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设计美学研究

《园冶》设计美学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造园文化渊远流长。《园冶》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造园专著。但这本被誉为可以跟《考工记》相提并论的奇书,在问世后沉寂了300多年,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园冶》丰富的价值内涵犹如一库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至今已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各领域和层次的分析研究,这些学术成果对于《园冶》的流传和现实价值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园冶》的设计美学体系和宜居环境论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园林艺术具有一种综合的美,是以建筑和山水花木的组合为主旋律,以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盆景及音乐等门类艺术为和声的凝固了的华丽交响曲,是中国古典美学精髓在园林中的体现。《园冶》的设计美学体系分为物美和境美两个部分:物美是对园林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审美体验;而境美则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审美境界。物生境,境由心,层层递进,直达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直达园林文人的内心。本文将《生态美学》独立作为章节,是出于它的现实应用价值。“天人合一”的思想、反对过多的人工改造和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论,《园冶》中所提出的这些朴素的生态伦理观是现在生态危机的社会状态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宜居环境理论来指导我们逐步完成现代宜居环境的建构。从《园冶》中提炼出来的宜居环境理论和中国古代宜居生态智慧就是一个最好的古为今用的宜居理论。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因此,古代的生态智慧放在当今仍然适用。计成可考的园林作品有东第园、寤园、影园,但都尚无存世。从各方文字记载来看,其作品都惊为天人。计成的成功在于他本身高深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思想素养。“三分匠七分主人”是计成对设计师地位之重要性的精辟概括。设计师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决定着园林作品的水平层次,且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设计文化的作用。从计成的成功我们可知,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必须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备独立完整的知识理论系统和创新求变的思考方式;而后,拥有丰富熟练的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再者,须有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宇宙的热情和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健康积极的创作心态。切忌盲目跟从是关键,应该多借鉴古典园林的精华,在东方的土地上使用东方的文化是最适宜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 《园冶》的成书与身世
  • 1.3 《园冶》沉寂的原因分析
  • 1.3.1 主观原因
  • 1.3.2 客观原因
  • 1.4 研究现状与版本
  • 1.5 整体理解与研究定位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目的
  • 第2章 《园冶》的设计美学本体论
  • 2.1 "真"与"假"的审美关系
  • 2.2 形式与功能的平衡
  • 2.3 科学与文人精神的联姻
  • 2.3.1 艺术与技术
  • 2.3.2 "主人"与"匠人"
  • 2.4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2.4.1 "因"之
  • 2.4.2 "借"之
  • 第3章 《园冶》的设计美学构成论
  • 3.1 物美
  • 3.1.1 不论拙巧,当用则奇-材料美
  • 3.1.2 造式无定,合宜合意-造型美
  • 3.1.3 清新悦目,简式遵雅-图案美
  • 3.1.4 色从自然,时遵雅朴-色彩美
  • 3.1.5 虫鸟鸣幽,梵音到耳-音乐美
  • 3.1.6 高低曲折,蜿蜒无尽-节奏韵律美
  • 3.2 境美
  • 3.2.1 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境之美
  • 3.2.2 归林得意,老圃有余-心境之美
  • 3.3 物美与境美之交融和谐
  • 第4章 《园冶》的生态美学观
  • 4.1 生态美学
  • 4.1.1 生态美学的提出
  • 4.1.2 概念解析
  • 4.1.3 生态美学的意义
  • 4.2 《园冶》的生态美学观
  • 4.2.1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学
  • 4.2.2 可持续发展论
  • 4.2.3 宜居环境论
  • 4.3 生态园林——人类理想的栖息地
  • 第5章 计成的设计作品解析
  • 5.1 作品简述
  • 5.1.1 吴玄的"东第园"
  • 5.1.2 汪士衡的"寤园"
  • 5.1.3 郑元勋的"影园"
  • 5.2 计成的园林设计特点
  • 5.2.1 创新求变-注重艺术与设计思想的融入
  • 5.2.2 意在笔先-用绘画的手法造园
  • 5.2.3 从简遵雅-以清赏、简朴为美
  • 5.3 世之兴造,须求得人-造园人才条件
  • 5.3.1 自身素质的培养
  • 5.3.2 专业知识的提升
  • 5.3.3 创作心态的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陈植《园冶》研究述评[J]. 中国园林 2019(11)
    • [2].《园冶》中“借景”在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19(35)
    • [3].谈《园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实践[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24)
    • [4].《园冶》论丛[J]. 中国园林 2017(01)
    • [5].《园冶》的“周易”哲学思想探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04)
    • [6].《园冶》理论对建设现代生活环境所起到的指导作用[J]. 艺术科技 2016(02)
    • [7].《园冶》植物造景搭配概览[J]. 城市地理 2017(02)
    • [8].《园冶》导读[J]. 北方文学 2017(06)
    • [9].从《园冶》看中国新景观[J]. 学园 2017(07)
    • [10].明代《园冶》说石[J]. 宝藏 2016(11)
    • [11].借景与所借之景——《园冶》的最后一章[J]. 中国园林 2018(04)
    • [12].依时为景,寄心于境——《园冶》借景理念探析[J]. 大众文艺 2014(23)
    • [13].《园冶》所展示的设计思维特征[J]. 古建园林技术 2013(04)
    • [14].从《园冶》看到的文脉与建筑营造[J]. 建筑师 2014(02)
    • [15].论道《园冶》——《园冶》传统哲学思想浅析[J]. 中国园林 2013(06)
    • [16].《园冶》与中小城市绿化建设[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20)
    • [17].《园冶》理论的普世价值及其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作用[J]. 中国园林 2012(12)
    • [18].《园冶》中屋宇构架样式及其特点研究[J]. 建筑师 2019(01)
    • [19].《园冶》建筑类型考[J]. 建筑师 2018(02)
    • [20].也读《园冶》[J]. 美与时代(下) 2018(07)
    • [21].《园冶》中的美学原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22)
    • [22].造园奇书《园冶》的出版及版本源流考[J]. 中国出版 2014(05)
    • [23].《园冶》书名英译之刍议[J]. 中国园林 2013(02)
    • [24].中西园林设计哲学的历史回响——读《园冶》和《世界园林史》有感[J]. 重庆建筑 2012(05)
    • [25].《园冶》理论研究与实践30年——纪念计成诞辰430周年[J]. 中国园林 2012(12)
    • [26].情境与论说——《园冶》与《说园》比读初议[J]. 中国园林 2010(04)
    • [27].《园冶》的类型学解读[J]. 装饰 2010(05)
    • [28].《园冶》植景设计理法探析[J]. 中国园林 2018(12)
    • [29].《园冶》中“壁”考辨及应用研究[J]. 美术大观 2018(03)
    • [30].《园冶》中“曲水”的考辨及应用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4)

    标签:;  ;  ;  ;  ;  

    《园冶》设计美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