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马维超,程晶晶,李学伟,张亚鹏

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马维超,程晶晶,李学伟,张亚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脉冲序列发生器,逻辑设计,FPGA

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文献综述

马维超,程晶晶,李学伟,张亚鹏[1](2015)在《通用核磁共振测井脉冲序列发生器的逻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井领域,伴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广泛的应用和核磁共振技术的进步,新的核磁共振序列不断被提出,这对核磁共振测井仪的脉冲序列发生器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型脉冲序列发生器须满足高精度、灵活的编程能力、良好的通用性要求。为了同时满足新的和传统的要求,在总结传统脉冲序列和新型脉冲序列的特征要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通过配置得到目标序列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逻辑设计,给出了关键的设计说明。最后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进行验证。该序列发生器可配置生成CPMG、DE等一系列脉冲序列,表现出较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5年07期)

李琳[2](2015)在《基于DSP的磁共振成像谱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软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系统作为一种主流的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磁共振成像谱仪(Spectrometer)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对图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脉冲序列发生器(Pulse Programmer)作为磁共振成像谱仪的控制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磁共振脉冲序列的运行以及对各功能模块的控制。而磁共振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特别是DSP)等高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都为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实现了基于DSP-TMS320VC33的磁共振成像谱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软件编写工作,涉及磁共振成像序列开发、数据通信、C语言编程以及汇编语言编程,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脉冲序列发生器在本地端实现DSP主程序对运行信息的处理,即使用基于状态查询的呼吸门控对数据采集时段进行选取(减少重建图像中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对状态位溢出此类异常操作进行中断处理(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状态位的实时监控);在PC机端实现对脉冲序列(C语言源代码)中事件定时函数作用范围的扩展,实现大动态范围的精确定时。(2)谱仪数据通信实现基于USB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谱仪数据通信(即PC机与脉冲序列发生器主控单元DSP之间的参数下传和数据上传),降低设计成本,简化程序设计,实现磁共振成像谱仪的小型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06-01)

薛志波,张嘉伟,姜志敏,陈敬智[3](2014)在《二维核磁测井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采用DSP+FPGA+DDS的硬件设计结构,成功实现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仪所需要的DE脉冲序列和各种控制信号。实验室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本电路产生的脉冲序列时间控制精度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适应各种不同测井模式需要,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4年12期)

王永祥[4](2013)在《基于Protues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常常因为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学生自己命题、自主设计这一基本要求。本文以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为例,给出了一种以Protues仿真为主的电路设计训练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工业》期刊2013年06期)

张志,毛文平,刘朝阳[5](2012)在《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系统集成度、数据传输速率和序列存储容量等方面出发,着重探讨了近年来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比较了商用和自主研发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优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USB 3.0的模块化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为多收发通道核磁共振成像仪的研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田晓霞,张雁霞,渠红光,李显宝,周翔[6](2010)在《阶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阶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通过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CPLD完成脉冲控制电路功能,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该设计方法通过了实验测试,并成功应用于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10-29)

韩旭[7](2010)在《基于512MSDRAM的脉冲序列发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医学方面,由于磁共振成像是无损伤,无侵入性,并具有较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成像手段,因此成为了目前广为关注的焦点。磁共振成像技术高速发展,对成像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谱仪是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谱仪性能,增加谱仪功能是目前磁共振成像设备发展的目标。脉冲序列发生器是磁共振谱仪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谱仪工作期间的所有脉冲序列都由它执行完成,本文围绕其设计思想和硬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最终给出了实验结果。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磁共振原理和磁共振成像原理,主要有:选层原理,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的概念以及K空间,最后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脉冲序列: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第二,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对其中的成像谱仪各个组成部件,如:数字频率源,接收机,梯度波形发生器和脉冲序列发生器进行了简单介绍。第叁,详细讨论了磁共振成像谱仪中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停地有新的序列被开发出来,原有的脉冲序列发生器中的内存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成像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512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脉冲序列发生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高波,李亚莉,王炳灿,何文学[8](2009)在《自动多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ATmega16L控制的多脉冲序列发生器,以满足需要自动重复启动设备的需要。该多脉冲序列发生器通过接收外部TTL触发,可发出设定数量和周期的TTL脉冲序列。该系统已成功用于国家大科学装置EAST中,控制时间分辨率为5~100ms的光谱仪。通过该脉冲序列发生器输出的TTL脉冲序列电平能重复开启光谱仪,实现光谱仪的高速测量。(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期刊2009年12期)

王文理,梁春峰,李小亭,刘志强,孙伟[9](2009)在《脉冲核磁共振硬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控制DDS芯片AD9850和CPLD芯片EPM7512AETC144-10,设计了应用于脉冲核磁共振装置中的硬脉冲序列生成器,能产生IR和CPMG等硬脉冲序列,适用于0.6T及以下的主场装置。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优良和性价比良好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金永镐,李丽丽[10](2009)在《基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脉冲序列发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触发二极管和单电容定时的,用于爆闪式信号灯的脉冲序列发生器。这种脉冲序列发生器使用了双向触发二极管和单电容定时,因此克服了传统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由于使用2个定时电容,从而因电容误差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脉冲个数不稳定的现象。(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09年01期)

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系统作为一种主流的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磁共振成像谱仪(Spectrometer)作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对图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脉冲序列发生器(Pulse Programmer)作为磁共振成像谱仪的控制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磁共振脉冲序列的运行以及对各功能模块的控制。而磁共振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特别是DSP)等高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都为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实现了基于DSP-TMS320VC33的磁共振成像谱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软件编写工作,涉及磁共振成像序列开发、数据通信、C语言编程以及汇编语言编程,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脉冲序列发生器在本地端实现DSP主程序对运行信息的处理,即使用基于状态查询的呼吸门控对数据采集时段进行选取(减少重建图像中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对状态位溢出此类异常操作进行中断处理(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状态位的实时监控);在PC机端实现对脉冲序列(C语言源代码)中事件定时函数作用范围的扩展,实现大动态范围的精确定时。(2)谱仪数据通信实现基于USB技术的磁共振成像谱仪数据通信(即PC机与脉冲序列发生器主控单元DSP之间的参数下传和数据上传),降低设计成本,简化程序设计,实现磁共振成像谱仪的小型化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马维超,程晶晶,李学伟,张亚鹏.通用核磁共振测井脉冲序列发生器的逻辑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

[2].李琳.基于DSP的磁共振成像谱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软件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5

[3].薛志波,张嘉伟,姜志敏,陈敬智.二维核磁测井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4].王永祥.基于Protues的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及仿真[J].中国包装工业.2013

[5].张志,毛文平,刘朝阳.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发生器研究进展[J].波谱学杂志.2012

[6].田晓霞,张雁霞,渠红光,李显宝,周翔.阶梯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及应用[C].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2010

[7].韩旭.基于512MSDRAM的脉冲序列发生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高波,李亚莉,王炳灿,何文学.自动多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J].仪表技术.2009

[9].王文理,梁春峰,李小亭,刘志强,孙伟.脉冲核磁共振硬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

[10].金永镐,李丽丽.基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脉冲序列发生器[J].电子科技.2009

标签:;  ;  ;  ;  

脉冲序列发生器论文-马维超,程晶晶,李学伟,张亚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