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启动程序研究

侦查启动程序研究

论文摘要

侦查启动程序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今大多数的国家都采取了随机型的侦查启动模式,而我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在侦查程序之前设立了独立的“立案”程序,采取的是程序型的侦查启动模式。本文试从侦查启动程序应有的价值入手,通过对侦查启动程序两种模式的分类考察与比较,认为随机型侦查启动模式较之于程序型侦查启动模式更为科学、合理。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立案程序程序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发现了立案程序的设计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由此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并最终导致了立案的功能异化,使它无法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立法初衷。可见,重构我国的侦查启动程序,已经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遵循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和侦查活动的特点,彻底取消立案程序,从现行的程序型侦查启动模式向随机型侦查启动模式转变,从而有利于迅速的发现犯罪,打击犯罪。同时出于人权保障的需要,为了防止因为追诉范围的扩大可能导致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侵犯,我们还应当构建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共34000余字。第一部分是侦查启动程序概述。这一章介绍了侦查启动程序的概念,分析了侦查启动程序应当具有的价值即秩序价值和自由价值,以及在侦查启动程序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两种价值。此外,这一部分还指出了研究侦查启动程序的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比较的方法对侦查启动程序的两种模式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介绍了随机型侦查启动模式中的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的侦查程序的启动和程序型的侦查启动模式中的苏联的提起刑事案件程序和中国的立案程序。通过比较,发现了随机型的侦查启动模式能更好地体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它更为科学、合理。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我国立案程序的功能预设及存在的问题。虽然立法者设计立案程序的初衷是美好的,但由于立案设置得不合理,导致了立案的功能异化。在实践中立案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立案的标准太高,立案的犯罪追诉能力不足,立案的审查手段滥用,立案的控权功能虚设,立案的检察监督不力等。并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对重构我国的侦查启动程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分析了重构侦查启动程序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指出了重构的路径,即应当彻底取消立案程序,降低侦查程序启动的标准,从程序型侦查启动模式向随机型的侦查启动模式转变。同时指出,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我们需要构建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来防止侦查权的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侦查启动程序概述
  • 一、侦查启动程序的概念
  • 二、侦查启动程序的价值分析
  • (一) 秩序价值
  • (二) 自由价值
  • 三、研究侦查启动程序的意义
  • 第二章 侦查启动程序的两种模式
  • 一、两种侦查启动模式的分类考察
  • (一) 随机型的侦查启动模式
  • (二) 程序型的侦查启动模式
  • 二、两种侦查启动模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章 我国侦查启动程序的现状与问题
  • 一、立案的功能预设
  • 二、立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 立案的标准过高
  • (二) 立案的犯罪追诉能力不足
  • (三) 立案的审查手段滥用
  • (四) 立案的控权功能虚设
  • (五) 立案的检察监督不力
  • 第四章 我国侦查启动程序的重构
  • 一、重构的基本原则
  • (一) 及时性原则
  • (二) 合法性原则
  • (三) 合理性原则
  • 二、重构的进路选择:改良还是变革
  • 三、具体制度的构建
  • (一) 降低侦查程序启动的标准
  • (二) 建立犯罪信息登记制度
  • (三) 确立登记回执程序
  • (四) 建立备案审查制和登记检查制
  • (五) 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侦查启动程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