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动修复房室间隔缺损的右胸体外循环麻醉体会

心脏跳动修复房室间隔缺损的右胸体外循环麻醉体会

一、经右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彭俊佳,王吉祥,余淑华[1](2021)在《食道超声协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食道超声协助下经右胸小切口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食道超声心动图辅助下经右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4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组,经正中切口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3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心功能恢复指标,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二次开胸止血、死亡、残余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现鸡胸,对照组发生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管药物使用时间及手术时间[(12.2±1.3)h,(123.3±12.6)min;(13.3±3.2)h,(126.6±13.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时间[(192.2±30.5)mL,(1.2±0.5)d;(258.8±37.5)m L,(2.2±0.8)d]、肺部感染发生率(4.4%、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手术方式效果确切,较传统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恢复快。

王领[2](2021)在《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及传统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数据,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及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外科微创价值。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在2015年09月~2019年12月期间89例CHD患者的手术资料,按术式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及传统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33例,右胸组30例,胸腔镜组26例。三组统计的指标包括:术中需观察的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需观察的指标: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无死亡病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方面,右胸组有着明显优势(P值分别为0.022、0.029、0.030);在输血量方面,胸腔镜组有明显优势(P值为:0.001);在呼吸机辅助时间方面,右胸组和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值分别为:0.003、0.023);在术后24小时引流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随访1~5年,三组均未见有残余分流及明显的瓣膜关闭不全及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获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疗效的同时,减少了手术创伤并带来了美容效果,是安全、可行的两种微创手术方法,与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具有更好的微创及美容效果。

王领,刘学刚,李海慧,刁文杰[3](2021)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心脏不停跳微创技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12月,采用外周体外循环右胸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心脏不停跳微创技术,完成多种心内直视手术4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0.95±15.95)岁;平均体重(57.03±12.74)kg;手术病种和术式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24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心房肿瘤切除8例、右心房黏液瘤切除1例、三尖瓣Ebstein畸形改良Carpentier成型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衰竭行瓣叶和人工环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衰竭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1例。同期手术三尖瓣叶成形5例、人工环成形3例、改良De Vega环缩12例、右肺静脉异位引流隔离1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81.18±39.07)min,腔静脉阻断时间(51.60±30.94)min,手术时间(177.15±45.0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68±18.99)h,术后24 h引流量(241.86±64.38)mL,住院时间(13.33±12.43)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右房切口出血二次进胸止血1例,肺部感染2例,呼吸衰竭气管切开1例,血红蛋白尿1例。术后无手术死亡病例,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5年,无残余分流和明显的瓣膜关闭不全,无晚期死亡和再手术病例。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联合心脏不停跳微创技术,可安全、简便、有效地应用于多种心内直视手术。2种微创技术联合应用临床效应互补,既有切口美观和外科微创的优点,又能获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盖宁[4](2021)在《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300例完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手术质量,讨论学习过程,总结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单一术者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将3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前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分为连续的三组,即A组(手术日期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B组(手术日期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C组(手术日期为2018年11月到2020年7月),每组100例,每组分为5个序列,对比体外循环用时,主动脉阻闭用时,手术用时,出血量的大小,输血量的大小,上腔静脉以及下腔静脉阻闭后的平均CVP;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花费的时间,手术完毕后全天24h引流量。结果:三组患者的体外循环用时长短,主动脉阻闭用时长短,手术用时,呼吸机用时和术后JGS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A组患者的指标均值大于B组患者,B组患者的指标均值大于C组患者的,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指标均值有明显的降低,说明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结论:全胸腔镜对房间隔和(或)室间隔修补术,心脏瓣膜成形术和置换术以及心房粘液瘤切除术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完全胸腔镜心微创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与术者的手术水平密切相关,若术者勤学苦练,提高自身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操作水平,则可大大降低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尚鹏飞[5](2020)在《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正中胸部切口、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的优缺点,为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资料。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连续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B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C组:正中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体重、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红细胞、血浆)、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输红细胞、血浆)、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术后短期随访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总结三组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体重、心功能NYHA分级、LVEF基线一致。正中开胸组在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全胸腔镜组比较,用时较少,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方面等指标,全胸腔镜组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正中开胸组比较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疼痛感、对切口的满意度,全胸腔镜组最优,其次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再次是正中开胸组。截止2019年9月,随访3-39个月,随访58人,随访率达96.7%。三组患者生活状态良好,无院外死亡、脑栓塞、脑出血、机械瓣膜故障、瓣周漏、溶血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胸腔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正中开胸三种手术方式用于二尖瓣置换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而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胸壁创伤最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和患者感受更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不失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也可作为掌握全胸腔镜手术一种过渡性操作方法。

王鹏[6](2020)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与常规胸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可行性,并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就诊,明确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52例,分别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常规胸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组)25例,年龄(36.36±15.60)岁,体重(55.28±11.78)kg,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长径(29.32±5.21)mm;对照组(常规胸正中心脏停跳手术组)27例患者,年龄(36.17±19.89)岁,体重(50.11±17.23)Kg,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长径(28.52±8.69)mm。分别通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监测指标:手术时间(min)、CPB时间(min)、主动脉阻断时间(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min)、术中输血量(ml);术后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机辅助时间(h)、术后24小时引流量(ml)、ICU时间(h)、术后住院天数(d)、住院天数(d)、围术期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完成顺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呼吸机辅助时间[(10.80±4.70)h比(14.28±6.13)h,t=2.282,P=0.027]、监护室(ICU)时间[(28.19±9.15)h比(46.54±21.51)h,t=4.053,P=0.000]、术中输血量[(216.00±172.43)ml比(366.67±227.02)ml,t=2.679,P=0.010]、术后24小时引流量[(146.32±157.78)ml比(315.37±251.87)ml,t=2.893,P=0.006],住院天数[(14.84±3.33)d比(19.48±7.46)d,t=2.933,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无残余漏、死亡等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不仅取得了传统手术的疗效,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丁诗力[7](2020)在《房间隔缺损的经胸与经皮封堵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经胸与经皮封堵治疗,通过分析术前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比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各自的优缺点,为选择微创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经微创手术封堵的患者,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经胸组患者接受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经皮组患者接受放射线引导下经皮导管封堵。根据术前、术后的心脏超声、心电图、胸片检查结果,收集患者年龄、体重、住院时间、费用、缺损直径、使用封堵器直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15例。经胸组161例,经皮组154例。两组患者的房间隔缺损直径及使用封堵器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经胸组封堵失败3例,经皮组封堵失败1例,手术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年龄、体重,经胸组小于经皮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住院费用经胸组低于经皮组(P<0.05),手术时长及住院天数经胸组长于经皮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经胸组胸腔积液、气胸及肺部炎症明显高于经皮组(P<0.05),但是残余分流、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瓣膜返流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尽管经胸及经皮方式均能有效、安全的封堵房间隔缺损,但经胸在年龄、体重上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更易于开展,在胸腔积液、气胸及肺部炎症发生率较高,经皮封堵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较快,但费用较高。

奈力(Nely Teixeira Dala Menezes)[8](2019)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处理二尖瓣疾患的临床分析和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和传统正中开胸术在实施二尖瓣置换术时对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相关资料的差异,探讨胸腔镜手术在二尖瓣置换术的优劣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心胸外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通过入院体格检查、胸部X光片、ECG以及CT等确诊为单纯二尖瓣疾病的36例患者。其中18例实施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例作为完全胸腔镜组;另18例施行了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及随访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种术式在二尖瓣治疗中的预后及手术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指导。结果:(1)术中观察指标:术中体外循环时长、主动脉被阻断时长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完全胸腔镜组要劣于传统正中开胸组(P<0.05);(2)术后观察指标:患者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长、24h胸腔引流量、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红细胞输注量、第一天的VAS评分,完全胸腔镜组整体低于传统正中开胸组(P<0.05),但医疗成本高于传统正中开胸术组(P<0.05),两组间术后8h的心肌酶和残余分流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新发房颤、脑中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乳糜胸和住院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而完全胸腔镜组伤口愈合不良率低于传统正中开胸术组;(4)SF-12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完全胸腔镜组和传统正中开胸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生活质量有显着差异(P<0.05),完全胸腔镜组和传统正中开胸组患者相比,完全胸腔镜组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增加的情况,与传统开胸术一样安全、可行;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微创的临床效果更为显着;完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快,与传统正中开胸组患者相比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更高。

侯春娟[9](2019)在《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2例报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06月至2019年1月52例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ASD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通过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开三孔,在完全胸腔镜下完成ASD修补术。结果:本研究共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正中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大出血等情况,手术时长161-440min,平均(269.82±51.47)m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50-230min,平均(139.38±36.3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6-198 min,平均(79.49±29.0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5-37h,平均(15.20±6.14)h,术后重症监护时间14-77.5 h,平均(40.11±14.48)h,术后住院天数5-15d,平均(7.8±2.2)d出院。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9例,术后三尖瓣返流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后自动复跳50例,室颤2例,经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剖胸探查止血1例,为胸腺组织损伤渗血所致,予缝扎止血。术中1例股动脉断裂,经修补后愈合满意。伤口脂肪液化1例,经过规律换药后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在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检查,未发现残余分流。术后随访122个月,无残余分流、插管部位血肿、下肢感觉运动异常、脑部栓塞、液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结果满意,符合外科手术日益微创的理念,能使患者较快恢复正常生活。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杨倩[10](2019)在《超声引导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经超声引导下封堵术与传统外科手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经超声引导下心脏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证、安全性及可行性,为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ASD及VSD外科治疗病例共64例:传统手术共45例(ASD:38例,VSD:7例);超声引导下封堵19例(ASD:15例,VSD:4例)。所选病例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CT或胸部正侧位片等检查确诊并排除手术禁忌,部分老年患者术前常规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病例纳入标准主要有: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未合并其他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2.所选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记录、病程记录等数据均能够如实查到,超声心动图的复查也在我院完成;3.封堵治疗组所用封堵器均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公司生产。排除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全或检查由外院进行;2.患者合并其他需要外科治疗的心脏畸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房、室间隔缺损大小等),术中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体外循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呼吸机通气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及术后并发症(残余漏、气胸、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切口液化等)。统计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传统手术组与封堵治疗组相比,术前体重方面有差异,封堵治疗组体重(49.5±22.2)Kg,传统治疗组体重(55.5±15.0)Kg;封堵治疗组年龄(30.3±20.9)岁,传统手术组年龄(36.7±17.7)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封堵组治疗缺损直径(ASD:9.2±3.0 mm,VSD:2.4±0.6 mm);传统手术组缺损直径(ASD:22.2±9.9 mm,VSD:9.1±4.7 mm)。传统手术组术中常规行全麻下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术中阻断主动脉,据凝血指标输注血小板等改善术后凝血情况,出血量封堵治疗组(15.8±9.9)ml,传统手术组出血量(358.7±187.2)ml;封堵治疗组术中均无输血,传统手术组输血量(719.4±452.6)ml。术后常规进入重症医学科观察,封堵治疗组呼吸机通气时间(5.5±4.2)h;传统手术组呼吸机辅助时间(20.5±7.0)h。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封堵治疗组1例封堵失败,另择期行开胸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94.8%,较传统手术组成功率(100%)低,分析原因为主动脉瓣侧缺损边缘不足。传统手术1例因术后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治疗;封堵治疗组术后无残余分流,传统手术组房间隔及室间隔术后各有1例少量残余分流,残余分流率4.4%,均行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气胸、切口液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封堵组。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房间隔及室间隔经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无需行体外循环,术中无大量血液丢失,无需输血改善患者凝血及贫血,手术安全性更高,风险更小。与传统手术相比,封堵治疗无需开胸,切口更小,术后无切口脂肪液化,无胸廓畸形,更符合当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患者身心负担。封堵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费用更加低廉,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优于外科手术组治疗。随着封堵技术提高、封堵材料的进步,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必将为间隔缺损的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方案。

二、经右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右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食道超声协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指标比较
3 讨论

(2)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综述 胸腔镜技术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3)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术式
    1.3 手术方法
        1.3.1 麻醉与手术切口
        1.3.2 外周体外循环建立
        1.3.3 手术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3.1 手术技术要点
    3.2 心脏不停跳技术微创价值
    3.3 单操作孔腔镜心脏不停跳技术联合应用优点
    3.4 手术技术难题及解决对策

(4)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与分组
    2.纳入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手术方式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分析方法
    6.手术示意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有关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发展的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患者入组条件
    1.3 手术方式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6)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
附录 C 综述
    参考文献

(7)房间隔缺损的经胸与经皮封堵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8)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处理二尖瓣疾患的临床分析和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麻醉处理
        2.2.2 通气管理
        2.2.3 体外循环管理
        2.2.4 手术方式
        2.2.5 观察指标
        2.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完全胸腔镜组与传统正中开胸组间术中资料的比较
    3.3 完全胸腔镜组与传统正中开胸组间术后相关资料的比较
    3.4 完全胸腔镜组与传统正中开胸组间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
    3.5 完全胸腔镜组与传统正中开胸组在术后随访方面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结果分析
        4.1.1 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方面比较
        4.1.2 两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
        4.1.3 两组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
        4.1.4 两种手术方式的使用方面比较
        4.1.5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比较
    4.2 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4.2.1 技术要点
        4.2.2 临床适应症
        4.2.3 注意事项
    4.3 创新与不足
        4.3.1 创新之处
        4.3.2 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9)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2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的治疗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超声引导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进展
        1.房间隔缺损直视下修补术
        2.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经右胸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食道超声协助下经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J]. 彭俊佳,王吉祥,余淑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4)
  • [2]单操作孔胸腔镜、右胸小切口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D]. 王领.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J]. 王领,刘学刚,李海慧,刁文杰. 中华全科医学, 2021(03)
  • [4]300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学习曲线分析[D]. 盖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D]. 尚鹏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6]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D]. 王鹏.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7]房间隔缺损的经胸与经皮封堵的对比研究[D]. 丁诗力.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8]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处理二尖瓣疾患的临床分析和对比研究[D]. 奈力(Nely Teixeira Dala Menezes). 南昌大学, 2019(01)
  • [9]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2例报道[D]. 侯春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超声引导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D]. 杨倩.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心脏跳动修复房室间隔缺损的右胸体外循环麻醉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