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意识形态研究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

论文摘要

文章在探讨了前人关于政党意识形态概念、功能和策略的观点之后,从时代的定位和西方政党衰落的现状出发,判断出了当前各国政党都处于意识形态危机之中。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还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苏东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改革开放和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对党的意识形态造成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们有必要认识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是依照两条路径进行的。一条是从理论上推演出了政党意识形态,而另一条则是简单回顾了政党意识形态的现实发展史。随后,根据历史和逻辑的考察得出了与概念相符合的政党意识形态特征,并运用这一特征回答了苏东和西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的原因。不过,违背特征的西欧政党政治却没有走向崩溃。解释这一现象就必要探讨西欧的政治体制。通过研究发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部分承担了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党必须始终坚持政党意识形态特征。而方法主要有创新和宣传两种。在创新部分,主体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创新方式是针对价值性特征做出论述的,其主要贡献是基本解决了我国当前的价值冲突问题,初步回答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问题;连续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则是针对科学性特征而言的;而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统一则解决了党历史方位转变问题。而在应对西方政党意识形态对我国侵蚀问题上,宣传和管理方法则是主要的解决途径。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政党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上,一般情况下,学者只是直接给出概念特征,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政党意识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出政党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特征具有独到意义。其次,文章中运用政党意识形态特征来解释苏东和西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失败原因也可以说是一个创新点。再次,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西方政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策略也许算得上一个创新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依据
  • 1.1.2 现实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贬义与褒义的政党意识形态概念
  • 1.2.2 政党意识形态功能与建设策略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写作思路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2 本文写作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的缘起
  • 2.1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政党意识形态的挑战
  • 2.1.1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对政党意识形态的冲击
  • 2.1.2 阶级结构变化中的西方政党意识形态困境
  •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遭遇挫折和挑战
  • 2.2.1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冲击
  • 2.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改革大潮中遭遇的挑战
  • 2.2.3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转变要求意识形态做出调整
  • 第三章 政党意识形态概念及特征
  • 3.1 政党意识形态的理论逻辑史
  • 3.1.1 从意识形态到政党意识形态
  • 3.1.2 政党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 3.2 政党意识形态的现实发展史
  • 3.2.1 政党与其意识形态相随而生
  • 3.2.2 政党与其意识形态相互影响
  • 3.3 政党意识形态特征及其运用
  • 3.3.1 政党意识形态应具备的特征
  • 3.3.2 导致苏东剧变和西方政党衰落的政党意识形态因素
  • 第四章 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策略探索
  • 4.1 西方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探究
  • 4.1.1 西方政治制度对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制约
  • 4.1.2 西方国家中替代政党意识形态功能的因素
  • 4.2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对策
  • 4.2.1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 4.2.2 中国共产党应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
  • 4.2.3 中国共产党应借助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意识形态管理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政党意识形态的变革[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与现实启示[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04)
    • [3].论政党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其局限性[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4].国内学术界“政党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03)
    • [5].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倾向的原因和影响分析[J]. 国际展望 2017(04)
    • [6].政党意识形态对政治改革的影响——以苏共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为例[J]. 菏泽学院学报 2016(01)
    • [7].论参政党的政党意识[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2)
    • [8].论列宁新型革命政党意识与影响[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9].当前国内政党意识研究述评[J]. 湖湘论坛 2013(03)
    • [10].政党意识形态研究的取向与特点——近十年来国内政党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 [11].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成因[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07)
    • [12].浅析政党的意识形态[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 [13].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政党意识形态面临的危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2)
    • [14].知识分子:过期的死亡宣判[J]. 山花 2011(03)
    • [15].中苏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化解途径比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6].论改革开放三十年对参政党发展的意义[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5)
    • [1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五个维度[J]. 世纪行 2015(10)
    • [18].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 四川统一战线 2011(06)
    • [19].政党意识文明及其标准问题[J]. 江淮论坛 2012(03)
    • [20].政党意识形态观的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08(10)
    • [21].政党意识形态与卫生政策: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变迁的政治学[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22].加强政党意识 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6(02)
    • [23].组织文化视野下政党文化概念的构建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11)
    • [24].政党意识与延安文艺的建构[J]. 河北学刊 2013(06)
    • [25].对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几点认识[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1)
    • [26].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探析[J]. 宁夏党校学报 2017(01)
    • [27].关于中国参政党能力提升的若干思考[J]. 理论学刊 2016(03)
    • [28].参政党参政能力提高的制约因素与路向选择[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 [29].关于提高民主党派政党能力的若干思考[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1)
    • [30].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系统的分析与建构途径[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05)

    标签:;  ;  ;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