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重建中的人文反思

新文学重建中的人文反思

论文摘要

人文精神是举世瞩目的一个热点论题。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和承载物——作家和文学,他们在人文精神的创造、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新文学正是在人文精神的闪烁光耀中,以“人”为母题参与了新文化的重构,新社会的设计。然而,这一切的“新”又无不以西方为参照系和标准。这使我们的文化与文学重构走进了一个张扬人文精神却又践踏人文精神饭的“悖论”:“人”不是目的,而是被当作了改造社会的功利性手段。因此,我们在对待自身传统与西方文明时虽有“中西合璧”之说,而深层思维却总是陷入“贵中贱西”或“贵西贱中”的二元论模式。最终,我们在“全盘西化”的一元模式里无法旁绕西方文明进程中的“文明病”,并因此而承受着文明撞击之下心灵的剧痛。

论文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在传统中回溯人文精神
  • 第一节 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概念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
  • 第二章 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
  • 第一节 古代、近代世界的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文学实践中的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学化社会的历史必然—文学革命及其意识理念
  • 第二节 以人为母题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作家心态、行为方式的人文关照
  • 第四节 新文学的反思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及书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泥底下的玫瑰花”——论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中的民族书写[J]. 名作欣赏 2020(09)
    • [2].米勒的播种——1920年代新文学演进中的形式与主体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 2020(01)
    • [3].论实证思维对现代白话及新文学观念的建构[J]. 学术交流 2020(07)
    • [4].百年新文学的“新”之释义[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2)
    • [5].老书陈酿味更酣——开明出版社重印开明版“新文学选集”[J]. 民主 2016(11)
    • [6].“创作”和“议论”——反思“新文化”与“新文学”的一个角度[J]. 南方文坛 2016(01)
    • [7].苏雪林:蜕变的批评家——从《新文学研究》到《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
    • [8].从反叛到皈依:论新文学“家”之叙事的复杂心态[J]. 文艺研究 2015(05)
    • [9].墨写新文学[J]. 安徽文学 2020(02)
    • [10].“地域文化”的文学景观——《河北新文学大系》的历史文化价值[J]. 燕赵学术 2014(02)
    • [11].新文化视阈中的“五四”新文学——“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意义[J]. 厦大中文学报 2015(01)
    • [12].关于新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J]. 上海文学 2012(07)
    • [13].“出走一代”的启蒙困境——继承叙事视野下的“五四”新文学[J].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5)
    • [14].“五四”新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兼谈刘勇的文学经典观[J]. 东吴学术 2020(05)
    • [15].清末民初的游戏文章与“五四”新文学的语言可能性[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6)
    • [16].林纾:古文与“五四”新文学[J]. 文艺争鸣 2018(01)
    • [17].“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1)
    • [18].“反对者”的声音:重返新文学的论争现场[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9].苏雪林的线装本讲义《新文学研究》[J]. 现代中文学刊 2016(01)
    • [20].“中体西用”与新文学的民族本色[J]. 学术研究 2016(09)
    • [21].西南联大对白话新文学的坚守和开拓——以《国文月刊》为中心的考察[J]. 名作欣赏 2015(01)
    • [22].网络新文学思想与现实主义相碰撞[J]. 参花(下) 2015(05)
    • [23].世界主义与“五四”新文学的选择[J]. 当代文坛 2013(06)
    • [24].再说庶民[J]. 杂文选刊(下旬版) 2009(09)
    • [25].网络时代涌动新文学浪潮[J]. 作家 2009(06)
    • [26].如何重估百年新文学的成就[J]. 西江月 2010(14)
    • [27].“新文学的终结”及相关问题[J]. 南方文坛 2013(05)
    • [28].论新文学功能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J]. 求索 2012(02)
    • [29].从课本到课堂:19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生态[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0].以“民国文学史”替代“新文学”史考[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01)

    标签:;  ;  ;  ;  

    新文学重建中的人文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