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浙江富阳3114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抑郁患者再孕期间的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50例产后抑郁再孕者,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有助于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再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197-01
产后抑郁症是因为生理与心理引起的抑郁状况,是一种非精神病性,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怒、困倦、恐惧、无精打采等,对生活、未来过度担忧,情况严重者会自残、自杀甚至杀害婴儿,产后再孕会影响患者与胎儿身体健康,因此需要进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理健康[1-2]。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收50例产后抑郁再孕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抑郁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26.5±1.8)岁,平均体重为(53.26±10.12)kg,平均身高(165±3.34)cm;对照组25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25.8±1.5)岁,平均体重为(53.73±10.21)kg,平均身高为(164±3.25)cm,。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在知情同意书签字,且研究方案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是在患者到产程后,疼痛感会加重,导致患者体力透支,导致患者恐惧感加重。需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在治疗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探视,给予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宣讲对新生儿的护理。依据每个患者体质不同,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用心跟患者积极沟通,不得使用刺激性的话语与患者谈论敏感的话题,如婴儿性别,身材外貌等。与家属积极沟通,倾听患者的倾诉,经常陪伴患者,从而患者可以感受家庭的温暖,让婴儿与患者在同一室,可以避免孤独感。吃一些能让人快乐的食物,如香蕉,开心果等等.孕期老公陪伴经常去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关注一些兴趣爱好,画画,弹琴,练习孕妇瑜伽等等。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表进行评分:小于7分是正常,在7分到17分内事轻度抑郁,18分到24分是中度抑郁,大于24分是重度抑郁[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6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抑郁状况的结果
3.讨论
产后抑郁再孕是指患者在产褥期出现显著的抑郁症状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烦躁与产后精神病是同种产褥期精神综合病症[4]。临床症状为焦虑、抑郁、易怒、困倦、恐惧、无精打采等,对生活、未来过度担忧,情况严重者会自残、自杀甚至杀害婴儿。该病的发病率是30%左右[5],出现抑郁的原因主要有,(1)内分泌因素:在患者分娩时,体内内分泌状况出现了变化,特别是产后一天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2)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患者,发病率高[6]。(3)产科因素:产前心理状况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会给产妇带来紧张和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抑郁症。(4)躯体疾病因素:有躯体疾病患者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产后抑郁再孕出现抑郁会在产后45天内出现,一般在半年内可以症状自行消失,但病情严重者也会持续到1至2年,再次妊娠患者会有25%的复发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其他时候发作的抑郁症没有显著的差别。由于家庭对其关心不够,容易存在紧张、害怕、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不断增加。所以工作人员要时时观测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对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当出现问题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教育,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让患者照顾好自己与婴儿。
在治疗后,在治疗后,实验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6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以上所述,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有助于患者心里健康的恢复,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屠志英,卢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57-158.
[2]孔秀兰,王志珍.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7):1784-1785.
[3]林婷婷.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88-1389.
[4]谭红,胡晓芸,牛小群.产后抑郁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147-150.
[5]常孟春,郭君,王丽丽.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2):25-26.
[6]蒋燕.心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产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