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义引申方式新探──从隐喻看引申(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杰[1](2021)在《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身物互喻”指“身”与“物”的互相比喻,即:用人的身体比喻某一事物,或用某一事物比喻人。“身物互喻”词是所有语言中的基础词汇,本文结合“斯瓦迪士核心词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身物互喻”词,并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研究,分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解释“身物互喻”词,提出本选题的意义,分析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对语料分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着手对“身物互喻”词引申的隐喻、转喻成果进行梳理。第一层面,将“身物互喻”词分为“以身喻物”词和“以物喻身”词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词进行本体研究及教学思考。具体词的考察,先逐一详析各义项,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归总。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的个性特点及“身物互喻”词的共性特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二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的探讨。根据“身物互喻”词的特征,本部分选择适合“身物互喻”词教学的“语义场”教学法理论、语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与方法讨论,并延伸至对“身物互喻”词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三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的探讨。将“身物互喻”词的课外教学聚焦在预习、课后练习、活动设计这三个大环节之上,各环节用较为丰富的内容、形式为“身物互喻”词设计相应的课外教学练习与活动。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王长华[2](2020)在《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先秦汉语丧葬词语为研究对象,包括先秦汉语丧葬建筑类、丧葬服饰类、丧葬器具类、丧祭用品类和丧礼名称类词语,是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在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传统词义学和现代词义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且运用义素分析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理论,对先秦时期丧葬词语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并对其词义演变及规律作历时层面的分析探讨。首先,整理统计先秦时期经典文献语料中与丧葬内容密切相关的460个名词性丧葬词语,根据语义特征将其分为丧葬建筑、丧葬服饰、丧葬器具、丧祭用品和丧礼名称五大类,然后再进行逐级划分。从共时的角度对先秦汉语丧葬词语作静态描写,通过语义属性、生成属性和使用属性对同一类别中的不同词项进行分析,以便探求先秦丧葬词语在词义来源、词义差异、词形结构和发展演变等方面的特点。其次,从历时动态的角度分析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词义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对丧葬词语在先秦时期的词义演变关系的描写,分析词义引申的路径和词义演变的类型;通过词义引申所导致的新旧义位之间的范围变化,分析词义演变的结果,即义位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进而探究先秦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最后,根据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情况,梳理丧葬词语在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作用下的词义引申脉络,进一步探讨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与动因。作为先秦汉语专类词汇研究,本文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方法,对先秦传世文献中的丧葬词语进行穷尽式考查,统计其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频次,并举例分析;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来探求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语义构成、词义演变和认知动因;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与文化参照,以便更好地分析与描写先秦丧葬词语的语义特点。
蔡满园,李凤杰[3](2019)在《基于仙人掌发展模型的“晒”的隐喻性词义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晒"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在词义演化过程中,"晒"的隐喻性语义演化不仅能体现出词义辐射型的优势,各种引申义能直接指向"晒"的基本义,而且发挥了连锁型的优势,加强了各引申义之间的紧密联系。"晒"的不同语义之所以能纳入到统一的语义框架中,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的同时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通过仙人掌发展模型进行分析,显示了词语语义链发展的新特征。
李坤怡[4](2019)在《24种语言基本核心词词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共选取24种语言,确定60个基本核心词,根据词项查阅与收集原则,对24种语言中的60个基本核心词词义进行了细致的收集整理。经过义项的合并-删减-翻译等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24种语言60个基本核心词的全部义项,并对总义项数和义项数平均情况做了数据分析,对60个核心词在24个语言中的具体词义做了详细的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发现:24种语言中的60个基本核心词词项大致在4个上下浮动,但各语言内部不同词类产生义项的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中不同词类产生引申义不存在统一性。24种语言总体上讲,动词是平均义项最多的一类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平均义项列在第三位,代词和数词的平均义项相对较少。在词义引申能力方面各语系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在语系大类中,有词义引申能力强的语言,也有引申能力较弱的语言,若从引申角度重新划分语言关系,就目前语言材料情况尚不能达到目的。词义引申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各民族语言都通过隐喻或转喻的途径增加原词的义项,来表达不断产生的概念、现象,用熟悉的、具象的、简单的概念表达和展示新生、抽象、复杂的概念,在不增加新词的基础上帮助人类认知、理解和表达各领域的概念;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中引申程度是不同的,每一种语言的引申能力在它自己的整个词汇系统中分布有强有弱,这两种不均衡性是普遍存在的。基本核心词在各语言中的引申义有着较大的不同,差异集中表现在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社会传统文化、地理环境、劳动与生活、知识体系几个大的方面。客观世界、人类认知、语言规律是词义引申的三个动因,它们交互作用,共同推动词义演变。
陆燕婷[5](2019)在《《説文解字注》历史演变观述考 ——基於“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説文解字注》是清代着名语言学家段玉裁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段玉裁研究汉语汉字历史演变的理念与方法。本文采用总体评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三个角度切入,具体阐释段注的历史演变观。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关於段注历史演变观的研究现状。第二至四章分“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三个方面总述段注历史演变观,并辅以个案研究,从而印证、补充段注的具体觐点。第二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同一词书写形式古今不同;字体的演变,段注有时也称之爲“古今字”;段注爲説明用字古今不同使用了多种表述方式。接着,以探究表不正义之{衰}的用字历时演变爲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字”的具体条目:前人的研究及大量出土文献表明,战国末期,“邪(耶)”已经被用来记録不正义之{衺},包括思想道德之不正及方位之不正;最迟至南北朝,已经有了“斜”记録不正义之{衺}的用例,“斜”绝大部分被用来记録方位之不正,“邪”则二者兼有。第三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语”:“古今语”指对同一对象,古今用语不同;段注存在既称“古今语”又称“古今字”的特殊情况。接着,以探究“赠予”概念场常用词的历时替换爲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语”的具体条目:表“赠予”之“送”先秦已经出现,但用例较少;秦汉时期,用例逐渐增加,虽不及“遗”使用频繁,但与“赠”势均力敌,且形成“赠送”双音新词。魏晋南北朝时期,“遗”在汉译佛经中使用仍较多,但其独立性下降,语素化程度加深;“赠”在中土文献中使用较多,但主要指“作诗相赠”,口语性程度较低。因此,最晚至南北朝时期“送”己经占据“赠予”概念场的主导地位。第四章首先总述段注中的“古今义”:“古今义”指同一词的意义古今不同。接着,以探究“僵”的词义变化爲个案,具体研究、补正段注有关“古今义”的具体条目:“僵”本义爲“偃”,魏晋南北朝时期己发展出“不动”“不巧”的新义。“不巧”义是由本义“偃”引申出“(使)死”义,再进一步引申得到的。“僵”由本义“偃”又引申出“躺着”状态义。“僵”之“不动”义或直接来源於此,又与同源词“强(强)”之“硬”义在人体表现爲原本柔软、灵活的身体部位变僵,导致行动不便乃至一动不动,殊途同归。
李元[6](2019)在《《白虎通》名物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对象为《白虎通》中名物词,包括天象、山川、品物、封国、宗教、军旅和刑罚、器具、饮食、服饰、居室、身体11类,属于专书专项词汇研究。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手段,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重点探索《白虎通》中名物词所指义及双音节名物词的组合方式、内部构成特征、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并力求揭示部分名物词命名理据。第一,根据整理与测查《白虎通》中654个名物词,以传统训诂学分类标准划分其为11大类,静态描写名物词在《白虎通》中具体所指,结合其前期的文献资料列出所指义在东汉之前古籍中具体使用情况。第二,双音词在《白虎通》名物词中大量存在,通过对双音节名物词的确定以及从义素角度分析其结构类型,总结名物词常用合成方式产生新词,探析在东汉时期复音词产生之重要原因及规律。第三,从纵向角度对《白虎通》所涉及名物词进行词义演变情况分析,考察11类名物词在东汉以前之词义变化情况,重点梳理部分词汇之引申路径、词义引申类型以及引申过程中上下义位之间词义范围变化。从横向角度我们爬梳出同源词,探寻词源义,获悉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经过分析,我们较全面地把握《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过程及特征。第四,在对《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发展演变分析基础上,以西方语言学转喻、隐喻理论为抓手,分析其对名物词词义引申之影响,探源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作为《白虎通》专书专项词汇研究,论文本着定量测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之原则,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穷尽式测查,将统计数据与分类描写相结合,为全面了解名物词的系统构成与词义演变情况,一方面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以求得名物词使用义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对《白虎通》名物词进行历时动态过程追索,即对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和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探究。名物词属于文化词汇,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之缩影,研究中秉承历史典籍与礼俗文化相参照原则,力争对《白虎通》名物词做以全面分析和梳理,通过名物词追踪东汉时期之语言变化。
张世盛[7](2018)在《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掀捋类单音节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范畴下的一个小类,是根据语义划分出来的,它表示施事者通过某种动作行为对受事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论文以现代汉语中掀捋类单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符合定义的八个掀捋类类单音节动词:掀、揭、撩、撬、捋、揎、撸、攘。本论文将这八个动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语料库中所涉及到的与这八个动词搭配的相关论元进行了穷尽性的查找,在此基础上,将共时和历时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其论元搭配内容的不同,归纳和总结出了各词的完整词义,从而得出该词完整的词义演变情况。论文首先介绍了与掀捋类单音节动词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语料来源、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然后整理归纳了搜集到的所有相关语料,在历时层面上对每一个动词所涉及到的论元搭配进行分类,从本义出发理清该动词的词义发展顺序,并概括出该词的引申规律;在共时层面上将这八个动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词义发展的共性和特性,从而得出该类动词同一语义场中的词义发展情况。具体来说,分别以掀捋类单音节动词小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掀”和“捋”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的穷尽性查找,找出其辞典中未收录的义项,基于语料库中该词搭配的论元分析,对该词论元搭配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出其完整而正确的词义义项,并对“掀”和“捋”的词义系统进行概括,梳理其词义的演变路径和规律。然后接着以掀捋类单音节动词中的另外六个动词:揭、撩、撬、揎、撸、攘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中与其搭配的受事论元,分析概括出其所能支配的受事论元的语义范畴,并总结出其义项特征,探究其词义演变的规律,使我们更加完整的了解到掀捋类动词的特性。论文最后围绕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首先是论元搭配对于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演变的影响。文章由各动词之间和各受事论元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不同的论元搭配对于词义发展的影响情况。接着对掀捋类单音节动词的词义演变进行探讨,得出了掀捋类单音节动词的词义演变模式和引申规律:即由手部动作义到言说动作义的演变模式和从具体行为义到抽象行为义的引申规律。
杨丽雪[8](2018)在《《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78年版和201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建筑词语。人的类活动离不开建筑建造,同样建筑建造也离不开人类活动,建筑活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建筑词语的研究属于行业语的分类研究,对于构建现代汉语词汇分类系统具有推进意义。词义是词汇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词义引申方式、词义引申过程和词义引申原因的探索,更会丰富词义研究体系。
于为[9](2018)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包括先秦汉语房屋类建筑词汇、水利类建筑词汇和道路类建筑词汇,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本文在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传统词义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运用义素分析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理论,对先秦时期的建筑词汇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并在历时层面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进行词义演变规律的探求。首先,根据整理与测查出的先秦时期与建筑内容密切相关的685个建筑词汇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房屋类建筑词汇、水利类建筑词汇和道路类建筑词汇三大类别,然后再进行次级类别的划分,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作共时静态描写,并从语义属性、生成属性与使用属性三方面对每个类别中的词项进行分析,探求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在语义差别、词义来源、词形结构、演变情况等方面特征及其成词机制。其次,从历时动态角度分析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词义演变情况。词义变化过程研究主要通过全面考察建筑词汇在先秦时期的词义引申情况,分析词义引申路径与词义引申类型;词义变化结果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词义引申所涉及的新旧义位间的范围变化,阐释义位扩大、缩小、转移三种引申结果,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演变的特征和规律。最后,在对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在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作用下的词义引申情况,探讨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与动因。作为先秦汉语专类词汇研究,本文将定量测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辞书、字书中所见的与建筑内容相关的先秦汉语词汇进行穷尽式测查,统计建筑词汇在先秦经典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并举出典型例句;将共时静态描写与历时动态分析相结合,以此探求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系统构成、词义演变规律和演变动因;还将历史文献与文化参照相结合,以便具体细致的进行建筑词汇语义分析和同类别词项的语义差异分析。
孟睿[10](2017)在《长治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长治方言词汇词义和普通话词义的比较分析,从语义学理论角度探讨产生词义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一部分绪论中首先介绍了长治方言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接下来又介绍了长治方言的基本概况,其中包括地理概况和长治名称的历史由来以及长治方言的语音系统简介,最后还介绍了一些语义学和词义演变的相关理论方法。论文的第二部分将长治方言中的常用词分二十六类进行了例举,并用严式国际音标注音。第三部分对长治方言中极具特色的35个词汇词义与普通话的词义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第四部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对长治方言词汇的词义和普通话的词义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部分由于社会原因造成差异的词汇词义进行了分类比较研究。通过上述几部分的研究从而对长治方言词汇词义和普通话词义的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原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长治方言词汇的语义研究提供了资料和参考。
二、词义引申方式新探──从隐喻看引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词义引申方式新探──从隐喻看引申(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选题意义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 |
五、方法与语料说明 |
第一章 “以身喻物”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肢体部位词 |
二、内脏器官词 |
三、面部器官词 |
第二章 “以物喻身”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植物的“喻身”分析 |
二、动物的“喻身”分析 |
第三章 “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探讨 |
一、“身物互喻”词的语义场教学法探讨 |
二、“身物互喻”词的语境教学法探讨 |
三、“身物互喻”词的文化教学探讨 |
第四章 “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探讨 |
一、课前预习 |
二、课后练习 |
三、活动设计 |
第五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 |
二、“身物互喻”词教学片段式设计 |
致谢 |
(2)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综述 |
一、先秦汉语词汇研究 |
二、汉语词义演变研究 |
三、丧葬词汇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词汇系统的相关理论 |
二、语义学的相关理论 |
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五节 本文所用主要术语说明 |
第二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分类描写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建筑类词语 |
一、墓地建筑类词语 |
二、治丧场所建筑类 |
第二节 先秦汉语丧葬服饰类词 |
一、殓丧之服 |
二、居丧之服 |
三、吊唁之服 |
第三节 先秦汉语丧葬器具类词语 |
一、丧具类词语 |
二、棺具类词语 |
三、旌旗类词语 |
四、葬具类词语 |
第四节 先秦汉语丧祭用品类词语 |
一、祭肉酒饮类词语 |
二、谷物类词语 |
三、饮食器具类词语 |
第五节 先秦汉语丧礼名称类词语 |
一、逝者死亡之称 |
二、居丧者之称 |
三、治丧诸职官之称 |
四、丧礼诸祭之称 |
五、丧礼讳谥之称 |
六、庙礼诸祭之称 |
第三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关系 |
一、由本义(或早期义)引申出丧葬义 |
二、由基础义引申出丧葬义 |
三、由丧葬义引申出其他义项 |
第二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类型 |
一、连锁式 |
二、辐射式 |
三、综合式 |
第三节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结果 |
一、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扩大 |
二、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缩小 |
三、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义位的转移 |
第四章 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隐喻认知分析 |
一、以物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二、以心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第二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转喻认知分析 |
一、指称转喻 |
二、语法转喻 |
第三节 先秦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及动因分析 |
一、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隐喻机制分析 |
二、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变化的转喻机制分析 |
三、先秦汉语丧葬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动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仙人掌发展模型的“晒”的隐喻性词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义引申和仙人掌发展模型 |
二、“晒”的语义分析及认知阐释 |
(一)“晒”的语义引申分析 |
(二)“晒”的一词多义的隐喻性阐释 |
三、基于仙人掌发展模型的“晒”的语义演变分析 |
四、结语 |
(4)24种语言基本核心词词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词义研究 |
1.1.2 数据库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二章 词义引申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基于认知的词义引申中外对比研究 |
第二节 汉语核心词词义研究成果 |
第三节 词义引申理论探索 |
第三章 词义数据库及词项的基本描述 |
第一节 数据库本身 |
3.1.1 基本目标 |
3.1.2 基本核心词 |
3.1.3 词项查阅收集原则(辞书;义项) |
第二节 数据库形成以后的情况 |
3.2.1 24种语言以及涉及的语系 |
3.2.2 60个基本核心词的义项收集 |
第三节 对词义详尽的描写 |
3.3.1 名词(25 个) |
3.3.2 动词 |
3.3.3 形容词 |
3.3.4 代词 |
3.3.5 数词(3 个,one、two、three) |
3.3.6 副词 |
第四章 基本核心词词义分析 |
第一节 各词类引申义引申特点 |
4.1.1 名词的引申特点 |
4.1.2 动词的引申特点 |
4.1.3 形容词引申特点 |
4.1.4 小结 |
第二节 义项赋分探索引申能力 |
第五章 词义共性、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基本义的共同性与民族性 |
5.1.1 基本义的共同性 |
5.1.2 基本义的民族性 |
第二节 引申义的共同性与民族性 |
5.2.1 词义引申的语言间共性 |
5.2.2 词义引申的语言间差异 |
第三节 词义引申原因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説文解字注》历史演变观述考 ——基於“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段注历史演变观的整体观照 |
1.2.2 从语音角度看段注的历史演变观 |
1.2.3 从文字角度看段注的历史演变观 |
1.2.4 从词汇角度看段注的历史演变观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段注中的“古今字”述考 |
2.1 段注中的“古今字”总述 |
2.2 “古今字”例考:表不正义之{衰}的用字历时演变 |
第三章 段注中的“古今语”述考 |
3.1 段注中的“古今语”总述 |
3.2 “古今语”例考:“赠予”概念场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第四章 段注中的“古今义”述考 |
4.1 段注中的“古今义”总述 |
4.2 “古今义”例考:“僵”的词义变化 |
4.2.1 “僵”之“不巧”义 |
4.2.2 “僵”之“不动”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白虎通》名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白虎通》研究综述 |
一、《白虎通》流传与版本概述 |
二、《白虎通》的性质及其经学价值 |
三、《白虎通》语言学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名物词研究及其意义 |
一、名物词的界定及判断标准 |
二、名物词词义变化研究及意义 |
三、《白虎通》双音节名物词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白虎通》名物词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以传统训诂学理论为依托 |
二、以现代词汇系统理论为基础 |
三、以西方语言学理论为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白虎通义》名物词分类描写 |
第一节 星象类名物词 |
一、天象类 |
二、气象类 |
第二节 山川类名物词 |
一、山岳类 |
二、江河类 |
第三节 品物类名物词 |
一、植物类 |
二、动物类 |
三、矿产类 |
第四节 封国类名物词 |
一、疆域类 |
二、郊野类 |
三、采邑类 |
第五节 宗教类名物词 |
一、占卜类 |
二、祭祀类 |
第六节 军旅、刑罚类名物词 |
一、军旅类 |
二、刑罚类 |
第七节 器具类名物词 |
一、舟车类 |
二、兵器类 |
三、乐器类 |
四、礼器类 |
五、工具类 |
六、日用品类 |
七、丧葬用品类 |
第八节 饮食类名物词 |
一、食品类 |
二、饮品类 |
第九节 服饰类名物词 |
一、体服类 |
二、佩饰类 |
三、服饰原料 |
第十节 居室类名物词 |
一、政事之所 |
二、生活居所 |
三、治丧之所 |
第十一节 身体类名物词 |
一、脏器类 |
二、肢体类 |
三、疾病类 |
小结 |
第三章 《白虎通》双音节名物词成词与构成机制 |
第一节 并列式双音节名物词 |
一、同义并列双音词 |
二、近义并列双音词 |
三、类义并列双音词 |
第二节 修饰补充式双音节名物词 |
一、偏正修饰 |
二、正偏修饰 |
三、虚实修饰 |
四、其他双音节名物词 |
第三节 双音节名物词内部义素之间的搭配关系 |
一、旧义素+旧义素 |
二、旧义素+新义素 |
三、新义素+旧义素 |
四、新义素+新义素 |
第四节 双音节名物词成词机制 |
一、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 |
二、韵律制约 |
三、社会文化制约 |
第四章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分析 |
第一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表层类型分析描写 |
一、连锁式引申 |
二、辐射式引申 |
三、复合式引申 |
第二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结果分析描写 |
一、词义范围缩小 |
二、词义范围扩大 |
三、词义范围转移 |
第三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源义梳理 |
一、词源义的界定 |
二、同源词辨析与描写 |
第四节 认知与词义变化 |
一、转喻、隐喻和词义引申的关系 |
二、语法转喻 |
三、指称转喻 |
四、隐喻认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 |
0.1.1 动词小类的研究现状 |
0.1.2 动词论元的研究现状 |
0.1.3 词义演变的研究现状 |
0.2 选题来源及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0.6 创新之处 |
第1章 基于语料库“掀”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1.1 “掀”之辞书释义 |
1.2 “掀”在各时期基于语料库的论元搭配描写及词义分析 |
1.3 “掀”之词义发展路径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捋”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2.1 “捋”之辞书释义 |
2.2 “捋”在各时期基于语料库的论元搭配描写及词义分析 |
2.3 “捋”之词义发展路径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其他动词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1 “揭”“撩”“撬”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1.1 “揭”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1.2 “撩”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1.3 “撬”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2 “揎”“撸”“攘”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2.1 “揎”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2.2 “撸”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3.2.3 “攘”的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 |
第4章 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的演变模式及引申规律 |
4.1 论元搭配对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演变的影响 |
4.2 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的演变模式——“由手到口” |
4.3 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词义的引申规律——“从具体到抽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
(8)《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1.1.1 论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建筑词语概念界定 |
1.4.1 建筑词语的概念 |
1.4.2 建筑词语的分类 |
1.4.3 建筑词语的判定特征 |
第2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收录情况对比分析 |
2.1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收录数量分析 |
2.1.1 建筑词语收录变化数量统计 |
2.1.2 增删的建筑词语概貌 |
2.2 两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建筑词语数量差异原因分析 |
2.2.1 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2 人们认知和交际心理的影响 |
2.2.3 《现汉》收词原则的体现 |
2.2.4 语言自身的变化发展 |
第3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释义情况对比分析 |
3.1 词的一个意义的发展演变情况 |
3.1.1 同一义项内具体释义内容的继承 |
3.1.2 同一义项内具体释义内容的变化 |
3.2 一个词的义项的演变情况 |
3.2.1 义项的继承 |
3.2.2 义项的增加 |
3.2.3 义项的删减 |
3.2.4 义项分立的特殊情况——同音同形词 |
第4章 两版词典建筑词语引申义发展演变探究 |
4.1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方式探究 |
4.1.1 比喻引申 |
4.1.2 借代引申 |
4.1.3 委婉引申 |
4.1.4 特指引申 |
4.1.5 形容引申 |
4.2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过程探究 |
4.2.1 建筑词语引申义前期阶段——依附性引申义阶段 |
4.2.2 建筑词语引申义发展阶段——独立性引申义项阶段 |
4.3 建筑词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探究 |
4.3.1 客体世界的原因分析 |
4.3.2 主观世界的原因分析 |
4.3.3 语言世界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两版《现汉》同收建筑词语 |
附录2 2016年版《现汉》新增建筑词语 |
附录3 2016年版删减建筑词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综述 |
一、先秦汉语词汇研究 |
二、汉语词义演变研究 |
三、建筑词汇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词汇系统的相关理论 |
二、语义学的相关理论 |
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分类描写 |
第一节 房屋类建筑词汇 |
一、按功能分类的建筑词汇 |
二、按形状分类的建筑词汇 |
三、按格局、形态分类的建筑词汇 |
四、按结构、部件分类的建筑词汇 |
五、按土工分类的建筑词汇 |
六、按材料分类的建筑词汇 |
七、按工具分类的建筑词汇 |
第二节 水利类建筑词汇 |
一、桥梁类建筑词汇 |
二、堤防类建筑词汇 |
三、沟渠类建筑词汇 |
四、井池类建筑词汇 |
第三节 道路类建筑词汇 |
第四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特点及成词机制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特点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成词机制 |
第三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引申情况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单义引申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辐射引申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连锁引申 |
四、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多义综合引申 |
第二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范围变化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扩大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缩小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义位的转移 |
第三节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特征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引申特征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建筑义位范围变化特征 |
第四章 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认知分析 |
一、以物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二、以心理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
第二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转喻认知分析 |
一、指称转喻 |
二、语法转喻 |
第三节 先秦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认知机制及动因分析 |
一、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机制分析 |
二、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转喻机制分析 |
三、先秦汉语建筑词汇词义变化的隐喻转喻机制的动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长治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长治方言概况 |
第三节 语义学及词义演变的主要理论方法 |
第二章 长治方言常用词例举 |
第三章 长治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的比较 |
第一节 名词性词语的词义差异 |
第二节 动词性词语的词义差异 |
第三节 形容词性词语的词义差异 |
第四节 兼类词的词义差异 |
第四章 长治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存在差异的原因 |
第一节 隐喻机制造成的差异 |
第二节 转喻机制造成的差异 |
第三节 隐喻和转喻机制共同作用造成的差异 |
第四节 社会原因造成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词义引申方式新探──从隐喻看引申(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D]. 李卫杰. 兰州大学, 2021(02)
- [2]先秦汉语丧葬词语研究[D]. 王长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仙人掌发展模型的“晒”的隐喻性词义演变[J]. 蔡满园,李凤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4]24种语言基本核心词词义研究[D]. 李坤怡. 南开大学, 2019(03)
- [5]《説文解字注》历史演变观述考 ——基於“古今字”“古今语”“古今义”的研究[D]. 陆燕婷. 浙江大学, 2019(01)
- [6]《白虎通》名物词研究[D]. 李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研究[D]. 张世盛. 湘潭大学, 2018(03)
- [8]《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与2016年版建筑词语对比研究[D]. 杨丽雪. 河北大学, 2018(01)
- [9]先秦汉语建筑词汇研究[D]. 于为.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长治方言词义与普通话词义的比较研究[D]. 孟睿. 北方民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