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有的社会行动理论把行动者的行动能力视作不证自明的前提,但是,人的行动能力可以而且应该被证明。因为若不具备进行行动必需的能力,行动者在行动时就会出现无法胜任或是行动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因此,对行动者实施行动所需具备的能力的研究,成为社会行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本文便致力于研究被现有社会行动理论视为不正自明之前提的行动者能力。自我能力之所以被视为不证自明的,是因为人的主体地位通过历代哲学家的论证已经在理论上得以确立,主体我的认识能力也被哲学家作为认识论的内容加以研究。经过哲学家的努力,以后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进行研究时便将主体我的行动能力视作不证自明的前提,这体现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自我的研究中。通过对现有的社会行动理论进行理论分析,本文推论这些理论将人的哪些能力作为行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得出为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必须具备三种能力:理解力、控制力与协调力,并分别揭示了这三种能力的具体内容。在这三种能力中,理解力是另两种能力的前提,因此本文专辟一章讲述理解力。在分析了韦伯、舒茨以及哈贝马斯有关行动者之间相互理解是如何可能的研究的缺陷后,本文吸收了帕森斯的观点,在社会系统中研究理解力,认为理解力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行动者对自身的理解;二是沉浸于行动中的个体对其他行动着的个体的理解,以及同一个体对自己所处的不同行动单位的理解;三是个体对更广泛的社会系统的理解。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常生活中的法”与法治社会建设——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J]. 知识文库 2016(16)
- [2].《资本论》中的行动理论:意蕴与模式[J]. 海派经济学 2016(04)
- [3].试析结构与行动理论相互融合的可能与途径[J].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1)
- [4].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教学交往关系重建[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05)
- [5].行动及其救赎——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J]. 世界哲学 2016(05)
- [6].族际交往与民族和谐: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途径探赜——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J]. 中国回族学 2015(00)
- [7].交往行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人民论坛 2014(02)
- [8].从“公共领域”到“交往行动理论”——理解哈贝马斯的一条内在线索[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3(03)
- [9].宏观与微观的整合——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J]. 企业导报 2011(09)
- [10].试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 [11].社会行动理论范式及其在水电项目社会评价中的应*用[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2].以对话文化行动理论反观中国教育[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24)
- [13].交往行动理论视角下的中式菜肴英译策略[J]. 文教资料 2014(01)
- [14].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对德育启示[J]. 商业故事 2015(35)
- [15].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之进路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4)
- [16].对《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的分析与思考——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视角[J]. 经济师 2011(03)
- [17].行动理论中主事性因素的界定与刻画[J]. 哲学动态 2011(03)
- [18].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及其方法的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0)
- [19].一种开放的社会理论新思维——科尔曼的法人行动理论新探[J]. 国外社会科学 2009(06)
- [20].控制力与协调力——论社会行动理论的实践内涵[J]. 社科纵横 2013(02)
- [21].帕森斯与哈贝马斯的行动理论比较[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1)
- [22].“交往行动理论”与高职学生党员价值观构建[J]. 时代教育 2013(13)
- [23].职业生涯背景行动理论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 2012(26)
- [24].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批判[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 [25].“行动流”:可能及其可为的逻辑思考——吉登斯行动理论的研究与启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6].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下高职生就业力的提高途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28)
- [27].国外的行动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意义[J]. 商业时代 2013(21)
- [28].《交往行动理论》的传播学启示[J]. 青年记者 2014(16)
- [29].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学生教育管理策略研究[J]. 成人教育 2011(04)
- [30].试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