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臣民到公民 ——公民教育价值与意义新论

从臣民到公民 ——公民教育价值与意义新论

论文摘要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民主政治进程逐步推进,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社会实践的丰富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国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参与性增强,这对我国国民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一要求与我国国民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要想有效的解决此矛盾非实行公民教育不可,只有从臣民教育转变到公民教育我们才能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公民概念的历史爬梳和横向比较,对公民的古今内涵作一全面界定,在此基础上沿着公民概念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通过对公民教育简史的借鉴与思考,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合理性的辩护:一是为公民教育正名,二是在与貌似公民教育的课程的对比中认识公民教育。随后对作为一种启蒙、一种理念、一种实践和一种方式的公民教育进行阐释。第三部分通过对公民与臣民的比较认识臣民,从而阐释臣民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封闭的而非开放的,一元的而非多元的,专制而非民主自由的。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臣民意识难以祛除的原因,随后以公民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为线,说明从臣民教育到公民教育转型的历史过程。第四部分从公民教育对个人,对国家和社会这两个层面,在教育哲学的高度上全面阐释其价值和意义。论文的创新点是对公民教育和臣民教育的内涵特征作全新的阐释,并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公民教育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在西方发展演变的历史简述
  • (一) 公民概念的发展与流变
  • 1. 纵向梳理
  • 2. 公民相近概念的横向比较
  • 3. 公民概念的内涵界定
  • (二) 公民教育在西方发展的历史简述
  • 二、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一) 公民教育的合理性辩护
  • (二) 公民教育的内涵特征
  • 三、从臣民教育到公民教育的历史转型
  • (一) 臣民及臣民教育
  • 1. 从臣民与公民的比较中认识臣民
  • 2. 臣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 3. 我国臣民意识难以祛除的原因分析
  • (二) 历史转型
  • 1. 清末民初时期
  • 2. 国民党统治时期
  • 3.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 4. 改革开放后至今
  • 四、公民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 (一) 公民教育与个人
  • 1. 有利于独立平等精神的培养
  • 2. 有利于自由理性精神的形成
  • 3. 有利于民主法治精神的养成
  • (二) 公民教育与国家和社会
  • 1. 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 2. 有利于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从臣民到公民 ——公民教育价值与意义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