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冠名”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学生+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冠名”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蓝竹梅(广西商业学校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从表面上看,“冠名班”只是班级名称发生了变化,而实质上它远超出了班级名称的变化,将带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变化。基于“学生+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通过借鉴企业管理中的部分先进理念,实行班级管理企业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将企业实践活动贯穿于班级管理中,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冠名班”班级管理企业化准员工

一、缘起与思考

企业“冠名班”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纵向延伸的一种新形式,近几年来,我校积极走“企业冠名教育”的路子,多个专业与对口的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办起了“冠名班”。2011年8月,我校与广西味道制造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味道制造”班,招收23名学生。培养模式是企业支付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学费,学生一进校即成为企业准员工,与企业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学生工学交替在冠名企业进行,毕业到冠名企业就业。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开设课程,与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怎样培养“冠名班”学生,使其在校期间就成为一个“准员工”,使其到企业之后减少他的过渡期呢?身为班主任的我对此深入思考,并尝试学习借鉴企业管理中的部分先进理念,实行班级管理企业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将企业实践活动贯穿于班级管理中,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学生+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冠名”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1.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管理中

企业冠名班与非冠名班的区别,首先在于在这个班集体中有鲜明的企业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能给班级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和熏陶,进而融合成为该冠名班的“班级文化”。

味道制造餐饮管理公司是广西知名餐饮企业,中国风尚餐饮标杆型企业,以全球视野、聚海纳百川之势,以引领风尚的时代高度,制造全感官高品位的美食新体验。我借鉴公司“把味道制造建成使顾客和同行尊重的国内知名品牌”的目标,和学生定出了争取获校“优秀班级”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全体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班级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学校优秀班级。

2.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吸收企业内实用的、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同时也能够感受企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总而言之,班级里要充斥着“企业”,“企业”要贯穿于班级,实现“班级企业化管理”。

(1)模拟企业化管理

构建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企业化管理组织模式:

班级是一个他们签订了3年工作时间的企业,企业发展好,福利就好;企业发展差,福利就差,要与企业共存亡。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并做事务性工作。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

(2)培养就业型干部

在班级实施企业化管理过程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当管理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了干部“基层”推荐、全班学生无记名投票的方法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根据投票的票数多少组建新的班委会,再召开入选同学全体会议,根据他们得票多少、个人特点和特长进行双向的工作分工。我强调三点:一是分工不分家,班委成员没有“官”的大小,只有工作性质的不同,班长主要是做好协调员的工作,在重大的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班级主题班会等)时,每一位成员必须齐心协力配合主要负责同学做好工作。二是班委是一个整体,每一位同学均要负起责任。班级管理得好,在学校的各项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是我们每一位班委成员的光荣。三是班委能完成的事情,无需班主任出面的,一般由班长出面协调解决处理,班级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3)培养准员工学生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服从意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存在着很多班规无法落实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行为守则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细则,没有具体到细节。所以通过我和学生一段时间的观察、实践和调整,详细制定了适合班级的班级规定。如:迟到是以上课预备铃结束为限;晚自习不离开座位是以屁股不离开自己的凳子为限;座位整齐是以桌椅不偏离地板规定的线二厘米为限……有了这些详细的规定,学生明确了每一个细节,面对一件事情就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收效较好。

②建立“民主量化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习惯。即依据《班规》实行操行量化考核,操行量化实行满分制:学期开始每位同学拥有基础分100分,学期过程中按照《班规》对每位同学予以奖扣分,学期结束每位同学的所得分将成为学期操行等级评定及评优的依据。

③执行“班组轮流制”,教会学生善于做事。我们引用企业班组管理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和学业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层,按好、中、弱分配到各班组,优化组合,形成了综合实力相近、可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的四个班组。班级清洁区的打扫、教室的清洁整理、宿舍内务的检查评比、班级主题班会等均以班组为单位,实行“班组轮流制”。

3.将企业实践活动贯穿于班级管理中

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一进校就组织他们赴企业参观学习,每学期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企业人员定期下班级进行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企业新工艺等讲座,使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氛围中,以“准员工”的态度自觉接受企业文化,提升了学生热爱企业、适应岗位的观念。

三、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初步效果

自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以来,班级的班风、学风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1.学生精神面貌好了;2.学生学习氛围好了;3.学生参与事务多了;4.学生相互帮助多了;5.学生工作积极性高了;6.学生职业意识增强了;7.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了;8.学生做事能力提升了;9.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减轻了;10.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和过渡期缩短了。

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这些学生有职业道德,懂礼貌礼仪,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技术过硬,能以良好的职业能力使顾客普遍满意,总体素质好。其中韦柳婷、蓝伟铭、黄秋娜、刘诗妍等四位同学在阶段性实习中被评为酒店“微笑之星”。

四、启示和反思

小班级大管理,班级管理企业化是对班级管理的探索和创新,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丰富和总结,在管理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使班集体真正成为“生产”现代高素质人才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俊茹雷鸣引入6S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共创班级工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2]龙卫平浅谈职业学校的班级企业化管理.《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4。

[3]文萍《中职班主任工作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标签:;  ;  ;  

“学生+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冠名”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