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集群设计现象研究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事件与文化现象,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实践的热度。这种由业主直接邀请多位建筑师进行集群设计的组织方式,本身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建筑事件”;而其极具多样化及关联性的设计成果,也具备了丰富的建筑学意义。越来越多的建筑事件积聚起能够激发社会反响的巨大能量,相应的系统性研究与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集群设计的诞生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特定的情境之中:处于世纪之交的剧烈的经济与制度变迁,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媒体时代的轰然到来,建筑业迎来规模惊人的大跃进……这些既是集群设计诞生的文化、技术、经济、政治的温床,也是透析其深层机制必不可少的研究语境。据此,本文在对中国集群设计现象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以事件背后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生态环境为基点,对这一活动产生的内在机制作了探索性的阐释,归纳了其运作与组织方式的若干特点,梳理出其创作过程的特性及设计中呈现的一般性倾向与策略,总结了集群建筑作品形态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从事件行为主体的角度切入,讨论了业主、策划人、建筑师、媒体及公众在集群设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与得失。另外从建筑师本位出发,探讨集群建筑师群体在事件中的角色与位置,他们的价值取向、设计生活环境与集群设计的深层互动关系。在多角度评述的基础上,揭示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建筑学意义、文化意义、商业意义以及社会意义,并从建筑学视角反思集群设计对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业所起的作用及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集群设计活动再现着今日中国建筑文化和产业的突变,也必然孕育着建筑未来发展的某种生机。本文希望通过对集群设计现象多角度、多元化、整体性的观察与研究,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脉络和变革方向寻求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困难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逻辑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集群设计概述
  • 2.1 概念的分歧与界定
  • 2.2 集群设计的历史源流
  • 2.2.1 魏森霍夫集群设计事件的历史影响
  • 2.2.2 集群设计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与代表性案例
  • 2.2.3 全球视野的集群设计活动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现象透析
  • 3.1 案例的选取与总体特征的描述
  • 3.1.1 案例选取的方法与标准
  • 3.1.2 时空分布
  • 3.1.3 目前动态
  • 3.1.4 类型简析
  • 3.2 当代集群设计产生根源
  • 3.2.1 人文环境层面:消费主义与媒体时代
  • 3.2.2 物质环境层面:中国建筑业的大跃进
  • 3.2.3 当代集群设计的异化
  • 3.3 发起与运作模式
  • 3.3.1 集群设计运作的共性
  • 3.3.2 集群设计发起的两种方式
  • 3.3.3 集群设计运作模式的市场需求与优势
  • 3.4 创作过程的特性
  • 3.4.1 宽松与自由的设计条件
  • 3.4.2 表演与竞争的创作心态
  • 3.4.3 交流与协作的互动方式
  • 3.4.4 学术成果作为副产品
  • 3.5 设计中的不同策略
  • 3.5.1 视觉秩序:多样性与密度
  • 3.5.2 集群建筑的“实验性”之辩
  • 3.5.3 环境、材料与建造
  • 3.5.4 城市设计的合力
  • 3.5.5 新世纪住宅探索
  • 3.6 集群设计的主体观察
  • 3.6.1 集群设计制造者:“业主”
  • 3.6.2 集群设计推动者:“策划人”
  • 3.6.3 集群设计成就者:“建筑师”
  • 3.6.4 集群设计传播者:“传媒”
  • 3.6.5 集群设计观察者:“公众”
  • 第四章 集群设计中的建筑师本位分析
  • 4.1 中国集群建筑师群像
  • 4.2 “建筑家”集结号
  • 4.3 “圈子”的悖谬
  • 4.4 “艺术家”的意志
  • 4.5 中外建筑师遴选的组合方式与效应
  • 4.5.1 “1+N”大腕领跑
  • 4.5.2 “N+N”双向交流的意愿
  • 4.5.3 “0+N”建筑新人秀
  • 第五章 集群设计的建筑学意义与反思
  • 5.1 集群设计的学术价值
  • 5.1.1 积极因素
  • 5.1.2 消极因素
  • 5.1.3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在专业内部的学术评价情况
  • 5.2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与建筑评论
  • 5.2.1 集群设计与建筑评论的互动关系
  • 5.2.2 集群设计评论现状的反思
  • 5.3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与建筑教育
  • 5.3.1 集群设计的教育功能
  • 5.3.2 对建筑教育影响力的反思
  • 5.4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与建筑文化的传播
  • 5.4.1 集群设计的文化传播特性
  • 5.4.2 对建筑文化传播的作用及反思
  • 第六章 集群设计的社会文化意义
  • 6.1 消费主义特征与商业价值
  • 6.2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辩证
  • 6.3 世纪焦虑与多元化的世界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研究的主要局限与后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筑师心语[J]. 吉林勘察设计 2017(04)
    • [2].建筑师负责制在工程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 建筑施工 2019(11)
    • [3].《建筑师》2019年总目录[J]. 建筑师 2019(06)
    • [4].建筑师负责制下我国建筑师的职能、权利与义务[J]. 四川建材 2020(01)
    • [5].建筑师“回乡”,回归真实的自我[J]. 中外建筑 2020(03)
    • [6].建筑价值观破碎重组的一代——60年代出生建筑师对于传统的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20(06)
    • [7].执行建筑师模式下设计与项目管理的思考[J]. 建筑科技 2020(02)
    • [8].我国建筑师服务收费及国际比较研究[J]. 建筑经济 2020(06)
    • [9].提升建筑师地位 繁荣城市建筑文化[J]. 建筑 2020(14)
    • [10].建筑师的设计思辨[J]. 设计 2020(16)
    • [11].征订|2019年度《建筑师》杂志[J]. 建筑 2019(02)
    • [12].香港的建筑师全程服务负责制简介[J]. 建筑知识 2018(09)
    • [13].营?造?栖居——一次责任建筑师的冒险“排雷”历程[J]. 建筑知识 2018(09)
    • [14].深圳试点建筑师负责制[J]. 中国勘察设计 2019(03)
    • [15].征订|2019年度《建筑师》杂志[J]. 建筑遗产 2019(01)
    • [16].我们不仅爱穿黑衣服,还关心粮食和蔬菜 建筑师的文艺心和泛建筑内容的拆解[J]. 建筑创作 2018(04)
    • [17].我与《建筑师》[J]. 建筑师 2019(04)
    • [18].《建筑师》四十岁:致礼·致敬·致意[J]. 建筑师 2019(04)
    • [19].《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摘录[J]. 就业与保障 2017(20)
    • [20].海岛周末之家——一栋建筑师亲手建成的房子[J]. 住区 2018(02)
    • [21].从设计到建造:建筑师之于表与里的策略[J]. 建筑技艺 2018(02)
    • [22].医疗建筑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J]. 建筑知识 2017(01)
    • [23].建筑师伉俪铺就的哲匠之路——感悟《建筑依然在歌唱——忆建筑师巫敬桓、张琦云》一书[J]. 建筑设计管理 2016(11)
    • [24].上海|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工作进入2.0时代[J]. 建筑设计管理 2016(12)
    • [25].他们用作品写就了建筑师的“遗产史”——《建筑依然在歌唱——忆建筑师巫敬桓、张琦云》阅读感悟[J]. 建筑与文化 2016(12)
    • [26].路径与整合——建筑师乡村个体实践与自建集体导控关联探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06)
    • [27].批判与思考[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6(11)
    • [28].关于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若干思考[J]. 山西建筑 2017(02)
    • [29].建筑师介入农村的真正价值——“喜岳·云庐”设计有感[J].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6)
    • [30].建筑师的平衡力——访湖湘著名建筑师杨建觉[J]. 中外建筑 2017(04)

    标签:;  ;  ;  ;  

    中国当代集群设计现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