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维修检测难度越来越大,其技术系统也越来越复杂,故障率和战损率大大增加。面对这些高科技武器系统,传统的凭修理专家的感觉和经验来判断其作战性能指标的方法早已失效,而过去简单的故障检测设备也存在着检测精度低、检测项目单一、测试手段落后等问题,有的甚至根本无法对装备的一些关键战技指标进行测试。因此,设计和研制一套体积小,功能全,适于不同项目、对被检对象进行原位检测的综合性不解体检测设备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然而,采用传统光学设计思想设计出的检测系统体积大,结构复杂,无法满足随车原位检测的需求。由于二元光学元件具有高衍射效率、特殊的光学变换功能等独特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光传感器、光通信、光计算、光盘读写、激光应用系统等许多领域,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衍射光学理论成功地应用到光学系统设计中,实现了高精度检测的要求。本文根据衍射透镜特点首先进行了单色像差校正和复消色差校正,采用折/衍混合式设计思想,设计研制出大孔径、复消色差平行光管。该系统设计结构紧凑,片数少,透射比更高,具有良好的消像差特性,为平行光管光学设计提供了基于衍射元件的全新思想。这种设计方案成像质量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创性意义,实现了军用装备对轻、巧、小的设计要求。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创新性设计思想,与传统光学设计系统从调制传递函数(MTF)、点列图、畸变曲线及像差曲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上可以看出,长焦物镜光学系统传统镜头设计在501p/mm空间频率处,系统的平均MTF值约为0.43,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在501p/mm空间频率处,系统的平均MTF值约为0.5,高于传统设计方案;对于广角物镜光学系统,传统镜头设计在101p/mm空间频率处,系统的平均MTF值约为0.35,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在101p/mm空间频率处,系统的平均MTF值最约为0.89,接近于衍射极限。从点列图曲线中可以看出,长焦物镜光学系统传统镜头的最大点斑的均方根直径为80μm,折射/衍射混合系统最大点斑的均方根直径为38.8μm;广角物镜光学系统传统镜头的最大点斑的均方根直径为210μm,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最大点斑的均方根半径为40μm。分析畸变曲线时,长焦物镜光学系统传统设计时的畸变为0.6%,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的畸变为0.1%;广角物镜光学系统传统设计时的畸变为-4%,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的畸变为-2.5%。长焦物镜光学系统传统设计时的像差为0.054mm,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中像差仅有0.013mm;广角物镜光学系统传统设计时的像差为0.20mm,而折射/衍射混合系统中像差为0.05mm。可见,折/衍混合型光学系统设计的各项参数指标均优于传统光学系统设计。本文还对磁吸式机械系统进行了设计。磁吸式机械系统将平行光管定位在被测车辆的相应位置上,满足光学测量调整的需求,保证了平行光管对多种车型的被测光学仪器进行准确、快速、可靠地测量。本文提出了将衍射元件应用于大孔径平行光管,并给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和设计公式,将衍射理论思想应用于长焦物镜设计,与传统长焦物镜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实现了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在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中,提出了将DOE应用于广角物镜系统的研究,详细论述了具体的设计实例,推导出理论设计结果。本文还对成像光学系统中CCD器件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引起CCD产生非线性的原因,给出了校正非线性问题的方法,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采用衍射光学技术设计的平行光管系统可用于作为检测军用光学仪器的标准设备,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质检中心采用焦距为1600mm,口径160mm,分辨率为8×10-3mrad的标准平行光管对本文设计的平行光管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表明,设计平行光管的实际焦距为500.40mm,角分辨率为1.72″。本文还对平行光管调校误差、CCD测量误差和非测量信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平行光管标定和系统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实装进行了光学仪器的各项指标不解体原位数字化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快速、准确测定装甲装备光学仪器的各项战技指标,首次实现了装甲装备光学仪器的综合性不解体原位检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度与微结构高度误差对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研究[J]. 红外技术 2020(03)
- [2].斜入射下双波段双层衍射光学元件优化设计与分析[J]. 光学学报 2020(16)
- [3].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中波/长波消热差光学系统的设计(英文)[J]. 应用光学 2019(05)
- [4].环境温度变化对双波段谐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6(06)
- [5].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斜入射衍射效率的测量[J]. 光学学报 2017(02)
- [6].分色聚焦衍射光学元件的色散特性[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7].空气间隙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J]. 光电技术应用 2015(06)
- [8].空气间隙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9].偏心误差对长波红外波段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的影响[J]. 光学学报 2015(06)
- [10].关于衍射光学元件在量子电子学系统中多领域应用的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04)
- [11].衍射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及其在各种光谱镜头中的应用[J]. 光电技术应用 2014(02)
- [12].谐衍射光学元件光谱随入射角漂移的现象研究[J]. 光子学报 2013(10)
- [13].《衍射光学元件的计算机设计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03)
- [14].基于柯西色散公式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分析[J]. 光学学报 2011(06)
- [15].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成像特性的研究[J]. 光子学报 2009(03)
- [16].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原理与衍射效率的研究[J]. 光子学报 2009(05)
- [17].衍射光学元件在现代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应用[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8].斜入射时一定温度范围内微结构高度误差对衍射效率的影响[J]. 光学学报 2020(04)
- [19].含有双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光学系统的设计[J]. 红外技术 2019(08)
- [20].衍射光学元件检测及数据处理[J]. 应用光学 2018(03)
- [21].一种用于减少相位突变点的衍射光学元件改进设计方法[J]. 光学学报 2012(05)
- [22].《衍射光学元件的计算机设计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01)
- [23].《衍射光学元件的计算机设计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1)
- [24].《衍射光学元件的计算机设计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03)
- [25].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微结构高度的优化设计[J]. 红外 2019(01)
- [26].双波段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基底材料选择方法研究及其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J]. 光学学报 2020(06)
- [27].双层衍射光学元件在0.4~0.9 μm宽波段光学系统中的应用[J]. 红外 2018(07)
- [28].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的近场大衍射角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J]. 光子学报 2017(11)
- [29].基于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J]. 光学学报 2010(10)
- [30].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成型衍射光学元件制造技术[J]. 光学学报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