式副词、否定副词6个次类以及表相对、表绝对、表总括、表限定等31个具体的小类。本文将这6个次类分别设置为独立的一章,31小类分别设置为各章中独立的一节。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有六章。根据副词产生时期的不同,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各节之下又划分出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产生的副词以及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副词两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作出介绍,其次对副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说明,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程度副词。《杂碎录》中程度副词共64个,分为表相对和表绝对两类。本章详细描写分析了可以与词缀“是”或“为”组合并进一步虚化为双音节程度副词的“更”“尤”“最”“甚”“很”,对虚化后的双音节副词“更是”“尤为”“最是”“甚为”“很是”等的用法及意义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杂碎录》中程度副词所修饰的动词,不只限于部分助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还可以是一些普通动词。第二章,范围副词。《杂碎录》中范围副词共47个,分为表总括、表限定、表类同和表统计四类。《杂碎录》中范围副词的用法相对统一,一般可修饰动词及形容词性谓语成分,部分可修饰名词及数量(名)结构。第三章,时间副词。《杂碎录》中时间副词共95个,分为表过去、已然;表现在、进行;表将来、未然;表突发、短时;表持续、长时;表暂且;表最终;表逐渐;表不定时九类。《杂碎录》中双(多)音节时间副词的数量明显多于单音节时间副词的数量,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产生的时间副词与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时间副词数量相差不大,副词处于一个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阶段。第四章,语气副词。《杂碎录》中语气副词共119个,分为表确认、强调语气,表不定、推测语气,表疑问、反诘语气,表委婉、含蓄语气四类。《杂碎录》中语气副词的句法结构相对自由,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有时还可修饰数量(名)结构和句子。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语气副词所占的比例高于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已产生的语气副词,语气副词的发展大于继承。第五章,情状方式副词。《杂碎录》中情状方式副词共69个,分为表累加、反复;表强硬、竭力;表特意、故意;表徒然、枉然;表胡乱、随便;表隐秘、公开;表协同、一并;表躬亲、专注;表不禁、直接;表关联十类。《杂碎录》中情状方式副词主要用在动词性谓语成分之前作状语,但在意义方面比其他几类副词更加实在。第六章,否定副词。《杂碎录》中否定副词共13个,分为表一般否定和表禁止否定。《杂碎录》中否定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极少数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成分。结语部分,首先对《杂碎录》副词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出《杂碎录》副词系统完备、继承又不断发展变化、副词发展的过渡性、有些副词具有满语影响的痕迹、地域彩色较浓五个方面的特点。其次说明本文的不足之处。
杜可风[9](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张毛宁[10](2020)在《外国学生“连”及其同义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频率副词作为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小类,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自身语义和句法特征上的复杂性和相似性,成为不少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题。关于“连”及其同义词差异研究和对外国学习者习得情况的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连”及其同义词在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连、一连、接连、连续”都包含了同一个语素“连”,理性义大致相当,都能与数量结构和动态助词“了”和“着”共现,与否定副词连用时,否定副词都可以出现在动词结构前、频率副词后形成句内否定。当“连”后面直接跟单音节动词时,可以用“一连、接连、连续”替换。差异方面,“连续”的客观性最强,“一连”的主观性最强。“一连”在表现反复性和延续性时是不自由的,受到数量结构的限制。“连、接连、连续”在表现反复性时是自由的,表现连续性时是不自由的。由于自身音节的限制,当“接连、连续、一连”后是双音节动词时不能用“连”替换。外国学生“连”及其同义词的习得情况如下:“连续”是使用频数最高且正确率最高的。正确用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搭配依次是:“连+单音节词”、“一连+数量结构”、“接连+V+了”、“连续+光杆动词”。与本族者使用情况相差较大的形式依次是:“连+单音节词”、“一连+V+了+数量结构”、“接连+V+了”、“连续+数量结构”。偏误用例中,“连续”出现错序的情况最多,“连、接连、一连”则是出现遗漏的情况最多。应据此不断完善工具书、大纲以及教材方面的收录与编排,如从句法特征上对“连”及其同义词进行释义说明、增加示例、通过对比分析几个词的差异等。
二、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HSK5级阅读真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以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及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HSK真题发展变化情况概述 |
第一节 新HSK5级真题集十年发展历程概述 |
一、新HSK5级真题集出版情况说明 |
二、2010版与2018版阅读真题对比 |
第二节 新旧HSK5 级真题阅读部分差异分析 |
一、HSK(初、中等)阅读题型分析 |
二、新HSK5 级阅读题型分析 |
三、新旧HSK对比 |
第二章 《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HSK五级(2018版)》阅读材料分析 |
第一节 话题分析 |
一、九大类话题大纲分布情况介绍 |
二、阅读真题话题汇总和比较 |
第二节 词汇分析 |
一、阅读真题词汇量汇总与分析 |
二、关于特例词 |
三、关于大纲词和默认词 |
第三节 语言点分析 |
一、关于新HSK5级真题词类分析 |
二、关于新HSK5级阅读真题中连词的考察 |
第三章 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问卷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
一、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学习情况 |
二、调查内容与过程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
一、问卷结果与分析 |
二、调查反思 |
第四章 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
第一节 试卷分析 |
一、留学生答题情况收集与展示 |
二、留学生错题分析 |
第二节 应试策略及教学建议 |
一、应试策略 |
二、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价值 |
1.4 研究方法与相关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相关说明 |
2 1980-2004年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概况 |
2.1 研究专题分析 |
2.1.1 关于词典宏观结构的研究 |
2.1.2 关于词典微观结构的研究 |
2.1.3 综合 |
2.1.4 关于词典批评的研究 |
2.1.5 关于词典编纂的研究 |
2.1.6 关于词典的其他研究 |
2.2 综合分析研究 |
2.2.1 研究人员分析 |
2.2.2 研究问题分析 |
2.2.3 研究对象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2005-2015年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概况 |
3.1 研究专题分析 |
3.1.1 关于词典宏观结构的研究 |
3.1.2 关于词典微观结构的研究 |
3.1.3 综合 |
3.1.4 关于词典批评的研究 |
3.1.5 关于词典编纂的研究 |
3.1.6 关于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其他研究 |
3.2 综合分析研究 |
3.2.1 研究人员分析 |
3.2.2 研究问题分析 |
3.2.3 研究对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2016-2020年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概况 |
4.1 研究专题分析 |
4.1.1 关于词典宏观结构的研究 |
4.1.2 关于词典微观结构的研究 |
4.1.3 综合 |
4.1.4 关于词典批评的研究 |
4.1.5 关于词典编纂的研究 |
4.1.6 关于词典的其他研究 |
4.2 综合分析研究 |
4.2.1 研究人员分析 |
4.2.2 研究问题分析 |
4.2.3 研究对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研究工作 |
5.2 研究结论 |
5.3 研究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虚词本体研究现状 |
1.4.2 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现状 |
1.4.3 虚词学习辅导用书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 |
1.5.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情况介绍 |
1.5.2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情况介绍 |
1.5.3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情况介绍 |
1.5.4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及可比性 |
1.6 研究方法 |
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类型与编写体例 |
2.1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特点 |
2.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类型 |
2.3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常见编写体例 |
3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选取情况对比 |
3.1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 |
3.1.1 《201例》虚词选取情况分析 |
3.1.2 《实用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
3.1.3 《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
3.1.4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2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1-6级)》中虚词收录情况 |
3.2.1 《词汇与汉字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
3.2.2 《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
3.2.3 《词汇与汉字大纲》和《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对比分析 |
3.3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1 《201例》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2 《实用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3 《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4 三部参考书与《新HSK大纲》的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4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释义情况对比 |
4.1 释义内容对比分析 |
4.2 释义模式对比分析 |
4.3 释义语言对比分析 |
5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示例情况对比 |
5.1 示例数量对比分析 |
5.2 示例类型对比分析 |
5.3 示例语句对比分析 |
6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配套练习情况对比 |
6.1 配套练习题量对比分析 |
6.2 配套练习题型对比分析 |
7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需求分析与建议 |
7.1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使用需求问卷调查设计 |
7.1.1 调查目的 |
7.1.2 调查对象 |
7.1.3 调查方法 |
7.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7.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建议 |
7.3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示例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HSK1-6级虚词分布与统计表 |
附录 (2) 中高级水平外国学习者虚词使用需求的问卷调查(1) |
附录 (3) 中高级水平外国学习者虚词使用需求的问卷调查(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5)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应用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一、初中文言文语法的地位和语法教学的作用 |
(一)初中文言文语法的地位 |
1.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语法的界定 |
2.语法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 |
(二)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作用 |
1.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 |
3.有助于提升文言领域研究水平 |
二、初中文言文的语法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1.了解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语法的态度及掌握情况 |
2.了解语法教学的方式 |
3.了解教师对语法教学的重视程度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设计 |
1.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
2.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
3.教师访谈纲要的设计 |
(四)初中文言文语法教与学现状调查分析 |
1.教师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2.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五)初中文言文语法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师教的情况 |
2.学生学的情况 |
(六)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
1.语法教学意识淡薄 |
2.文言教学比重偏失 |
3.语法教学评价的缺失 |
三、基于汉语史的历时语法教学策略 |
(一)勤学多读,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储备 |
1 深入学习语法常识和语法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
2.加强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构建初中文言语法教学体系 |
(二)基于历时视角,探索历时语法教学模式 |
1.活用 |
2.虚词 |
3.特殊句式 |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
1.主动构建,及时梳理 |
2.调动学生积极性,夯实文言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词语选用不当 |
(一)词义的误用 |
(二)色彩的混用 |
二、搭配使用不当 |
(一)同类词语搭配形成冗余 |
(二)与其他词语搭配随意 |
(三)与标点符号搭配混乱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相关工具书释义不完善 |
(一)词义解释过于简单 |
(二)色彩意义注释不够 |
(三)不同工具书对词性及个别词语用法的观点不一致 |
二、相关研究未形成明确的搭配使用标准 |
(一)缺乏列举类词语组合使用的标准 |
(二)缺乏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的标准 |
(三)缺乏与标点符号搭配使用的标准 |
三、使用者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
(一)对列举类词语的区分意识不强 |
(二)在列举类词语的搭配使用方面存在随意化倾向 |
第三章 关于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思考 |
一、完善工具书释义内容 |
(一)一般性词典应扩大释义覆盖面 |
(二)辨析类词典应增加词语区分度 |
(三)各类工具书应消减词性及用法分歧 |
二、形成明确搭配标准 |
(一)形成列举类词语之间组合使用的标准 |
(二)规范列举类词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
(三)明确列举类词语和标点符号的搭配规则 |
三、提高使用者规约意识 |
(一)增强对列举类词语的区分意识 |
(二)明确列举类词语规范搭配使用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典信息表 |
附录2 十部词典对列举类词语的收录及释义情况 |
附录3 访谈实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
4 本章小结 |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
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
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杂碎录》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杂碎录》程度副词 |
第一节 表相对 |
第二节 表绝对 |
第二章 《杂碎录》范围副词 |
第一节 表总括 |
第二节 表限定 |
第三节 表类同 |
第四节 表统计 |
第三章 《杂碎录》时间副词 |
第一节 表过去、已然 |
第二节 表现在、进行 |
第三节 表将来、未然 |
第四节 表突发、短时 |
第五节 表持续、长时 |
第六节 表暂且 |
第七节 表最终 |
第八节 表逐渐 |
第九节 表不定时 |
第四章 《杂碎录》语气副词 |
第一节 表确认、强调 |
第二节 表不定、推测 |
第三节 表疑问、反诘 |
第四节 表委婉、含蓄 |
第五章 《杂碎录》情状方式副词 |
第一节 表累加、反复 |
第二节 表强硬、竭力 |
第三节 表特意、故意 |
第四节 表徒然、枉然 |
第五节 表胡乱、随意 |
第六节 表隐秘、公开 |
第七节 表协同、一并 |
第八节 表躬亲、专注 |
第九节 表不禁、直接 |
第十节 表关联 |
第六章 《杂碎录》否定副词 |
第一节 表一般否定 |
第二节 表禁止否定 |
结语 |
本文引用语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外国学生“连”及其同义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连”及其同义词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连”及其同义词的语义特征 |
一、共同特征 |
二、不同特征 |
第二节 “连”及其同义词的句法特征比较 |
一、同现限制 |
二、音节限制 |
三、互换限制 |
小结 |
第二章 现行工具书、大纲及教材等对“连”及其同义词的选取和编排情况 |
第一节 现行工具书和大纲对“连”及其同义词的选取和编排情况 |
一、现行工具书对“连”及其同义词的选取和编排情况 |
二、现行大纲对“连”及其同义词的选取和编排情况 |
第二节 “连”及其同义词在现行教材中的选取和编排 |
小结 |
第三章 “连”及其同义词的习得分析 |
第一节 外国学生正确用例情况分析 |
一、“连”及其同义词在语义特征上的习得情况 |
二、“连”及其同义词在句法特征上的习得情况 |
三、本族语者与外国学生“连”及其同义词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外国学生偏误用例情况分析 |
一、误代 |
二、误加 |
三、遗漏 |
四、错序 |
第三节 现行工具书、大纲及教材的编写建议 |
一、现行工具书和大纲的编写建议 |
二、现行教材的编写建议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HSK5级阅读真题研究及教学建议 ——以四川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D]. 左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3]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四十年[D]. 吴瑶.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D]. 李杰. 暨南大学, 2020(04)
- [5]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D]. 焦玥晴.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6]现代汉语列举类词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D]. 刘雨.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1)
- [7]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杂碎录》副词研究[D]. 朱琳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外国学生“连”及其同义词习得研究[D]. 张毛宁. 扬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