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乡村景观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乡村景观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

论文摘要

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异质化非常大,且多体现在细小的范围(≤30 m),同时也伴随着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性。我国人口密集乡村景观面积非常巨大(2×106km2),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粗分类,地形和人口密度等多变量聚类分析,并结合遥感影像、历史航片及农业调查历史资料(1930s)来选取典型研究样区和景观样方。其次,基于高分辨率(1m)的IKONOS影像,根据E11is提出的以地形、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景观分类单元共同组合构成的生态立地(ecotope)分层分类规则,并结合土壤采集(2004.5-2005.5完成5个区域的土壤采集),并根据蒙特卡罗不确定性模型(MRO)和样方聚类距离权重(CDW)2种方法,评价了区域范围的人口密集乡村景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生态立地对土壤表层(0-30 cm)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2×106km2),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5.5±0.69 Pg(1Pg=1015g),相当于全球旱地有机碳储量3-4%。土壤有机碳水平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3.45±0.66kgm-2到四川盆地的2.12±0.57kgm-2,其它3个区域的有机碳密度均约为2.7kgm-2;土壤全氮总储量为0.54±0.07 Pg,土壤全氮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基本一致,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高(0.33±0.06kgm-2),华南山地丘陵最低,其它3个区域基本相当;土壤全磷总储量为0.30±0.05 Pg,土壤全磷密度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最高,均为0.22kg m-2,华南山地丘陵最低(0.08±0.04kg m-2)。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在人口密集乡村景观,年均气温和年降雨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密度没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土壤全磷与气候因子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虽然没有达到显著程度。这说明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区域间的分布,削弱了气候因子的作用,尽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差异大多是因为农户自然选择肥沃土壤作为农田的结果,而并不是土地管理本身引起的差异。而由于土壤全磷的迁移率小,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不论是小尺度的地形、土地利用还是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均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以肥沃多产的农田,尤其是水田最高,受人为干扰较小的人工林地居中等,低水平的土壤有机碳大多集中在无农业生产、贫瘠的的地区,如闲置地、采矿或填埋地。土壤全氮密度变化趋势和土壤有机碳基本一致。而土壤全磷密度以居民居住地附近的建设用地和杂乱用地最高,其次为农田,最低的为人工林地和闲置地。通过比较表层(0~15 cm)和底层(15~30 cm)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大多土壤表层要相应高于底层,并以水田最为明显,而建设用地、杂乱用地等有客土的地区的土壤表层和底层土壤养分变化不够统一,这些差异是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在华南山地丘陵,人工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均最大,各自占了当地总储量的一半左右,而在其它4个区域,均以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储量最大。同时,在各宏观生态区域,居民居住地及其周围的杂乱用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储量也占有一定的面积比例,储量百分数从黄河冲积平原的20%左右到华南山地丘陵的10%左右,且与人口密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这说明在人口密集乡村景观,除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参与全球循环外,人类居住地及其周围的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也不容忽视。在全国范围的人口密集乡村景观,以水浇地的面积最大,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也最大,其次是水田和人工林地。在各区域,生态立地间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空间分布最为复杂。即使属同一地形、或土地利用、或植被覆盖,生态立地间的土壤养分仍然存在着差异。每个区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最高的生态立地类型各不相同,分别为中等规模(>30m)一年生大田作物(FPIAac05)黄河冲积平原)、两季水田(FPPAri01)(长江中下游平原)、小规模(<30m)一年生大田作物(BPRAac04(四川盆地)、山脚,两季田(FSPAri01)(江南山地丘陵)和次生开放阔叶林(SLTPob02)(华南山地丘陵)。生态立地水平上的分析可以反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在微观尺度的差异。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小尺度景观的地形、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生态立地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有显著影响,而区域内土壤养分的高度空间变异性是导致区域土壤养分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基于高精度的生态制图,结合土壤采集,可以更好的了解人口密集乡村景观的土壤元素的分布情况,是对用传统方法评价区域性土壤元素储量的很好的补充。可为从细微尺度上估算全球或区域范围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及变化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球变化与乡村景观变化的研究
  • 1.1.1 全球变化的研究
  • 1.1.2 全球乡村景观变化的研究
  • 1.1.3 人类活动对乡村景观变化的影响
  • 1.2 碳、氮、磷的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1 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3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3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3.1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 1.3.2 运用景观生态学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展
  • 1.4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和挑战
  • 1.4.1 我国乡村景观状况
  • 1.4.2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面临的挑战
  • 1.5 本研究的目标、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宏观生态区域、典型样区和景观样方的选取
  • 2.1 宏观生态区域选取
  • 2.2 典型研究样区AOI(AREA OF INTEREST)的选取
  • 2.2.1 信息源选取
  • 2.2.2 典型研究样区的选取
  • 2.3 典型景观样方的选取
  • 2.3.1 研究的信息源
  • 2.3.2 景观抽样的要求
  • 2.3.3 景观抽样的方法
  • 2.3.4 景观抽样的结果
  • 2.3.5 样本的代表性分析
  • 第三章 乡村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
  • 3.1 研究材料与设备
  • 3.1.1 遥感影像和图形资料
  • 3.1.2 软件和设备
  • 3.2 乡村景观生态分类
  • 3.2.1 乡村景观的分类原则
  • 3.2.2 乡村景观分类的主导因素
  • 3.2.3 乡村景观分类系统结构
  • 3.3 乡村景观制图
  • 3.3.1 景观分类制图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 3.3.2 IKONOS影像的乡村景观制图
  • 3.3.3 WW2航片的乡村景观制图
  • 3.3.4 乡村景观分类制图精度评价
  • 第四章 尺度推译和土样采集
  • 4.1 尺度推绎
  • 4.2 土壤样点选取、土样采集及实验室分析
  • 4.2.1 土壤样点的选取
  • 4.2.2 土样样品的采集
  • 4.2.3 土壤样品的室内分析
  • 4.2.4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计算公式
  • 4.2.5 数据处理
  • 第五章 各宏观生态区域内土壤碳氮磷的分布
  • 5.1 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分布
  • 5.1.1 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概况
  • 5.1.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1.3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1.4 生态立地异质性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分布
  • 5.2.1 长江中下游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概况
  • 5.2.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2.3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2.4 生态立地异质性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3 四川盆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分布
  • 5.3.1 四川盆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概况
  • 5.3.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3.3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3.4 生态立地异质性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4 江南山地丘陵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分布
  • 5.4.1 江南山地丘陵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概况
  • 5.4.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4.3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4.4 生态立地异质性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5 华南山地丘陵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分布
  • 5.5.1 华南山地丘陵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概况
  • 5.5.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5.3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5.4 生态立地异质性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5.6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不同宏观生态区域间土壤碳磷的差异比较
  • 6.1 区域间土壤有机碳的差异比较
  • 6.1.1 区域的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
  • 6.1.2 气候和地形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1.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1.4 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1.5 细微尺度上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重要性
  • 6.1.6 小结
  • 6.2 区域间土壤全磷的差异比较
  • 6.2.1 区域的土壤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6.2.2 土地利用对土壤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6.2.3 植被覆盖对土壤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影响
  • 6.2.4 细微尺度上研究土壤全磷密度的重要性
  • 6.2.5 小结
  • 6.3 本章总结
  •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3.1 不足之处
  • 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连岛滨海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02)
    • [2].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乡村科技 2019(33)
    • [3].乡村振兴背景下江南地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分析[J]. 现代农业 2019(11)
    • [4].中国古典园林理论下生态文化乡村景观营建探讨[J]. 南方园艺 2019(06)
    • [5].都市郊区乡村景观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演变[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3)
    • [6].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 大众文艺 2020(01)
    • [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2)
    • [8].基于“三生空间”的乡村景观优化——以仓埠街井山村王阶久美丽乡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32)
    • [9].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郊乡村景观空间设计研究——以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例[J]. 设计 2020(03)
    • [10].乡村景观的共生与发展[J]. 大众文艺 2020(03)
    • [11].乡村景观[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1)
    • [12].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3)
    • [13].公众参与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实践与意义——以贵州省铜仁市木黄镇凤仪村村庄规划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20(01)
    • [14].乡村景观[J]. 商洛学院学报 2020(01)
    • [15].成都市乡村景观绩效评价研究——以蒲江县明月村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16].简析现代消费传播如何重塑乡村景观[J]. 记者摇篮 2020(07)
    • [17].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措施[J]. 乡村科技 2020(18)
    • [18].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管护策略[J]. 农业与技术 2020(16)
    • [19].融合多功能理念的乡村景观重构策略研究——以梅州市青塘村规划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20(07)
    • [20].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景观构建[J]. 湖北农机化 2020(13)
    • [21].西安杨家村乡村景观互适性转型探讨[J]. 规划师 2020(13)
    • [2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J]. 居舍 2020(25)
    • [23].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 现代园艺 2020(18)
    • [24].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保护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行为视角[J]. 城市规划 2018(12)
    • [25].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 居舍 2019(11)
    • [26].基于生态发展角度的乡村景观研究进展[J]. 江苏林业科技 2019(01)
    • [27].乡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6)
    • [28].城市化进程中水网地区乡村景观变迁研究——以绍兴市为例[J]. 现代园艺 2019(13)
    • [29].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研究[J]. 河南农业 2019(17)
    • [30].美学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评《乡村景观规划与田园综合体设计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7)

    标签:;  ;  ;  ;  ;  ;  ;  

    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乡村景观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