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

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却出现了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低收入者的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而经济增长是否亲贫困,什么因素使得增长更加亲贫困,以及从增长中获得的收入分配是否更加亲贫困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亲贫困增长”具体指能够使贫困群体参与经济活动并从中得到更多好处的经济增长。本文就目前普遍关注的经济增长条件下收入分配和贫困缓解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造了一个基于三者的统一分析理论和框架,利用本文改进的测度和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是否有利于穷人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反贫困政策,以期找到促进我国长期亲贫困增长的途径。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是一个内部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涉及经济理论设定、研究方法设计、经济数据采集等多方面问题。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一、亲贫困增长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本文以贫困识别与测度研究为逻辑起点,划分研究对象,并根据亲贫困增长相关理论,从贫困、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亲贫困增长的内涵,并构造了亲贫困增长分析的基本框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其生活水准都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即亲贫困的研究对象是变动的,是在变动的贫困线标准下的贫困群体。因而,本文研究的贫困线是变化的,这一点不同于现有理论模型中的固定贫困线,贫困变动的影响因素还应当包括贫困线变动的效应。本文在该部分中还总结出中间阶层的中等收入群体由于来自于富人群体利益的补偿抵消了贫困群体的利益侵蚀,其分享的经济增长成果保持一定的不变水平的结论,该结论可作为对亲贫困增长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二、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因素分解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该部分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判定方法,对用收入和不平等程度修正的贫困发生率赋予新的内容来进行判定,并构造了亲贫困增长判定指标。其次,本文采用Shapley分解规则对上述新构造的贫困度进行完全分解。将亲贫困增长的各种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归纳为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贫困线变动效应,利用不同时期的收入密度函数计算标准化的收入分布函数值并对其进行因素分解。再次,亲贫困增长的地区分解。本文仍然通过Shapley分解规则分解出具体地区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贫困线变动效应。在亲贫困增长判定和因素分解过程中,本文对现有亲贫困增长测度指标的公理性标准进行了修正,把公理性标准的两因素模型扩展到三因素的动态可完全分解模型,提出亲贫困增长测度指标的时期可加性公理和因素可加性公理,并对本文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指标进行了公理性标准的理论评价。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和不同类型贫困线进行了稳健的实证分析,得到中国农村和城镇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较强亲富增长,到较弱亲富增长,再到本世纪初期的较弱亲贫困增长的历练过程的结论。实证研究成果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农村和城镇贫困群体分享成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贫困度的大幅减少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虽然增长对贫困群体福利具有积极影响,但收入分配效应及生活成本的提高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并且分配效应有恶化的趋势,对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三、反贫困政策效应测度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亲贫困增长反贫困政策的框架,指出亲贫困增长政策的关键性问题便是如何在高速的经济增长条件下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降低其福利损失,并从根本上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贫困线生活水平标准,使贫困群体切实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制定瞄准性的扶贫政策,使经济增长具有亲贫困的性质。综上所述,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亲贫困增长理论、“涓滴式扶贫效应”和“瞄准式扶贫效应”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模型,利用我国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其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本文的研究对创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亲贫困增长理论是有益的探索;第二,本文界定了亲贫困增长的概念,首次从减缓贫困的角度来衡量经济增长的环境和性质,从定量的层次研究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第三,本文构造了用收入分布修正的贫困发生率即贫困度,并可对其完全分解为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及贫困变动效应,修正了可以反映贫困线变动的亲贫困增长判定公理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考察经济发展对贫困的变动影响;第四,本文提出了对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成果程度进行量化的地区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分解方法,为完善亲贫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五,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扶贫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量化标准和效果评价方法。政府规范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环境,制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政策有利于减缓贫困;政府制定什么样的再分配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扶贫政策和方式有利于减缓贫困;如何将“涓滴式扶贫”和“瞄准式扶贫”有效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策组合而缓解贫困,本文的研究力图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试图给出一定时期内可供操作的数量界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文献综述
  • 1.2.1.国外研究现状
  • 1.2.2.国内研究现状
  •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研究数据
  • 1.3.2.研究方法
  • 1.3.3.研究思路
  • 1.3.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亲贫困增长的分析框架
  • 1.5.关于本文特定名词的简释
  • 2.亲贫困增长及其理论基础
  •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贫困的内涵与类型
  • 2.1.2.亲贫困增长的类型与内涵
  • 2.2.亲贫困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
  • 2.2.1.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2.贫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3.贫困、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统一框架
  • 3.亲贫困增长的测度
  • 3.1.贫困的识别与测度
  • 3.1.1.确定贫困线的理论基础
  • 3.1.2.贫困线确定方法及贫困线
  • 3.1.3.贫困度与贫困规模
  • 3.1.4.我国贫困度的实证测算
  • 3.2.亲贫困增长的识别与测度
  • 3.2.1.亲贫困增长识别的理论基础
  • 3.2.2.亲贫困增长的公理性标准
  • 3.2.3.基于分布密度函数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
  • 3.3.本文判定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3.3.1.基于评价权重的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
  • 3.3.2.基于收入增长曲线的测度方法
  • 3.3.3.基于贫困增长曲线的测度方法
  • 3.3.4.亲贫困增长测度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 3.4.中国亲贫困增长的实证分析
  • 3.4.1.中国农村亲贫困增长测度实证分析
  • 3.4.2.中国城镇亲贫困增长判定实证分析
  • 4.亲贫困增长的分解
  • 4.1.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的理论基础
  • 4.2.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方法
  • 4.2.1.Shapley值的一般分解规则
  • 4.2.2.亲贫困分析中的Shapley分解规则
  • 4.3.基于收入分布的亲贫困增长地区分解方法
  • 4.4.本文分解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4.4.1.基于洛仑兹曲线的静态分解方法
  • 4.4.2.基于洛仑兹曲线的动态分解方法
  • 4.4.3.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 4.5.中国亲贫困增长分解的实证分析
  • 4.5.1.亲贫困增长因素分解
  • 4.5.2.亲贫困增长地区分解
  • 5.亲贫困增长的政策研究
  • 5.1.我国的贫困状况及反贫困政策历史沿革
  • 5.1.1.农村贫困状况
  • 5.1.2.城镇贫困状况
  • 5.1.3.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沿革
  • 5.2.亲贫困增长政策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理论框架
  • 5.3.亲贫困增长政策的理论思考
  • 6.结论与展望
  • 附录Ⅰ:中国农村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 附录Ⅱ:中国城镇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 附录Ⅲ:中国地区亲贫困增长测度及其分解计算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化测度方法研究[J]. 经济师 2020(05)
    • [2].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研究[J]. 商讯 2019(27)
    • [3].职住平衡概念与测度方法研究进展[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4].产业共同集聚测度方法研究进展[J]. 技术经济 2018(08)
    • [5].集聚的测度方法评述:基于前沿文献的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4)
    • [6].资本管制程度测度方法研究述评与展望[J]. 武汉金融 2014(12)
    • [7].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6)
    • [8].健康视角下城市居民对建成环境感知的测度方法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 2020(07)
    • [9].基于社会网络及观点交互的非二元投票隐性权力测度方法[J]. 系统管理学报 2020(02)
    • [10].消费不平等测度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J]. 统计与决策 2016(05)
    • [11].贫困识别与贫困测度方法的比较与启示[J]. 中国物价 2020(11)
    • [1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测度方法的实证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02)
    • [13].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研究[J]. 时代金融 2012(12)
    • [14].经济不平等的测度方法述评[J]. 当代经济 2011(08)
    • [15].品牌资产的测度方法评析[J]. 经济导刊 2011(10)
    • [16].福利测度方法的研究述评[J]. 财经问题研究 2009(07)
    • [17].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的选择研究[J]. 经济师 2008(01)
    • [18].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1)
    • [19].我国残疾人多维贫困状态测度[J]. 经济师 2017(11)
    • [20].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J]. 经贸实践 2015(12)
    • [21].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适用条件考辩[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01)
    • [22].国际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一个文献综述[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 [23].股市泡沫检验与测度方法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16)
    • [24].中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研究[J]. 情报科学 2009(06)
    • [25].基于社会网络及观点交互的非二元投票隐性权力测度方法[J]. 系统管理学报 2020(03)
    • [26].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文献回顾与评述[J]. 海峡科学 2018(12)
    • [27].金融市场风险测度方法研究评述[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8].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6)
    • [29].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测度方法探研[J]. 统计与决策 2009(13)
    • [30].一种新的贸易开放度测度方法[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  ;  

    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