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胚胎干细胞(hESCs)有分化为机体各种细胞的潜能,是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及发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来源。hESCs是从人胚胎细胞分离培养而来的,然而,人胚胎来源不足严重限制了hESCs的研究。以动物卵母细胞为受体、人体细胞为供体细胞的异质核移植技术为hESCs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尝试了用山羊卵母细胞为受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s)为供体构建人-山羊异质核移植(human-goat interspecies nuclear transfer, hgiNT)胚胎,并分离hESCs,旨在优化hgiNT方案,并为建立hESCs系提供技术帮助。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选择遗传均一的供体细胞用于核移植,本实验分别用条件培养液或用饲养层共培养对HFFs进行克隆分离和扩大培养,对照组在无饲养层的新鲜培养液中培养,Giemsa染色分析克隆细胞核型。结果:共培养组克隆存活率(31.43 %)显著高于对照组(5.56 %)(P<0.05),与条件培养液组相近(27.27 %,P>0.05);饲养层共培养组扩大培养率(11.43 %)显著高于对照组(0 %)(P<0.05)。7个细胞克隆中5个表现为正常核型(2n=44+XY)。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提高HFFs形成克隆的比例,且能保持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用于核移植前供体细胞的筛选。2.为了探索hgiNT条件,本实验首先对电融合参数进行了摸索,进而测试了融合与激活间隔时间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最后对比了mSOFaa和G1/G2序贯培养法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最佳的融合电压、脉冲时程和脉冲次数分别为36 V、20μs和2次,最佳的融合与激活间隔时间为4 h,G1/G2序贯培养法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mSOFaa培养法(71.81 % vs. 64.78 %,9.73 % vs. 4.76 %;P<0.05)。结果表明:hgiNT的电融合参数及融合与激活间隔时间与受体卵母细胞供应方(山羊)体细胞核移植相似,而核移植胚胎的培养条件倾向于供体细胞供应方(人)的胚胎培养条件。3.本研究探讨了TSA对供体细胞或重构胚处理对hgiNT胚胎发育的影响。选择经5、25、50、75、100 nM TSA处理24 h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结果在50、75 nM组,囊胚率有所增高(9.91 %、12.10 % vs. 8.47 %,P>0.05);用5,25,50,75或100 nM TSA处理重构胚10 h,结果5、25、50、75 nM组的囊胚率均有所提高,其中25 n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6.41 % vs. 7.63 %,P<0.05)。TSA处理供体细胞和重构胚均能显著提高克隆胚囊率,说明低甲基化的供体细胞有利于卵母细胞的重编程,推测TSA可能降低了核移植后供体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因而提高了克隆胚的发育率。4.本实验(1)用10 mg/L的丝裂霉素-C分别处理HFFs、MEFCs和GEFCs饲养层1.5 h、2 h、2.5 h、3 h,冷冻-复苏后培养12 h,统计复苏率,选择合适的处理时间;(2)用HFFs、MEFCs和GEFCs作饲养层,接种ICM,比较它们对hESCs的支持情况;(3)在不同密度的HFFs饲养层上,接种相同的ICM数,统计hESCs的贴壁率、克隆形成率、分化率,从中选择合适的饲养层密度。结果显示:(1)以10 mg/L丝裂霉素-C最佳处理时间为2 h;(2)HFFs和MEFCs饲养层均能有效地支持hESCs增殖和保持未分化状态;(3)HFFs饲养层的最佳密度是3×104/mL。五、为了克服培养体系中异源性成份污染hESCs临床应用的限制,本实验采用无动物源性成份确定的HESCO体系对hgiNT胚胎来源的hESCs(iNT-hESCs)进行体外培养(HESCO组),以HFFs为饲养层的常规培养体系为对照组(HFF组),观察iNT-hESCs在两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况,探讨HESCO体系对iNT-hESCs生长的支持情况。结果,HESCO组的iNT-hESCs有与HFF组相似的细胞形态、增殖速度、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HESCO培养体系能支持iNT-hESCs的生长并能保持其未分化状态,这对iNT-hESCs用于临床治疗且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一章 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1.1 同种动物核移植的研究现状1.1.1 胚胎细胞来源的同种动物核移植1.1.2 体细胞来源的同种动物核移植1.2 异种动物核移植的研究现状1.2.1 胚胎细胞来源的异种动物核移植1.2.2 体细胞来源的异种动物核移植1.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机理2+启动供体核的再程序化'>1.3.1 Ca2+启动供体核的再程序化1.3.2 MPF 对供体核的再程序化1.3.3 卵子细胞质对供体核的再程序化1.3.4 DNA 甲基化对供体核的再程序化1.4 动物核移植的应用前景1.4.1 治疗性克隆1.4.2 畜牧业生产1.4.3 核移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结合1.4.4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1.4.5 理论价值1.5 动物核移植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2.1 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2 ESC 的胚胎来源2.2.1 孤雌激活胚胎2.2.2 胚胎生殖干细胞2.2.3 体外受精胚胎2.2.4 核移植胚胎2.2.5 其他来源2.3 胚胎干细胞研究历史2.4 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2.4.1 形态学特征2.4.2 核型分析2.4.3 端粒酶活性2.4.4 阶段性特异性胚胎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2.4.5 转录因子Oct-4 的表达2.4.6 碱性磷酸酶的活性2.4.7 体内外分化能力2.5 胚胎干细胞应用前景2.5.1 克隆和生产转基因动物2.5.2 动物发育生物学研究2.5.3 组织器官修复和移植治疗研究2.6 存在的问题展望第三章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方法的研究3.1 HESCS 分离培养的方法3.1.1 ICM 分离的方法3.2 HESCS 培养体系3.2.1 含饲养层的培养体系3.2.2 无饲养层培养体系3.3 胚胎干细胞的传代方法3.3.1 机械法3.3.2 酶消化法3.4 HESCS 的鉴定方法3.4.1 形态学鉴定3.4.2 碱性磷酸酶活性3.4.3 阶段特异性胚胎细胞表面抗原3.4.4 端粒酶活性分析3.4.5 全能性基因的表达3.4.6 核型分析3.4.7 分化潜能3.5 问题与展望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前言第四章 人成纤维细胞单克隆的制备及扩大培养4.1 材料4.1.1 实验试剂4.1.2 实验仪器4.1.3 主要液体的配制4.2 实验方法4.2.1 人皮肤组织的采集及原代培养4.2.2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传代培养及冷冻与复苏4.2.3 细胞单克隆的制备与扩大培养4.2.4 染色体Giemsa 染色的核型分析4.2.5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4.3 结果4.3.1 细胞单克隆的分离与扩大培养4.3.2 分离克隆的染色体核型分析4.4 讨论4.5 小结第五章 人-山羊异质核移植程序的优化5.1 材料5.1.1 实验试剂5.1.2 实验仪器5.2 实验方法5.2.1 供体细胞的准备5.2.2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核移植5.2.3 电融合5.3 结果5.3.1 电压对人-山羊异质核移植电融合效率的影响5.3.2 脉冲时程对人-山羊异质核移植电融合效率的影响5.3.3 脉冲次数对人-山羊异质核移植电融合效率的影响5.3.4 融合与激活间隔时间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5.3.5 培养体系对重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5.4 讨论5.5 小结第六章 TSA 处理对人-山羊异质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6.1 材料6.1.1 实验试剂6.1.2 实验仪器6.2 实验方法6.2.1 TSA 处理供体细胞6.2.2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核移植6.2.3 电融合6.2.4 克隆胚胎的激活与培养6.2.5 TSA 处理重构胚6.2.6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6.3 结果6.3.1 TSA对供体细胞的影响6.3.2 TSA 处理供体细胞对克隆胚早期发育力的影响6.3.3 TSA 处理重构胚对克隆胚早期发育的影响6.4 讨论6.5 小结第七章 不同饲养层对人胚胎干细胞支持情况7.1 材料与方法7.1.1 实验试剂7.1.2 实验仪器7.1.3 饲养层细胞的准备7.1.4 细胞饲养层的制备7.1.5 人-山羊异质核移植囊胚的生产7.1.6 ICM 的分离7.1.7 摸索适合hESCs 生长的饲养层条件7.1.8 统计学分析7.2 结果7.2.1 丝裂霉素处理时间对不同细胞复苏率的影响7.2.2 不同类型细胞饲养层对hESCs 生长的影响7.2.3 不同密度的饲养层对hESCs 生长的影响7.3 讨论7.4 小结第八章 INT-HESCS 的无动物源性成份限定性培养8.1 材料与方法8.1.1 实验试剂8.1.2 实验仪器8.1.3 HFF 饲养层细胞的制备8.1.4 iNT-hESCs 细胞的培养、传代8.1.5 iNT-hESCs 的鉴定8.1.6 统计学分析8.2 结果8.2.1 HESCO 对人-山羊异质核移植来源的iNT-hESCs 生长支持情况8.2.2 纤连蛋白对iNT-hESCs 生长的影响8.3 讨论8.4 小结参考文献缩略词致谢个人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异质核移植论文; 山羊论文; 人胚胎干细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