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C9是补体溶解途径膜攻击复合体的一个成员。穿孔素是主要存在于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两个分子都可以聚合形成环状结构插入靶细胞膜导致细胞溶解,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本研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补体C9(grass carp C,gcC9)和穿孔素(grass carpperforin,gcPFP)基因进行了克隆鉴定和特征分析。使用RACE方法扩增得到gcC9的cDNA全长2123 bp,开放阅读框包含1953bp,编码65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71.045 kDa。结构域搜索和多序列比对显示gcC9含有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 domain,TS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class A,LDL-R)、表皮生长因子前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precursor,EGFP)和与穿孔素相关的MACPF结构域。使用PCR和染色体步移法获得gcC9基因全长7003 bp,包含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启动子区域822 bp,含有一个典型的TATA框及C/EBP,HSF,NF-AT,CHOP-C,HNF-3B,GATA-2,IK-2,EVI-1,AP-1,CP2和Oct-1等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gcC9在草鱼未受精卵中已表达,受精后48 h gcC9表达量达到峰值。使用pQE-30载体对gcC9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免疫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免疫印迹和RT-PCR显示gcC9在健康草鱼肝脏、肠道、脾脏、头肾、中肾、胸腺、皮肤、肌肉、鳃、心脏、脑和血液中表达,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经灭活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诱导后1 d和7 d gcC9转录分别在肝脏和脾脏中有显著上调;Poly I:C诱导后1 d和3 d,在脾脏、肝脏和头肾中显著上调。使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gcPFP-1和gcPFP-2的两个片段,使用RACE扩增获得gcPFP-1 cDNA全长2514 bp,开放阅读框包含1767 bp,编码588个氨基酸;gcPFP-2 cDNA全长2254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740 bp,编码579个氨基酸。gcPFP-1和gcPFP-2氨基酸相同率为58%,结构预测显示都存在MACPF和C2的PFP的特征结构域。gcPFP-1和gcPFP-2基因全长分别是4090 bp和3059 bp,均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RT-PCR显示gcPFP-1和gcPFP-2转录本在健康草鱼被检组织中都有分布,在草鱼早期发育阶段两个基因都在孵化后6 h开始表达,48 h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表达下降,呈现相同的表达规律。蛋白免疫印迹显示gcPFP-1和gcPFP-2可以交叉识别兔抗gcPFP抗体,草鱼组织中gcPFP-1和gcPFP-2均为68 kDa左右的蛋白,在健康草鱼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灭活的柱状黄杆菌诱导后7 d,在脾脏和头肾中gcPFP-1和gcPFP-2表达上调;Poly I:C诱导后1 d在脾脏,诱导后3 d在头肾和肠道中检测到gcPFP-1和gcPFP-2表达上调。两种诱导剂作用后3 d,肝脏中gcPFP-1表达上调而gcPFP-2表达下调。GcC9和gcPFP结构相关,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22%,共同含有MACPF和富含半胱氨酸的EGFP结构域,这些区域具有使蛋白构成跨膜通道和单体多聚化的功能。本研究首次提出鱼类穿孔素存在多种亚型,斑马鱼Danio rerio、黑青斑河豚Tetraodon nigroviridis和三棘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等鱼类模式生物基因组数据库信息支持该论点,推测穿孔素多态性是硬骨鱼类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复制的结果。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缩略语表第一章 文献综述:鱼类的补体和穿孔素1 鱼类补体系统研究进展1.1 鱼类补体活化途径与补体系统的进化1.1.1 补体的活化途径1.1.2 补体系统的进化1.2 补体的合成和发生1.2.1 补体成分的合成1.2.2 鱼类补体的发生1.3 鱼类补体末端成分(TCC)研究进展1.3.1 MAC的组装1.3.2 TCC的结构特征1.3.3 鱼类TCC研究进展1.3.4 TCC基因的进化1.4 鱼类补体的特性1.4.1 鱼类补体具有较低的反应温度1.4.2 鱼类具有较高的ACP活性1.4.3 鱼类补体成分的多态性1.5 鱼类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5.1 鱼类补体和宿主防御1.5.2 鱼类补体的溶血活性1.5.3 鱼类补体的调理作用1.5.4 鱼类补体引起的炎症反应1.5.5 鱼类补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的清除2 穿孔素(PFP)研究进展2.1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PFP2.2 PFP的结构与功能2.2.1 PFP的分子结构2.2.2 PFP和C9的结构关系2.2.3 PFP功能区预测2.3 PFP的作用机制2.3.1 PFP的细胞内转运2.3.2 PFP的溶细胞机制2.3.3 PFP对杀伤细胞的保护机制2.4 PFP的表达与调节2.5 PFP的生物学作用2.5.1 PFP与免疫调节2.5.2 PFP与病原感染2.5.3 PFP与肿瘤免疫2.5.4 PFP与免疫疾病2.5.5 PFP与移植反应2.6 鱼类细胞毒与PFP研究进展3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二章 草鱼补体C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1 前言2 材料与方法2.1 主要仪器2.2 试剂盒与主要试剂2.2.1 试剂盒与酶2.2.2 主要生化试剂2.3 载体和菌株2.4 实验材料2.5 核酸的提取和纯化2.5.1 RNA的提取2.5.2 基因组DNA的提取2.6 GcC9 cDNA全长的获得与序列分析2.6.1 SMART cDNA第一链的合成2.6.2 RACE-PCR扩增gcC9 cDNA全长2.6.3 GcC9 cDNA全长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2.7 GcC9基因全长的获得及启动子区域的扩增2.7.1 GcC9基因全长的的扩增2.7.2 启动子区域的扩增2.8 RT-PCR检测草鱼组织中C9转录水平的表达2.9 草鱼早期发育阶段C9转录水平的表达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cC9的诱导表达变化2.10.1 实验鱼的诱导处理与样品的获得2.10.2 质粒标准样品的制备2.10.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cC9的诱导变化2.11 GcC9的原核表达2.11.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2.11.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2.11.3 变性条件下纯化目的蛋白2.12 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2.13 Western blot检测gcC9蛋白水平的表达2.13.1 组织蛋白的提取2.13.2 免疫印迹分析3 结果3.1 核酸质量和酶切效果3.2 GcC9 cDNA全长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特征3.3 GcC9的系统进化分析3.4 GcC9的基因组结构和启动子分析3.5 GcC9在健康草鱼组织转录水平的表达3.6 早期发育阶段gcC9的表达3.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cC9的诱导表达变化3.8 GcC9的原核表达3.9 Western blot检测gcC9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4 讨论第三章 草鱼穿孔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1 前言2 材料与方法2.1 草鱼PFP基因cDNA全长获得与序列分析2.2 GcPFP基因全长的扩增2.3 RT-PCR检测草鱼成鱼组织中PFP转录水平的表达2.4 草鱼早期发育阶段PFP转录水平的表达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cPFP的诱导表达变化2.6 GcPFP基因的原核表达2.6.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2.6.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2.6.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2.7 Western blot检测草鱼组织PFP蛋白水平的表达3 结果3.1 GcPFP cDNA全长及推断的氨基酸序列特征3.1.1 GcPFP-1的cDNA及推断的氨基酸的性质3.1.2 GcPFP-2的cDNA及推断的氨基酸的性质3.2 GcPFP蛋白的结构分析3.3 GcPFP的进化分析3.4 GcPFP的基因组结构3.5 PFP同源结构蛋白在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多样性3.6 GcPFP转录水平的表达3.7 早期发育阶段gcPFP基因的表达3.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cPFP的诱导表达变化3.9 GcPFP的原核表达3.10 Western blot检测gcPFP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3.11 补体C9和PFP基因的进化关系4 讨论4.1 鱼类PFP基因存在多态性4.2 PFP与补体C9的关系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草鱼论文; 补体论文; 穿孔素论文; 基因克隆论文; 组织表达论文; 柱状黄杆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