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生长素的教学探索

以“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生长素的教学探索

◇张周燕董健

(?四川省威远中学?威远县龙会中学威远642450)

高中生物课程超出了整天坐在教室学习,长期与书本打交道的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缺乏感性认知,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对此笔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问题串”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启发学生边思考,边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的能力,又让让学生获得一种认同感,只要,多思考,多想,有一天,我也会成功。也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老师组织策划课堂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自由发挥,获得知识。

一、知识点的简要概述与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植物激素调节这章的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的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我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

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多媒体展示,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窗台生长植物,什么外界因素使得植物弯向窗外生长呢?是光的有无吗?置于有光和无光条件,设计实验,没有光植物根本不长了,植物是向有光的方向长。说明是光的方向,置于全光照,不会斜着长,只有置于有光窗口才会弯曲生长。说明是单侧光,引起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

第二“问题串”引领学生思维:一是枝条弯曲的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学生观看多媒体后回答,是尖端下部);二是决定枝条弯曲的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用科学探究过程解决这个问题: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施)→得出结论。

自变量:是尖端的有无。三是置于有光还是无光条件?观察指标是,哪里弯曲?说明不只是光的有无,还应该是单一方向的光的照射。取若干组分组实验后发现,有尖端的才弯曲,没有尖端的就不弯曲。说明决定向光性的最重要的植物部位是尖端,尖端使得尖端下部弯向光源生长。四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里?根据科学究过程,先假设,感光部位在尖端,让尖端感受单侧光,其他部位就应该遮光。观察指标是,是否弯曲。都置于单侧光下,结果是……

有人说,这两个实验缺乏空白对照,五是该怎么设置空白对照?置于全光照下。请大家看书上达尔文的实验,他是不是这样做的。看来,要是我们早生几年,我们的名字都写进生物史了。大家看书就知道了,达尔文是不是只做了这三个实验。还有一个没有尖端的实验。

这个实验与哪组形成对照,说明什么?大家总结这四个实验,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学习达尔文的实验结论。相对于达尔文的贡献,另外一个人的成功,看起来就有点“投机取巧”(吸引学生注意)。达尔文不是说,没有尖端就不长吗!鲍森?詹森那天吃了果冻,剩了一点,就不想吃了。就把剩下的果冻,放在了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面,又把胚芽鞘尖端,放回去。结果,嘿!那个胚芽鞘尖端的生长一点都没有被影响,说明那种影响是可以“穿越”琼脂块的。鲍森?詹森有没有解决:为什么会弯向光源生长的问题?有一个人解决了,他怎么做的实验,请大家看实验,我们一起分析。实验进行到这里,大家知不知道,达尔文的那种影响是什么东西?还是不是知道,其实,鲍森?詹森的实验,已经启发大家,该去思考:为什么加了果冻后胚芽鞘尖端的生长没有被影响?如果只是果冻,没有胚芽鞘尖端,会不会长。或者,果冻只是接触一下胚芽鞘尖端,会不会长?结果,有一个人真这样做了实验,结果他就成功了,他就是:温特。结合温特结论,解释每一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人们第一次提取到生长素,在哪里?为什么是在尿液,而不是植物体内?足以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很少。介绍植物激素定义,学习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分布。

第三对理清整个问题探索过程的思路:大家一起回忆,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每一个人面临什么问题,怎么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

标签:;  ;  ;  

以“问题串”引领学生学习生长素的教学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