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枝条辐射诱变效应及离体微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梅花枝条辐射诱变效应及离体微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粉皮宫粉’(Prunus mume cv.’FenpiGongfen’)、‘米单绿’(Prunus mume cv.’Midan Lv’)两个梅花(Prunus mume)品种的枝条进行辐射,通过对辐射后嫁接苗的成活率、叶片形态的观察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等,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梅花的生物学效应;从辐射材料中筛选出5个变异植株,并对这些变异植株进行了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对梅花的茎段微繁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以后辐射突变体的离体培养分离和再生体系建立打下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辐射处理对梅花枝条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枝条嫁接成活率逐渐降低。‘粉皮宫粉’枝条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40Gy,适宜辐射剂量范围为10~40Gy;‘米单绿’枝条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在50与70Gy之间,适宜辐射剂量范围为10~50Gy。(2)辐射处理对梅花嫁接枝条生长特性的影响对于两个品种辐射群体各个处理的枝高、节间长短、叶片长、宽及长宽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枝高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出现减小的趋势;对节间长短的调查分在两个时期进行,第一次调查中两个品种的节间大小均出现缩短的趋势,说明辐射抑制了节间的生长;第二次调查结果发现两个品种的节间大小有回升的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辐射造成对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逐渐消失;对于叶片长、宽及长宽比的调查显示,除‘米单绿’的长宽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之外,其它指标与辐射剂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通过对叶片长、宽及长宽比等三个指标与对照的多重比较,以对照平均值±3×标准差为范围筛选突变植株,初步预测在‘粉皮宫粉’辐射群体中,20Gy、30Gy的剂量范围更易于产生突变体;在‘米单绿’辐射群体中,20Gy和40Gy的辐射剂量易于产生突变体。(3)梅花辐射突变株的田间筛选在对辐射成活枝条的田间观察中发现,‘粉皮宫粉’中出现4株嫁接当年开花的早花突变植株,形态上除其花瓣数少于野生型花瓣数以外,其它形态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在‘米单绿’辐射群体中发现1株萌芽时间比对照晚25天的突变植株。(4)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别对‘粉皮宫粉’4个突变植株和‘米单绿’1个突变株的叶绿素进行了提取测定,并与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辐射抑制了突变植株体内叶绿素的合成。(5)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辐射材料分子水平的进行鉴定以‘粉皮宫粉’对照DNA为模板从38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引物,总共扩增出106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位点为45,占41.5%;以‘米单绿’对照DNA为模板从38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引物,总共扩增出93个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位点为20,占21.5%。二者相比较,‘粉皮宫粉’的突变频率高于‘米单绿’近两倍,说明‘粉皮宫粉’更易于发生突变。(6)梅花具节茎段的组织培养以‘粉皮宫粉’(Prunus mume cv.’Fenpi Gongfen’)、‘磨山朱砂’(Prunus mumecv.’Moshan Zhusha’)、‘米单绿’(Prunus mume cv.’Midan Lv’)三个梅花品种的具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最佳激素配比、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接种部位的筛选。‘粉皮宫粉’的最佳诱导激素配比为KT1.0mg/L+IBA0.1mg/L;‘磨山朱砂’以BA0.5mg/L+NAA0.1mg/L为最佳;‘米单绿’以BA2.0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为最佳;梅花的消毒环节至关重要,本试验比较了三种消毒方法,得出以37℃预热2h,继续保持37℃的条件用0.1%升汞进行消毒的方法为最佳;以‘米单绿’为接种材料比较了三种基本培养基,得出WPM为最佳;以‘磨山朱砂’为接种材料比较了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对诱导率的影响,得出以枝条中上部材料接种为最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概况
  • 1.2 研究进展
  • 1.2.1 辐射诱变的研究进展
  • 1.2.2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60Co-γ射线对梅花枝条的辐射效应'>260Co-γ射线对梅花枝条的辐射效应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枝条辐照处理
  • 2.1.2 辐射材料的田间观察
  • 2.1.3 辐射材料突变植株的筛选
  • 2.1.4 叶绿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1.5 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辐射诱变效应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辐射剂量对梅花枝条成活率的影响
  • 2.2.2 辐射处理对梅花生长特性的影响
  • 2.2.3 突变植株的筛选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梅花具节茎段启动培养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培养条件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植体消毒
  • 3.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诱导率的影响
  • 3.2.3 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对芽诱导率的影响
  • 3.2.4 茎段启动培养不同激素对芽诱导率的影响
  • 3.2.5 品种间诱导时间及难易程度的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梅花未成熟胚子叶再生初步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培养条件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植体消毒
  • 4.2.2 采样时期的确定
  • 4.2.3 不同激素对子叶再生的影响
  • 4.2.4 不定芽的增殖
  • 4.2.5 不同激素对愈伤的诱导
  • 4.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梅花骨[J]. 吉林劳动保护 2019(12)
    • [2].梅花[J]. 河北水利 2019(12)
    • [3].河北地区梅花种植及养护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1)
    • [4].梅花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致性研究[J]. 中国园林 2020(S1)
    • [5].对梅花精神的一些诠释[J]. 中国园林 2020(S1)
    • [6].南京梅花国际登录新品种及梅花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 中国园林 2020(S1)
    • [7].梅花在山东的适应性及发展前景探析[J]. 中国园林 2020(S1)
    • [8].梅花[J]. 福建林业 2019(06)
    • [9].大思政视域下梅花拳文化传承人创新性发展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4)
    • [10].梅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20(01)
    • [11].南京梅花岗梅花盛开引游客观赏[J]. 中国花卉园艺 2020(05)
    • [12].高校梅花拳的现代发展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 2020(04)
    • [13].梅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5)
    • [14].论宋词中梅花意象的瘦[J]. 名作欣赏 2020(17)
    • [15].梅花繁育技术及园林应用现状分析[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08)
    • [16].比德观念中的审美与自然——以梅花意象为例[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3)
    • [17].身份认同视域下梅花拳的传承变迁与发展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08)
    • [18].“自治”与“礼治”:近现代冀南乡村社会中的梅花拳[J]. 民俗研究 2020(05)
    • [19].梅花生物:做全球领先的氨基酸生产企业[J]. 农经 2020(10)
    • [20].梅花[J]. 河北水利 2019(01)
    • [21].梅花[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2019(02)
    • [22].梅花欢喜漫天雪[J]. 沈阳干部学刊 2019(01)
    • [23].梅韵京城,暗香浮动,北京梅花俏丽争春[J]. 绿化与生活 2019(03)
    • [24].鹫峰梅园梅花[J]. 北京园林 2019(01)
    • [25].梅花恋[J]. 民族音乐 2019(01)
    • [26].年来我亦画梅花[J]. 党政干部学刊 2019(01)
    • [27].梅花山的美丽蜕变[J]. 当代贵州 2019(05)
    • [28].第23届中国少儿小梅花荟萃活动掠影[J]. 中国戏剧 2019(08)
    • [29].梅花书屋[J]. 书画艺术 2019(04)
    • [30].梅花[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9(06)

    标签:;  ;  ;  ;  

    梅花枝条辐射诱变效应及离体微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