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研究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声誉就是财富。自从人类社会中出现“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形式以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回顾企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那些能够基业长青者只是极少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声誉危机是企业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危害非常严重,往往导致企业长时期陷入低谷,甚至引发企业破产。传统上,学者们在分析企业声誉遭遇危机原因的时候更关注企业外部因素,因此更关心市场环境变化、技术变革、全球竞争、地区文化差异等。这一思路的特点是将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将企业放置在一个大系统中考察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忽视了企业的内部安排,将企业声誉管理简化为只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发生关系的公关活动,而没有关注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与组织内部环境氛围的影响。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企业声誉管理问题,并利用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结论,通过实证验证,进一步对怎样构建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是在最近20年左右才开始公司现代化管理的摸索,不但管理的文化环境比较欠缺,而且公司本身在管理体系上也不完善,因此管理的行为显得较不规范。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如何在我国特殊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对自身的声誉维护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并发展一种创新的声誉管理方法和体系,这是当前恰恰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声誉、组织内部、管理方法与对策构成本文思路的基本“三角结构”,其中企业声誉是本文关注的对象,组织内部是本文分析的视角,管理方法与对策是本文研究的实践运用。本文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声誉内部管理进行了基本的理论解释与界定并着重指出了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重要性,继而通过分析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机理并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维度与要素,构建了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在此模型指导下综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行为学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系统地考察企业声誉内部管理四维度(股东、管理者、员工和组织环境)九要素的互动作用与管理机理,运用案例研究、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借助Excel工具)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证。本文从理论探索、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企业声誉内部管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管理工具,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声誉管理视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制胜法宝。但很多企业的声誉管理更多关注于企业的外在形象,忽略了企业的真实个性,而这是需要通过对企业声誉的内部管理来达成的。因此,可以说企业声誉的内部管理是企业声誉管理的基础。2.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证研究发现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础理论的探讨相对较少,并缺乏具体可行的对策方法,从而导致企业声誉内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被忽视。3.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声誉内部管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可以作为研究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理论依据。影响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要素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即股东维度(包括股东与董事会要素)、管理者维度(包括管理者个体、企业决策与企业战略要素)、员工维度(包括员工个体和内部沟通要素)和组织维度(包括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要素)。构建起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4.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构建起的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的指引,对股东、董事会、管理者、企业战略、企业决策、员工、内部沟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这九项要素与企业声誉及声誉内部管理的关联及其管理机理与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5.为了检验理论分析的实际有效性,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针对提出的分析维度与具体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肯定了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6.在对策分析部分,就企业声誉的日常内部管理从管理层、战略决策、组织结构和文化以及员工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同时就企业声誉危机的内部管理提出了危机预防与危机处理的具体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创新点一,本文从企业内部视角研究企业声誉管理问题,对企业声誉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考察视角,这是以往文献中较少关注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突破性。本文深入到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及其管理活动和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中寻找与企业声誉、声誉的内部管理的关联,具有一定的研究开拓性。创新点二,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声誉内部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界定,并通过探讨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本质、维度与要素、管理机理构建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以此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指导后续的具体研究。创新点三,本文对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维度与要素分别从股东、管理者、员工和组织四维度进行了深层的剖析,并借助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对此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这些工作成果对后续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创新点四,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为企业提供改善声誉内部管理的建议。对此,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对企业在日常与危机两种具体状态下如何应对以维护和提高企业声誉进行了探索,从而回答了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目的
  • 0.1.3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0.2.1 企业声誉的相关研究
  • 0.2.2 企业声誉测评与管理模型的相关研究
  • 0.2.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相关研究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思路
  • 0.4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难点
  • 0.4.3 预期创新之处
  • 1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界定
  • 1.1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理论解释
  • 1.1.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解释
  • 1.1.2 社会认知理论解释
  • 1.1.3 社会资本理论解释
  • 1.1.4 理论解释总结
  • 1.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内涵
  • 1.2.1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含义
  • 1.2.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特性
  • 1.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 1.3.1 创造企业价值
  • 1.3.2 奠定外部管理的基础
  • 1.3.3 平抑企业危机
  • 1.4 小结
  • 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的构建
  • 2.1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本质
  • 2.1.1 企业声誉本质的思考
  • 2.1.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本质意义
  • 2.2 影响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要素
  • 2.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模型
  • 2.4 小结
  • 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股东维度
  • 3.1 股东个体层面分析
  • 3.1.1 股东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3.1.2 股东参与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方式
  • 3.2 董事会治理分析
  • 3.2.1 董事会治理的内涵
  • 3.2.2 董事会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3.2.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董事会治理
  • 3.3 小结
  • 4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管理者维度
  • 4.1 管理者个体层面分析
  • 4.1.1 管理者个人特征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4.1.2 管理者参与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方式
  • 4.2 企业决策分析
  • 4.2.1 企业决策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4.2.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决策过程
  • 4.3 企业战略分析
  • 4.3.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4.3.2 企业战略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4.3.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战略管理
  • 4.4 小结
  • 5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员工维度
  • 5.1 员工个体层面分析
  • 5.1.1 员工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5.1.2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员工管理
  • 5.2 内部沟通分析
  • 5.2.1 内部沟通的内涵
  • 5.2.2 内部沟通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5.2.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内部沟通体系的构建
  • 5.3 小结
  • 6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组织维度
  • 6.1 组织结构分析
  • 6.1.1 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
  • 6.1.2 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声誉的关系
  • 6.1.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的组织结构
  • 6.2 企业文化分析
  • 6.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6.2.2 企业文化与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关系
  • 6.2.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中信任文化的培养
  • 6.3 小结
  • 7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 7.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7.1.1 调查的目的
  • 7.1.2 调查问卷设计
  • 7.1.3 样本的选择与问卷回收
  • 7.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2.1 实证研究样本数据分析
  • 7.2.2 问卷结果分析
  • 7.2.3 问卷分析小结
  • 7.3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 7.3.1 企业声誉日常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 7.3.2 企业声誉危机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企业声誉内部管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做好声誉管理文章 为稳健发展凝神聚气[J]. 中国农村金融 2020(01)
    • [2].公共部门的声誉治理探究——基于西方理论的概念谱系及典型国家的实践经验[J]. 国外社会科学 2019(03)
    • [3].2017企业声誉管理六大预测——更多应变,减少风险[J]. 国际公关 2017(01)
    • [4].我国食品企业声誉管理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4)
    • [5].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声誉管理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12)
    • [6].互联网时代组织声誉外部关联现象:认知视角的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 2016(03)
    • [7].企业“走出去” 声誉管理要先行[J].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8(02)
    • [8].内部利益相关者: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声誉管理的新焦点[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9].从舆论尺度谈企业的互联网声誉管理[J]. 新闻知识 2017(08)
    • [10].浅谈我国企业声誉管理[J]. 知识经济 2014(08)
    • [11].浅谈企业社会责任营销之声誉管理[J]. 时代金融 2010(12)
    • [12].论中小企业的声誉管理[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3)
    • [13].企业“走出去”声誉管理要先行[J]. 中国报道 2018(04)
    • [14].企业声誉管理初探[J]. 当代石油石化 2014(05)
    • [15].媒介的声誉管理:构建维度与舆论尺度[J]. 新闻与写作 2009(02)
    • [16].论企业声誉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4)
    • [17].中国企业海外声誉管理中的语言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 中国外语 2017(01)
    • [18].从“网上声誉管理”看私信息传播危机[J]. 当代传播 2011(01)
    • [19].教师声誉管理:高校管理者的一个思考向度[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05)
    • [20].公共关系与城市声誉管理[J]. 国际公关 2016(02)
    • [21].微博时代的企业声誉管理[J]. 国际公关 2012(02)
    • [22].当前企业声誉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8)
    • [23].企业声誉管理基本内涵剖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21)
    • [24].高校声誉折损的原因及修复策略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5].媒介的声誉管理:构建维度与舆论尺度[J]. 新闻战线 2009(04)
    • [26].一种新的超级节点对等网的声誉管理协议[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7].声誉平台理论在商业银行企业传播中的实践与趋势——以国内四大商业银行为例[J]. 时代金融 2018(26)
    • [28].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小企业声誉管理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36)
    • [29].大学社会声誉的形成机理初探:基于“身份—形象—声誉”分析框架[J]. 江苏高教 2019(08)
    • [30].CEO声誉管理已死?[J]. 国际公关 2014(02)

    标签:;  ;  ;  ;  

    企业声誉内部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