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对不对称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深入研究,生物不对称加氢发展为现代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生物催化一般选择微生物整体细胞为催化剂,因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产物比较单一等优点,后来研究发现其反应体系中存在酶位点选择性低、底物浓度的限制等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利用分离纯化的羰基还原酶还原潜手性化合物,不仅可以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机会,提高光学纯度,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酶的作用机制,因此酶法还原再次掀起了国内外研究手性化合物的新浪潮。本课题一方面从光合细菌中分离纯化出羰基还原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建立羰基还原酶催化体系,并优化其催化条件,选择催化的最适底物,为研究酶催化机制和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 A-25阴离子交换层析三步纯化分离得到一种较纯的依赖于辅酶NADPH的羰基还原酶。该酶的比活从0.9 U/mg提高到36 U/mg,纯化倍数为40。对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一条带,并测得其相对分子量约为37 kD。2.采用紫外测定酶活,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pH值为8,最适温度为37℃,在pH值为7-9之间比较稳定,但其热稳定性较低。该酶对苯乙酮的米氏常数Km值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0.26 mmol/L和2.4μmol/(min mg)。3.构建了辅酶再生体系、羰基还原酶催化苯乙酮体系以及酶催化与辅酶再生偶联体系,并对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酶催化苯乙酮的最佳条件:底物浓度为2.5 mmol/L,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24 h,此时苯乙酮的产率可达到49.3%、ee值为99%。4.采用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考察了酶对芳香酮类、脂肪酮类化合物的还原。结果显示该酶对电负性强的基团在苯乙酮α位取代的衍生物以及五碳脂肪酮的专一性较强;且具有极高的立体选择性,都在99%以上。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生物不对称合成1.1.1 手性化合物的意义及合成方法1.1.2 生物催化羰基不对称加氢反应1.1.3 生物催化剂1.1.4 整体细胞催化和酶催化1.2 羰基还原酶催化的研究进展1.2.1 羰基还原酶分离纯化的研究1.2.2 羰基还原酶的酶学特性的研究1.2.3 影响羰基还原酶不对称还原的因素1.2.4 羰基还原酶的底物特异性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二章 光合细菌羰基还原酶的分离纯化2.1 材料与方法2.1.1 实验材料2.1.2 主要仪器2.1.3 实验方法2.2 结果与分析2.2.1 酶的分离纯化2.2.2 纯化结果2.2.3 酶纯度检测结果2.3 小结第三章 光合细菌羰基还原酶酶学性质的研究3.1 材料与方法3.1.1 实验材料3.1.2 实验试剂3.1.3 实验仪器3.1.4 实验方法3.2 实验结果3.2.1 辅酶依赖性3.2.2 最适pH值3.2.3 最适温度3.2.4 酶的pH值稳定性3.2.5 酶的热稳定性m值的测定'>3.2.6 Km值的测定3.3 小结第四章 羰基还原酶催化苯乙酮体系构建及催化条件的优化4.1 材料与方法4.1.1 实验材料4.1.2 实验试剂4.1.3 实验仪器4.1.4 实验方法4.2 实验结果4.2.1 氢化酶再生辅酶NADPH4.2.2 菌绿素再生辅酶NADPH4.2.3 产物分析4.2.4 酶催化苯乙酮的结果4.2.5 底物浓度对催化合成的影响4.2.6 反应温度对合成的影响4.2.7 反应时间对催化合成的影响4.3 小结第五章 光合细菌羰基还原酶催化不同类羰基化合物的研究5.1 材料和方法5.1.1 实验材料5.1.2 实验试剂5.1.3 实验仪器5.1.4 实验方法5.2 实验结果5.2.1 芳香酮类化合物的还原5.2.2 简单脂肪酮类化合物的还原5.3 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主要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类球红杆菌论文; 羰基还原酶论文; 不对称还原论文; 苯乙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