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论文-朱至刚

宋育仁论文-朱至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宋育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戊戌时期,四川,维新报刊,宋育仁

宋育仁论文文献综述

朱至刚[1](2019)在《戊戌时期的四川士林与本省维新报刊——以宋育仁为切入点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戊戌时期的四川区域社会为分析框架,试图探讨《渝报》和《蜀学报》作为外来的"嵌入"之物,能在此时"在地化"产生和存续的结构性动因。通过对这两份报刊发起人、捐资人和发行人的言行分析,文章认为,《渝报》和《蜀学报》在认同上缘起于四川士林急于获得举国推许;在资源获取上以宋育仁等发起人的人脉关联为渠道,以全川士绅的支撑为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尊经"一脉在士林中的根基尚不深广,因此,同样是以宋育仁为主持者,以尊经书院和蜀学会为班底的《蜀学报》所获的支持反而不如以他个人身份为号召的《渝报》。(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跃[2](2019)在《宋育仁:四川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勤奋终获功名从5岁开始宋育仁便在宋氏家祠读小学,请的是塾师坐馆,所授均为旧学。宋育仁学习十分勤奋,时常通宵达旦,把书中重要的章节抄录下来,贴在书房墙壁上,往复诵读,久之则贴满四壁。某日放学回家,因背诵课文走错了方向,结果走到了离家十余里外的大田湾。宋育仁14岁父母双亡,随堂伯父宋时谌到广汉就读。1876年,19岁的宋育仁入四川学政张之洞主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尊经书院几任山(本文来源于《四川省情》期刊2019年05期)

杨云辉[3](2018)在《鼓吹“复古即维新”的宋育仁》一文中研究指出策划奇袭日本的奇男子投笔一书生,今朝定请缨。窃符惊魏寝,怀璧返秦城。孤愤遭时忌,艰难愧位轻。闻鸡中夜起,未悔去承明。诏书迟不报,命下悔蹉跎。坐失军需急,何堪岁币多。挥戈悬汉日,衔石误虞罗。岂见臧文仲,赪颜遇卞和。这是宋育仁写在《泰西各国采风记》前面的两首感事诗,讽喻的是清朝政府坐失良机,以致割地赔款,令人愤懑。身怀稀世之奇谋,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一介书生,权轻位卑,遭(本文来源于《书屋》期刊2018年09期)

尹易寒[4](2018)在《宋育仁“复古即维新”政治哲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宋育仁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政治改良浪潮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曾出使西方,西方国家空前繁荣的社会景象给予了他极大的震撼。于是,他深入剖析中、西政治文化内涵,将西方的文明成果与中国的政治体制相融合,创造性提出“复古即维新”的中国政治改良方案。学界对于宋育仁的政治思想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本文主要依据《宋育仁卷》和《宋育仁文集》,着重对其“复古即维新”的理论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揭示出宋氏政治思想的逻辑体系。宋育仁身处内忧外患的大变革时期,特殊人生经历使他清晰认识到当今之危局唯有“师以西方之法”才可救国自强。于是,在“通经致用”观念下,他从经学中寻找改良的理论来源,通过对中学与西学间关系的反思得出“维新”不在于推翻一切重新立之,而是“自新”。故他认为“师以西方之法”并非全盘西化,而是对西方文化“甄其得,砭其失”。基于此,区别于廖平等以《春秋公羊传》作为思想来源,他着重以《周官》为中心,倡导实行自下而上的政治改良之法,即兴讲学以“开民智”、建学校以“育人才”、治官吏以重塑行政效能,以此逐步为实行议会制政体创造条件。但他却在构建中国议院蓝图中,将“礼”作为立政之本,用“教权”来代替“民权”,忽视了西方立政在于自由与平等的核心理念,这就使得他的改良主张颇有“折衷”之意,但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范畴。总之,宋育仁的政治思想作为特殊时代的历史产物,具有过渡性、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点,他试图从传统与维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却使得其政治思想既有先进性,又有保守性。同时,宋育仁的改良方案也可以看做是晚清士人从传统到现代过渡期内艰难探索过程的一个缩影,通过剖析他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深入认识宋育仁及其所处的大变局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4-16)

董凌锋[5](2018)在《宋育仁税收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合理的税制是晚清中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制约国家民族工商业发展和阻碍经济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维新思想家宋育仁对晚清税制予以高度关注,其税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批判国内税制,赞扬西方税制,提出变革主张。他的税收思想具有与洋争利、持续连贯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钟永新[6](2017)在《董凌锋: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宋育仁及其文化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简介】董浚锋,山西偏关水泉人,出生于1980年。1998年至2008年,先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依次获得历史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图书编辑。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在《天府新论》《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学刊》《中国编辑》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宋育仁十馀年,发表多篇研究宋育仁的文章,出版学术专着《宋育仁维新思想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版),主编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宋育仁文集》(共1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版)。(本文来源于《蜀学》期刊2017年02期)

张凯[7](2017)在《“述文化于史”:宋育仁与近代经史之学的省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新文化派推动经学史学化、以史代经,质疑老辈学人学术。他们以方法和材料为准则判分新旧中西,无形割裂传统学术与现代学科、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关联。老辈学人宋育仁则提出"述文化于史",尝试以孔门四科统摄现代学术分科,贯通义理与制度,在共和语境下重构儒学人伦与政教体系。其浓厚的复古、尊孔意识或有可商榷之处,但若以宋育仁与胡适等趋新学人的学术分合为线索,梳理近代学术流变的复杂理路,则既可丰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路径,又能为当下反思以西律中的分科之学,谋求沟通中西、融汇新旧的新学术体系提供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陈阳[8](2017)在《宋育仁“封建论”中的“地方”与“天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读书人具有超越地方的"天下"政治关怀,宋育仁在清末民国之际坚持的封建论是这一天下思维的具体呈现。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宋育仁和蜀学会师生的封建论带有明显的"外向"性质,通过"自分"的构想去抵御西洋外患的冲击;民国建立之后,宋育仁的"天下"政治失去了根本的制度依托,从而回到封建的"内向"维度,以此表达对民国政体的批评,并通过倡议乡礼复古来构建一个家国一体的"天下"蓝图。(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陈阳[9](2017)在《正名以求王道——民国时期宋育仁复辟诉求的经学视野(1912—1924)》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名"是儒家政治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观念。深受传统学术熏陶的读书人在面临近代中国新旧秩序急剧更迭之际,倾向于利用既有思想资源去回应政治现实。1914年的复辟风波中,宋育仁提出辛亥鼎革符合《春秋》"王鲁亲周"的大义,只需民国临时总统袁世凯正名"总统"为"公",即可复辟王道。为了瓦解民国的正当性,宋育仁进一步辨析"革命""禅让"等名词概念的政治内涵。尽管这些努力在新时代的形势下都难以成功,不过这套经学政治话语颇能折射出民国时期多元歧异的政治文化。(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赵华[10](2017)在《巨变时代的一位思想家与实干家》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6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董凌锋博士的新着《宋育仁维新思想研究》(以下简称《宋书》),是他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梳理史料,继续深耕的结果。这部专着的完成既体现出他对宋育仁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血肉丰满的近代中国维新思想家的成长历程。也许(本文来源于《自贡日报》期刊2017-06-25)

宋育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年勤奋终获功名从5岁开始宋育仁便在宋氏家祠读小学,请的是塾师坐馆,所授均为旧学。宋育仁学习十分勤奋,时常通宵达旦,把书中重要的章节抄录下来,贴在书房墙壁上,往复诵读,久之则贴满四壁。某日放学回家,因背诵课文走错了方向,结果走到了离家十余里外的大田湾。宋育仁14岁父母双亡,随堂伯父宋时谌到广汉就读。1876年,19岁的宋育仁入四川学政张之洞主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尊经书院几任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宋育仁论文参考文献

[1].朱至刚.戊戌时期的四川士林与本省维新报刊——以宋育仁为切入点的考察[J].新闻大学.2019

[2].王跃.宋育仁:四川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J].四川省情.2019

[3].杨云辉.鼓吹“复古即维新”的宋育仁[J].书屋.2018

[4].尹易寒.宋育仁“复古即维新”政治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5].董凌锋.宋育仁税收思想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18

[6].钟永新.董凌锋: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宋育仁及其文化贡献[J].蜀学.2017

[7].张凯.“述文化于史”:宋育仁与近代经史之学的省思[J].近代史研究.2017

[8].陈阳.宋育仁“封建论”中的“地方”与“天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陈阳.正名以求王道——民国时期宋育仁复辟诉求的经学视野(1912—1924)[J].社会科学研究.2017

[10].赵华.巨变时代的一位思想家与实干家[N].自贡日报.2017

标签:;  ;  ;  ;  

宋育仁论文-朱至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