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60%-90%,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最终会发展为皮肤溃疡、坏疽,甚至截肢。西医治疗方面,临床报道的治疗方法很多,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而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目的通过规范化研究,初步制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讨该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现中医治疗在改善临床表现方面的优势;为形成更为优化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治疗方案制定: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归纳专业结论,回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住院病人的诊治信息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咨询,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最终确定治疗方案。2.临床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三组病人,新治疗组为30例采用新制定治疗方案的中医院住院病人,旧治疗组为30例采用既往经验治疗方案的中医院住院病人,西医组为25例不使用中医治疗的西医院住院病人。出院后,分析三组病人治疗前后Toronto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住院天数等评价指标。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用药分析:三组常规西药用药情况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组常规西药使用明显多于新、旧治疗组;三组止痛药用药情况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医组止痛药使用明显多于新、旧治疗组。2.总有效率:新治疗组显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6.8%,旧治疗组显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90%,西医组显效率为4%总有效率为96%,经卡方检验,P<0.05,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新治疗组疗效优于旧治疗组及西医组。2.临床评分:经治疗,三组Toronto积分、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新治疗组较另外两组下降幅度大。新治疗组与西医组Toronto积分下降值比较,经t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新治疗组与西医组主要症状积分下降值比较,经t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新旧治疗组之间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值比较,经t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新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旧治疗组和西医组。结论新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减少住院天数,总体疗效优于另外两个治疗组。新治疗方案疗效肯定,有临床应用价值。中医治疗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方面具有优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 1. 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状
  • 1.1 基础治疗
  • 1.2 专科治疗
  • 1.3 结语
  • 2.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2.1 汤药
  • 2.2 中成药
  • 2.3 中药外洗法
  • 2.4 针灸治疗研究
  • 2.5 其他疗法
  • 2.6 结语
  • 第二部分 方案制定
  • 1. 文献研究
  • 1.1 关键问题及检索策略
  • 1.2 综合治疗方面专业结论
  • 2. 回顾性研究
  • 2.1 回顾性调查方案
  • 2.2 结果
  • 2.3 结论
  • 3. 专家咨询
  • 3.1 研究方案
  • 3.2 条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4 结论
  • 4. 最终方案
  • 4.1 中医治疗
  • 4.2 基础治疗
  • 4.3 西医治疗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设立分组
  • 2.2 病例报告表
  • 2.3 三组治疗方案
  • 2.3.1 新治疗组治疗方案
  • 2.3.2 旧治疗组治疗方案
  • 2.3.3 西医组治疗方案
  • 2.4 临床研究的评价指标
  • 2.5 出院标准
  • 2.6 数据库的建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描述
  • 3.2 用药比较
  • 3.3 疗效评价比较
  • 3.4 住院天数比较
  • 4. 讨论
  • 4.1 综合治疗的优势
  • 4.2 疗效评价指标
  • 4.3 疗效观察
  • 4.4 治疗方案规范化研究
  • 4.5 局限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病例报告表
  • 附表2 评分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药物疗法对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防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24)
    • [2].高剂量甲钴胺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23)
    • [3].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20(03)
    •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疗效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02)
    • [5].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2)
    • [6].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18)
    • [7].中药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51)
    • [8].甲钴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5)
    • [9].探析当归四逆汤加味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2)
    • [10].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1)
    • [11].肌电图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3)
    • [12].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 2019(12)
    • [1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足浴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20(02)
    • [14].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 2020(14)
    • [15].黄连温胆汤联合甲钴胺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6)
    • [16].身痛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5)
    • [17].珍宝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0(05)
    • [18].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10)
    • [19].滋水清肝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9)
    • [20].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0)
    • [21].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05)
    • [22].中医整体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4)
    • [23].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20)
    • [24].广东省江门地区城乡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及分析[J]. 护理学报 2019(07)
    • [25].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作用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10)
    • [26].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2)
    • [27].中医整体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34)
    • [28].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4)
    • [29].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02)
    • [30].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2)

    标签:;  ;  ;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