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资本流动与广州利用外资(论文文献综述)
谈笑[1](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雷雨亮[2](2017)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开放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更加深入融入全球,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更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然而,不断扩大的经济与金融开放增加了国内经济的脆弱性。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和脆弱性明显升级。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繁荣发展的同时,房地产金融和经济脆弱性也不断凸显。国内房地产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加强,发达经济体短期利率分化和汇率波动带来的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剧。在区域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也成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阻碍。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开放为重要视角,梳理了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探索了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在结构、价格、持续性和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为检验开放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基于熵值法对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脆弱性进行了量化评估。为进一步证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脆弱性,本文使用DCC-MGARCH模型检验了国际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传染性,并采用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全国房地产经济整体脆弱性偏高,主要表现在住房租售比过高,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不过,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东部地区省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除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普遍性原因外,东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还表现在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房价超出居民家庭承受力。中西部地区内部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不大。人均GDP过低和住房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也是中西部地区房地产经济脆弱的重要原因。中国房地产股票收益率与香港、亚太地区、新兴市场、欧洲地区和美国的股票收益率之间都存在显着正向的时变相关关系。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与我国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分化明显。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波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传染性,但2015年以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升级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有限。汇率波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响很大。无论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阶段还是升值预期逐渐消退至贬值的阶段,人民币升值都会加重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人民币预期贬值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变动方向相反。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货币供给量增加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同时提高住房抵押金融风险。利率水平较低时,利率增加能有效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当利率处于高位时,利率水平继续上升会增加房地产金融风险。短期国际资本渠道下利率上升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只有在利率水平较低时,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才能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能降低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但会增加住房抵押金融风险。GDP增长加速对房地产开发金融风险和住房抵押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
师家升[3](2016)在《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储备资产大规模增加。长期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是由货物贸易顺差引起的。长期持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主要是由直接投资顺差造成的。“双顺差”的积累使得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节节攀升。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就象一把双刃剑,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长期持续的货物贸易顺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得中国在进口支付、外债清偿、外汇市场干预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成为货物贸易大国的同时,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在核电、高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已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然而,随着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外资大量流入,经常账户中的投资收益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对国际市场和对外资的依赖性也不断加大。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但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加之外汇占款已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困难。伴随着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高发频发,使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因此,努力探寻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找到实现平衡的路径和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选择了以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外贸的突破口,通过加工贸易使外资与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使得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中国在利用外资上选择了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并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使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和外贸出口的主导,使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扩大。内部失衡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储蓄率居高不下,加之金融的低效率使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以及国内消费率低更加剧了中国的“双顺差”。此外,人民币汇率、利率、GDP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相关的政府调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中国国际收支实现平衡的基本路径和对策措施在于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并通过改革、转型、创新找到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改善收入分配,提高金融效率,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步伐,并对现有的经常项目管理政策、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王颖[4](2014)在《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本流动新格局给广东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本流动在流动规模、幅度、流向等方面都呈现了新的迹象,资本流动新格局给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广东省是我国利用外资较大的省份之一,面对当前广东经济遇到增长的瓶颈,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持续经济的增长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比较法和实证法分析资本流动的新格局和广东经济利用外资的特点,并提出合理利用外资实现广东经济转型的新思路。
张磊[5](201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2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东道国。借助国际制造资本,中国建立了价廉物美的制造品生产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竞技舞台与新兴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深化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在于挖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之间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资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外资发展的约束性,为正确把握宏观外资政策与微观企业运营策略,积极运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资本缓解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直观的决策角度和决策依据。围绕研究主线“正面效应—〉决定因素—〉负面效应—〉归因”,本文从东道国角度,选取大量宏观数据与企业案例完成统计计量与实证检验,研究分为3个方面:一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正负面效应,二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决定因素,三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负面效应归因。各章节的论述兼顾完整性与独立性,章节之间逻辑紧密,且自成一体,研究结构与分析逻辑有一得之见。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计量方法有皮尔逊乘积矩阵相关系数、霍夫曼检验、最小二乘法、横截面数据分析与回归建模。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选取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跨国制造企业的微观分析选取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战并购案例对经理人行为因素导致的公司定价偏差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刘志忠[6](2009)在《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政策不断演进,形成“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开放城市——保税区——中西部地区”这样一个区域开放路(?)。外商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高速增长,从1979年的0.3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835.2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3.71%。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的程度不断减弱,区位基尼系数从1979年的0.9649下降到2006年的0.7354,年均下降1.35%。尽管如此,外商投资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扩散,虽然中西部地区积极转变观念,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与东部地区相同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外商投资企业向西部地区扩散程度仍旧低。1979-2006年间把东部地区当作一个地区的全国基尼系数下降速度仅为0.27%,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下降速度。在1993-2006年间,尽管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下降,但东部地区当作一个地区的全国基尼系数仍是上升,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集聚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更快,制造业集中在东部,且单个企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大型成套设备不断增多,固定成本显着提高,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不断增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改善,运输成本不断下降,根据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这将使新进入的制造厂商生产区位的决定取决于原有厂商的生产区位,并将集中于原有厂商的生产区位。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1993年前的外资企业集聚于东部,这直接导致新进入外资企业集中流向东部。以1999——2006年我国28个省份数据为样本,分别对总体样本、分时段样本和分地区样本,采用多个集聚效应变量逐个替换,依次进行面板回归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在我国省份之间作用明显。外商投资水平、市场大小(GDP)、工业化水平共同构成了外资集聚的因素,吸引着FDI的流入。其中,外商投资水平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效应最强,并使得我国FDI区位分布不平衡的格局难以改变。分时段回归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的集聚效应发生动态演变,即随着某一省份外资的逐年增加,外资存量的不断扩大,将使得集聚效应越来越大。分地区回归表明,存量外资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在东部各省之间发挥的作用更大,而流量外资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则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明显。住房价格作为经济扩散力量效果初步显现。分时段样本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价格与外商投资负相关,赫尔普曼的结论得到了验证。以1999——2006年我国192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所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在我国城市之间作用明显,外商投资水平、基础设施、市场大小、工业化水平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外资集聚效应在城市层面发挥作用的条件,但与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的结论不同,城市层面不存在集聚经济对外资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步变大的现象。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外资在我国东部地区选择投资城市时,比在中西部地区更依赖于原有外资企业,东部地区流量外资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比中西部地区大说明外资在我国东部投资时,对于投资城市的选择更趋向于遵循原有外资企业的路(?)。中西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可利用的厂房、大型成套设备等优质资产,积极推进外商对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并购投资,既可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又可以降低外商投资办厂的固定成本,使外资流入中西部,找到突破中西部引进外资困境的出路。
李练军[7](2008)在《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自从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振兴战略以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问题便进一步显露出来,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006年,中部地区拥有全国26.8%的人口和20.5%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却分别只占到全国总量的3.1%和9.4%。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开放型经济发展对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不去充分享受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把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揭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规律,探讨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首先在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全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多变量回归模型、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揭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四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三个角度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源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渊源于国际直接投资各个理论的FDI吸收能力理论对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富有启发意义。(2)论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与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尽管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对外贸易规模依然偏小,而且商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方式单一,贸易主体不合理,县城外贸发展落后。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投资规模较小,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来源过于集中以及投资行业狭窄等问题。论文还采用综合依存度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结论。(3)论文分析了过去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相对来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进口贸易却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较小,而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但直接扩大了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而且有利于优化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部地区无论是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还是进出口贸易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而且也存在着长期的唯一协整关系,但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进口贸易也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不过,外商直接投资是进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5)论文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全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在可能影响对外贸易的8个因素中,贸易条件、进口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中部地区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在可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10个因素中,只有就业水平、工资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贸易等4个因素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影响,而其他6个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因素、集聚效应因素、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本文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环境差异是导致它们开放型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在全国处于中等地位,优于西部地区,但劣于东部地区。(6)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拥有区位和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而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工业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世界经济、世界贸易、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外梯度转移给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却使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7)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外资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中部地区要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然后要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同时努力开拓市场,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次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最后要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同时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大力培养国际经贸人才。而中部地区只有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产业流向、创新外商投资方式、扩大外资来源,同时加强外资引进审批和监督、改善招商方式、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才能不断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时本文认为,中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既不能把外贸与外资的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六省各行其事,而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同时兼顾对外贸易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同发展,努力推进中部地区的经贸一体化。
纪蓓蓓[8](2007)在《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间资本流动日益加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通过合法与非法渠道不断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不仅会对一国的经济造成影响,还会引发金融危机。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事实也证明国际资本的流动不仅会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而且也是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重要原因。在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国际资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文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机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过程,并对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定量检验和分析。为了具体探讨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所造成的影响,本文尝试在货币供给的框架内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入对房地产价格的一般影响过程。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项目的分析,具体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入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本文最后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检验。
左巧[9](2007)在《成都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西部打开的纵深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全方位扩散,成都市政府也适时的提出了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狠抓投资环境治理、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对投资环境进行优化和完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和要素分析法对成都市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定性的系统比较分析,认为成都市投资环境仍面临着:地理区位欠佳,体制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主导产业载体发展不完善、集中度不高,软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建议成都市投资环境的优化应在遵循系统化、市场化、国际化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从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优化产业投资环境、优化投资软环境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几方面进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效能政府建设、实施城市营销等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和优化战略的研究,目的在于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在结合城市特色、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对城市投资环境进行战略优化,以激发城市潜力,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独特性的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竞争优势,塑造、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实施持续性城市营销战略,进一步培育和提升成都的城市竞争力,使其成为成都在区域性竞争乃至全球性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手段。最终实现政府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投资环境及优化理论,通过SWOT分析,对成都市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做出了较为准确的评价,并提出了优化成都市投资环境的策略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成都市投资环境下一阶段的系统研究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同时,将城市营销的概念作为城市投资环境优化的战略之一引入本文,提出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化离不开城市营销。结合成都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现实成都城市文化的特点,作出了自己关于成都的城市定位——“生活之都、创业之都”。但由于投资环境优化研究是一个探索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现实中没有成型的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再加上笔者自身阅历尚浅,所以在理论和实践策略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还较为肤浅,有待进一步探讨。
郭小燕[10](2007)在《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也逐年增加。大量国际资本,尤其是FDI的引入,对中国储蓄、消费、贸易等方面产生了综合影响,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因此,论文围绕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探讨。首先,论文以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和拉美国家为例,分析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大量实证文献探讨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包括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论文运用CGE模型模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国际资本流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比国际资本流入要大得多:国际资本流入导致国内总产出增加,而且,随着国际资本流入幅度的加大,对国内总产出的影响不断加深,出口、国内产出在国内市场的供给也呈现同样的特征;随着国际资本流入幅度的增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国际资本流入会导致进口总量减少、进口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涨,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出口数量增加;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也会导致家庭消费、家庭储蓄、政府储蓄、家庭收入、政府收入的增加。第三,论文对中国FDI进行阶段性回顾,对中国FDI的规模、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来源国分布、投资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对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进行阐述。论文根据中国1980~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出口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FDI与出口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VAR模型中FDI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FDI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作用和效果。最后,论文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征,提出中国的策略选择: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保持国际资本流入适度规模,充分利用已有国际资本;优化国际资本流入结构,提高国际资本流入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监管国际资本流动,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广州利用外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广州利用外资(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2)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脆弱性问题研究 |
1.2.2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经济 |
1.2.3 中国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问题研究 |
1.2.4 房地产金融脆弱性 |
1.2.5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理论研究 |
2.1 开放经济发展的概述 |
2.1.1 经济全球化 |
2.1.2 区域经济开放 |
2.1.3 金融开放理论 |
2.1.4 金融市场化理论 |
2.2 市场脆弱性理论基础 |
2.2.1 脆弱性内涵 |
2.2.2 经济脆弱性的内涵界定 |
2.2.3 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及分类 |
2.2.4 房地产市场的脆弱性 |
2.3 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理论 |
2.3.1 金融传染性的内涵 |
2.3.2 金融传染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 房地产金融风险理论 |
2.4.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及产生的根源 |
2.4.2 金融风险的相关基础理论 |
2.4.3 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机理分析 |
3.1 区域经济开放与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 |
3.1.1 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
3.1.2 区域经济开放条件下房地产经济中的巴萨理论 |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 |
3.2.1 经济全球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3.2.2 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化与新兴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3.3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分析 |
3.3.1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传染渠道 |
3.3.2 国际危机对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渠道 |
3.4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3.4.1 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 |
3.4.2 汇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传导渠道 |
3.4.3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机制 |
3.5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3.5.1 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渠道分析 |
3.5.2 利率市场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 |
3.5.3 汇率、利率与房地产价格联动性的理论模型 |
第4章 中国房地产区域市场经济脆弱性分析 |
4.1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
4.1.1 灰色聚类法 |
4.1.2 集对分析法 |
4.1.3 综合指数评价法 |
4.1.4 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4.2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子系统和指标体系 |
4.2.2 脆弱性指标的数据描述分析 |
4.3 脆弱性综合评级指标标准化处理 |
4.3.1 适度评价指标 |
4.3.2 正向指标 |
4.3.3 负向指标 |
4.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脆弱性综合评估法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2 基于熵值法确定第三层指标权重 |
4.4.3 基于熵值法确定子系统指标权重 |
4.5 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 |
4.5.1 各省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
4.5.2 全国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综合评估 |
4.5.3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同质性 |
4.5.4 区域房地产经济脆弱性的异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全球化下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
5.1 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脆弱性 |
5.2 DCC-MGARCH模型说明与设定 |
5.2.1 GARCH族模型发展的历程 |
5.2.2 DCC-MGARCH模型估计步骤 |
5.3 数据描述 |
5.3.1 变量说明 |
5.3.2 收益率波动集聚性分析 |
5.3.3 数据特征分析 |
5.4 相关检验 |
5.4.1 单位根检验 |
5.4.2 自相关检验 |
5.4.3 非对称性检验 |
5.5 国际金融波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传染性的实证分析 |
5.5.1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DCC-MGARCH估计 |
5.5.2 各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阶段DCC-MGARCH估计 |
5.5.3 各地区市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性的动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开放下金融市场化对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金融开放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数据分析 |
6.1.2 金融市场因素分析 |
6.1.3 利率 |
6.2 计量方法与模型 |
6.2.1 计量方法选择 |
6.2.2 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设定 |
6.2.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 汇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汇率区制划分 |
6.3.4 基于不同汇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
6.4 利率市场化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检验 |
6.4.1 单位根检验 |
6.4.2 协整检验 |
6.4.3 基于利率区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脉冲响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 |
7.2.1 构建各区域房地产市场经济脆弱性评估体系 |
7.2.2 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 |
7.2.3 健全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
7.2.4 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实时监控机制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7.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7.4.1 更深入地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
7.4.2 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早期的国际收支学说 |
二、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三、当代国际收支危机理论 |
四、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及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的历史和现状 |
第二节 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表现及特征 |
一、经常账户差额及其占GDP比例变动情况 |
二、经常账户差额的内部构成 |
三、货物和服务差额的内部构成 |
四、收益差额的内部构成 |
五、经常转移差额的内部构成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失衡的表现及特征 |
一、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及其占GDP比例变动情况 |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的内部构成 |
三、金融账户差额的内部构成 |
四、直接投资差额的内部构成 |
五、证券投资差额的内部构成 |
六、其它投资差额的内部构成 |
第四节 中国储备资产失衡的表现及特征 |
一、储备资产变动额及其占GDP比例变动情况 |
二、储备资产变动额的内部构成 |
三、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及其占GDP比例变动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正面影响 |
一、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
二、增加外汇储备和增强国际清偿能力 |
三、出口商品种类完备,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四、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业强国升级 |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负面影响 |
一、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经济运行潜在风险上升 |
二、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投资收益较低、成本较高 |
三、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增大央行金融调控难度 |
四、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乏使中国财富大量流失 |
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摩擦高发频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加工贸易与进出口贸易顺差 |
一、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历史背景及简要进程 |
二、加工贸易对进出口贸易顺差的贡献 |
三、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跨境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 |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背景及简要进程 |
二、跨境直接投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
三、跨境直接投资对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影响 |
四、跨境直接投资对储备资产变动额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国际利率差异等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实证分析 |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假设前提及推导 |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实证分析 |
三、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二节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数据说明 |
二、ADF检验 |
三、协整分析 |
四、实证结论及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 |
第一节 储蓄-投资失衡与经常账户失衡 |
一、储蓄-投资差额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
二、储蓄-投资差额与经常账户差额 |
三、储蓄率与投资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的世界比较 |
第二节 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与经常账户失衡 |
一、高储蓄、低消费与经常账户顺差 |
二、高投资、低消费与经常账户顺差 |
第三节 储蓄-投资转化率与国际收支失衡 |
一、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及其构成 |
二、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 |
三、中国债券市场融资状况 |
四、中国股票市场融资状况 |
五、中国利率市场发展状况 |
六、过剩储蓄绕道国外迂回投资国内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之跨时分析 |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途径 |
一、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作用于人们的储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
二、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作用于一国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
三、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作用于一国的资产价格进而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 |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计量模型 |
第三节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Panel Data模型分类 |
二、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
三、数据说明及模型形式选择 |
四、主要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国际收支实现平衡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实现平衡的基本路径 |
一、改革和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二、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 |
三、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步伐 |
四、进行与人口相关的政策调整 |
第二节 经常项目管理政策选择 |
一、取消“奖出限入”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实行中性的外贸政策 |
二、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三、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
四、取消对FDI的优惠,实现内、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原则 |
五、改革出口退税政策 |
第三节 资本项目管理政策选择 |
一、外汇账户管理和结售付汇管理 |
二、外债管理 |
三、境外投资外汇管理 |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五、中国外汇市场改革 |
第四节 外汇储备管理政策选择 |
一、外汇储备的流动性投资组合 |
二、建立中国能源和战略物资储备 |
三、设立中国主权养老基金 |
第五节 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
一、贯通石油、天然气管道,保障能源安全 |
二、建立亚欧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促进中国资本输出、技术出口 |
三、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助推区域金融合作 |
第六节 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际收支平衡 |
一、通过制度变革,释放制度红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
二、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
三、通过创新,实现要素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
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论文的结论 |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附表1:1999-2013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及变化情况一览表 |
附表2:1994-2014年中国持有美国证券及其构成情况 |
附表3:2002-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及中国外汇储备收益水平估算 |
附表4:2005m7-2015m12中国进出口贸易、一般贸易及加工贸易数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本流动新格局给广东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危机前后国际资本流动比较 |
(一) 金融危机前国际资本流动回顾 |
(二) 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 |
二、广东经济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
(一) 广东经济利用外资的特点 |
(二) 广东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
三、广东GDP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实证分析 |
四、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给广东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 |
(一) 全球资本的流动性增加 |
(二) 金融危机后,投资者重新思考资本的获利方式 |
(三) 投资国对绿色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有较成熟的技术 |
五、合理利用外资实现广东经济转型的新思路 |
结束语 |
(5)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投资中国 |
第二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地位 |
第三节 两大经济圈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 FDI 的驱动效应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检验 |
第一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二节 长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
第三节 长三角两省一市外资区位的皮尔逊系数检验 |
第四节 珠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
第五节 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
第四章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投资的微观决定因素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投资中国制造业 |
第二节 并购投资微观决定因素实证:基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 |
第三节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的微观决定因素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挤占国内企业 |
第二节 独资化与技术溢出约束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趋同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失衡 |
第六章 跨国制造企业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一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溢出 |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整合 |
第三节 会计管理信息失真与目标公司定价 |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 |
第五节 法律规范的国际化 |
第六节 政府行政干预 |
第七节 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与投资负面效应 |
第七章 并购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检验: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二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非理性 |
第二节 公司定价与行为偏差 |
第三节 公司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基于跨国企业案例 |
第四节 基本结论 |
第八章 政策建言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外资政策与企业发展建言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与网址 |
附录:插入图表索引 |
后记 |
(6)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特征 第2章 外资区位选择理论与实证:文献综述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
2.1.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要述评 |
2.2 外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的经验实证 |
2.2.1 基本假说及解释变量确定 |
2.2.2 数据结构及计量模型 |
2.2.3 被解释变量的数据选取与基本结论 |
2.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及其变迁 |
3.1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政策 |
3.1.1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沿革 |
3.1.2 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区域的初始选择 |
3.1.3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政策的演进 |
3.1.4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政策的比较 |
3.2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
3.2.1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简况:1979——2007 |
3.2.2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国际比较 |
3.3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变迁特征 |
3.3.1 洛伦兹曲线和区位基尼系数 |
3.3.2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基尼系数 |
3.3.3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变迁特征 第4章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厂商区位选择 |
4.1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
4.1.1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假定 |
4.1.2 厂商区位选择的经济效应 |
4.1.3 贸易成本与厂商区位选择 |
4.2 中心——外围模型 |
4.2.1 两地区的实际工资 |
4.2.2 中心——外围模型的均衡及其稳定性 |
4.2.3 非贸易品与中心——外围转变 |
4.3 中间投入品模型 |
4.3.1 两国的工人工资 |
4.3.2 中间投入品模型的均衡 第5章 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经济地理学解析 |
5.1 西部地区引资困境的新经济地理学解析 |
5.1.1 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困境 |
5.1.2 简化的中心——外围模型 |
5.1.3 西部地区引资困境的新经济地理学解析 |
5.2 湘粤外商投资区位选择比较分析 |
5.2.1 湖南FDI的发展及与广东的差距 |
5.2.2 湘粤引进外资的比较分析 |
5.3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差异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
5.3.1 地区经济差距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差异 |
5.3.2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差异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6章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实证研究 |
6.1 经济集聚与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6.1.1 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
6.1.2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6.1.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6.1.4 结论 |
6.2 经济集聚与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面板数据 |
6.2.1 计量方法与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6.2.4 结论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7)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重要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中部地区 |
1.2.2 开放型经济 |
1.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
1.3.2 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
1.3.3 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
1.3.4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逻辑 |
2.1.2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逻辑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
3.1.2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1.3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
3.1.4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
3.1.5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和县域外贸发展分析 |
3.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 |
3.2.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分析 |
3.2.3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分析 |
3.2.4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分析 |
3.3 我国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3.3.1 指标、方法和数据来源 |
3.3.2 基于综合依存度法的我国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3.3.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我国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3.3.4 研究结论与比较 |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1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探讨 |
4.1.2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1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探讨 |
4.2.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探讨 |
5.1.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理论分析 |
5.1.2 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
5.2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
5.2.2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
5.2.3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分析 |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1 变量选择、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6.1.2 实证分析结果 |
6.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择、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6.2.2 实证分析结果 |
6.3 我国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分析 |
6.3.1 研究方法、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实证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
7.1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7.1.1 区位和交通优势 |
7.1.2 自然资源优势 |
7.1.3 劳动力成本优势 |
7.1.4 人力资本优势 |
7.2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7.2.1 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
7.2.2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滞后 |
7.2.3 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发展落后 |
7.2.4 中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偏低 |
7.2.5 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 |
7.3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
7.3.1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7.3.2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8.1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
8.1.1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8.1.2 发展加工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
8.1.3 努力开拓市场,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
8.1.4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外贸经营主体 |
8.1.5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其他措施 |
8.2 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分析 |
8.2.1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能力 |
8.2.2 拓宽引资领域,优化外资产业流向 |
8.2.3 创新外商投资方式,大力发展企业并购 |
8.2.4 扩大外资来源,提高外资质量 |
8.2.5 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其他措施 |
8.3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8.3.1 协调外贸与外资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外贸外资共同发展 |
8.3.2 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实现中部地区经贸一体化 |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8)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2 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及货币供给概述 |
2.1 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及方式 |
2.1.1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
2.1.2 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 |
2.2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及形成机制 |
2.2.1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分析 |
2.2.2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
2.3 货币供给的口径及货币供给的过程 |
3 货币供给视角下的国际资本流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
3.1 国际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 |
3.1.1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3.1.2 国际长期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3.2 货币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3.2.1 货币供给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 |
3.2.2 货币供给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影响的途径 |
3.3 国际资本流入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4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状况分析 |
4.1 我国房地产价格总体情况 |
4.2 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分析 |
4.3 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分析 |
4.4 二手房价格的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国际资本流入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分析 |
5.1 基于资本和金融帐户下的国际资本流入状况分析 |
5.1.1 资本与金融帐户下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分析 |
5.1.2 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分析 |
5.1.3 非直接投资流入分析 |
5.1.4 外资流入房地产业的状况分析 |
5.2 基于净误差和遗漏帐户下的国际资本流入分析 |
5.2.1 对于误差与遗漏帐户的分析 |
5.2.2 国际游资对房地产业的分析 |
5.3 基于储备资产帐户下的国际资本流入影响分析 |
5.4 小结 |
6 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定量检验 |
6.1 主要指标及检验步骤说明 |
6.2 国际资本流入与房地产价格的定量检验 |
6.2.1 国际资本流入与货币供给的定量检验 |
6.2.2 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的定量检验 |
6.2.3 国际资本流入与房地产价格的定量检验 |
6.3 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成都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投资环境及优化理论 |
2.1 投资环境概述 |
2.1.1 投资环境的概念 |
2.1.2 投资环境的特征和类型 |
2.1.3 投资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
2.2 投资环境评价一般概述 |
2.2.1 投资环境评价的意义 |
2.2.2 投资环境评价的类型 |
2.3 投资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
2.3.1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研究 |
2.3.2 引进外商投资动因的理论研究 3 成都市投资环境分析 |
3.1 成都市投资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1 国际环境对成都市投资环境的影响 |
3.1.2 国内环境对成都市投资环境的影响 |
3.2 成都市投资环境要素分析与比较 |
3.2.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3.2.2 城市建设水平的比较分析 |
3.2.3 政府建设水平的比较分析 4 成都市投资环境评价 |
4.1 成都市投资环境的优势 |
4.1.1 市场前景广阔 |
4.1.2 基础设施完善 |
4.1.3 自然条件优越 |
4.1.4 产业配套健全 |
4.1.5 投资环境良好 |
4.2 成都市投资环境的劣势 |
4.2.1 地理区位欠佳 |
4.2.2 体制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4.2.3 主导产业载体发展不完善,集中度不高 |
4.2.4 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5 成都市优化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
5.1 成都市投资环境优化原则 |
5.1.1 系统化原则 |
5.1.2 市场化原则 |
5.1.3 国际化原则 |
5.2 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 |
5.2.1 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
5.2.2 提高县域城市化水平 |
5.2.3 建设成都平原城市群 |
5.3 优化产业投资环境——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
5.3.1 坚持科学规划,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5.3.2 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强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
5.3.3 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
5.3.4 依托市区两级工业集中发展体系,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
5.3.5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 |
5.4 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快效能政府建设 |
5.4.1 转变经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果 |
5.4.2 引进法律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质量 |
5.4.3 建立工作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
5.4.4 利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管理功能 |
5.4.5 加强行政监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
5.4.6 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政府自我管理 |
5.5 提升城市竞争力——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
5.5.1 准确定位城市形象 |
5.5.2 提高城市资源资产化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
(10)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后续研究设想 |
2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综述 |
2.1 国际投资乘数理论 |
2.2 缺口理论 |
2.2.1 两缺口模型 |
2.2.2 三缺口和四缺口模型 |
2.3 新古典主义观点 |
2.3.1 福利效应模型 |
2.3.2 改变吸收时程理论 |
2.4 依附理论 |
2.5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 |
2.5.1 微观理论 |
2.5.2 宏观理论 |
2.5.3 折衷理论 |
2.6 小结 |
3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经验证据 |
3.1 国际实践 |
3.1.1 美国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2 日本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3 新加坡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4 韩国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5 香港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6 拉美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
3.1.7 启示 |
3.2 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3.2.1 促进论 |
3.2.2 无关论 |
3.2.3 不定论 |
3.2.4 实证结果差异分析 |
3.3 FDI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3.3.1 肯定论 |
3.3.2 否定论 |
3.4 小结 |
4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CGE方法 |
4.1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4.1.1 国际资本流动对储蓄的影响 |
4.1.2 国际资本流动对投资的影响 |
4.1.3 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资本形成的影响 |
4.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总量与结构分析 |
4.2.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分析 |
4.2.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分析 |
4.3 CGE模型的基本理论 |
4.3.1 CGE模型的理论基石 |
4.3.2 CGE模型的定义及特点 |
4.3.3 CGE模型的一般结构 |
4.3.4 CGE模型的宏观闭合理论 |
4.4 中国经济的CGE模型 |
4.4.1 CGE模型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
4.4.2 中国经济SAM的构造 |
4.4.3 模型方程 |
4.4.4 参数估计与模型校准 |
4.5 政策模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4.6 小结 |
5 中国FDI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 中国FDI发展的基本态势 |
5.1.1 中国利用FDI的阶段性回顾 |
5.1.2 中国利用FDI的现状 |
5.1.3 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
5.2 中国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方法与理论模型 |
5.2.2 实证检验与模型结果 |
5.3 小结 |
6 国际资本流动新形势下中国的策略选择 |
6.1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
6.2 新形势下中国的策略选择 |
6.2.1 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
6.2.2 保持国际资本流入适度规模,合理利用已有的国际资本 |
6.2.3 优化国际资本流入结构,提高国际资本流入质量 |
6.2.4 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国际资本双向流动 |
6.2.5 监管国际资本流动,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 |
6.3 小结 |
附录: CGE模型核心程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际资本流动与广州利用外资(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研究[D]. 雷雨亮. 湘潭大学, 2017(01)
- [3]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平衡对策研究[D]. 师家升. 云南大学, 2016(12)
- [4]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本流动新格局给广东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J]. 王颖. 改革与战略, 2014(12)
- [5]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6]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D]. 刘志忠. 湖南大学, 2009(01)
- [7]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8]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D]. 纪蓓蓓.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9]成都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D]. 左巧. 四川大学, 2007(05)
- [10]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郭小燕. 厦门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