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老学研究

汉魏六朝老学研究

论文题目: 汉魏六朝老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历史文献学

作者: 刘玲娣

导师: 熊铁基

关键词: 老学,老子,老子观,老子,汉魏六朝

文献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汉魏六朝的老子其人其书为研究对象,在尽可能全面疏理这个时期的老子观和《老子》注的基础上,对汉魏六朝老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归纳。由于这个时期是老子角色由人到神演变的关键时期,而且不同阶层在不同程度上给予过老子其人其书特别的关注,所以本文把老学史的研究对象从《老子》注扩大到了“老子观”。本文所谓《老子》注,是指这个时期存世的《老子》注本;所谓“老子观”,则是指在这些《老子》注本之外,人们因时代不同以及宗教、学术立场的差异对老子其人其书的不同看法。全文分为上下二篇,上篇题为《汉魏六朝时期的老子观》,由一、二、三章组成;下篇题为《汉魏时期的<老子>注》,由四、五、六章组成。各章的写作意图、思路和大意如下: 第一章《汉代老子观的变化》。这一章主要论述老子在汉代人眼中的角色变化,特别是老子是如何逐渐从人演化为神的。重点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即从《史记》看老子角色的转化、从“黄老”和“黄老道”看东汉的老子观、以及从东汉末年碑铭《老子铭》看东汉的老子观。通过以个案带动整体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西汉以神话黄帝来抬高老子的地位。尽管西汉出现了不少有关老子的神秘传说,但老子基本上是人不是神。黄老学在政治上的失势以及神仙家、方仙道向道家的靠拢促使了老子身份的进一步变化。在东汉的史籍中也有两个与老子相关的词语“黄老”和“黄老道”。“黄老”在东汉及其以后的并称,已经和《史记》中的并称具有不同的意义,活跃在民间的以追求长生不死为目的的神仙家、养生家和方士们,推动着老子一步一步成为神仙。东汉后期,太平道习“黄老道”,桓帝也好“黄老道”并祭祀老子,但它们并不是同一意义上的“黄老道”。 第二章《汉魏六朝的佛、道老子观》。这一章主要考察道教徒和佛教徒如何认识老子其人其书,分析他们老子观背后的宗教背景和时代根源。本文认为,在汉魏之后,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有关老子的神话传说大多是围绕老子的化生故事展开的,这些化生故事具有一定的创世神话色彩,它们是道教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依凭。佛教徒的老子观则主要是围绕着老子化胡说展现出来的,为了反对道教,他们一方面强调老于是人不是神,另一方面也强调道家之书中只有《老子》是真典。佛教徒在化胡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老子观,实质上是以道家老子反对道教老子。此外,本章还选取了这个时期佛教徒和道教徒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牟子和葛洪,对他们的老子观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牟子的老子观代表了早期佛教依托《老子》进行传播的特点,而葛洪的老子观则代表了汉魏以后道教神仙学与老子原义的必然分歧。 第三章《魏晋士人的老子观》。这一章主要考察魏晋玄学家及与玄学关系密切的士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老子,具体分析了何晏、王弼、阮籍、孙盛等人的老子观。何、王对孔老圣、贤的评价、对圣人有欲无欲、有情无情的认识体现了玄学企图会通儒道、为名教寻找合理根据的意图。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老学作品概况及其基本特征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对本文思路和结构的说明

上篇 汉魏六朝时期的老子观

第一章 汉代老子观的变化

第一节 从《史记》看老子角色的转化

第二节 从“黄老”和“黄老道”看东汉的老子观

第三节 从《老子铭》看东汉的老子观

第二章 汉魏六朝时期的佛、道老子观

第一节 老子化生说与道教的老子观

第二节 老子化胡之争与佛教的老子观

第三节 牟子的老子观

第四节 葛洪的老子观

第三章 魏晋士人的老子观

第一节 孔圣老贤

第二节 大人先生

第三节 老聃非大贤论

下篇 汉魏时期的《老子》注

第四章 《老子》注的黄老色彩

第一节 汉代《老子》注宇宙观的黄老色彩

第二节 汉代《老子》注养生观的黄老色彩

第三节 汉代《老子》注政治观的黄老色彩

第五章 《老子》注的道教化

第一节 “道”的道教化

第二节 道诫的重要性

第六章 《老子》注的玄学化

第一节 《老子》与玄学

第二节 “道”的玄学化

第三节 有无问题的玄学化

第四节 自然问题的玄学化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22

相关论文

  • [1].郭店楚简《老子》研究[D]. 聂中庆.复旦大学2003
  • [2].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 李延仓.山东大学2005
  • [3].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 马晓乐.山东大学2006
  • [4].《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D]. 刘晗.陕西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汉魏六朝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