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叶红千层组织培养及生长规律观测

灰叶红千层组织培养及生长规律观测

论文摘要

灰叶红千层原产澳大利亚,是桃金娘科红千层属植物。其株形美观,花形独特,观赏期长,且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以灰叶红千层的幼嫩枝条和叶片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以便为其组培快繁提供基础;并对引种栽培在武汉的灰叶红千层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最佳取材时间是春季4-5月份,用0.1%的HgCl2消毒8min效果较好,污染率31.11%,萌芽率达46.67%。(2)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1mg/L NAA,芽启动率达83.33%,平均芽高达1.99cm,且长势良好;WPM+3.0mg/L 6-BA+0.05mg/L NAA是灰叶红千层较为合适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平均增殖系数为1.64。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5mg/L+蔗糖30g/L,平均根长达到2.98cm。生根苗移栽成活率为80%左右。(3)以茎段诱导出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叶片在WPM+TDZ0.1 mg/L+2,4-D 1.0 mg/L+30g/L蔗糖+7.5 g/L琼脂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达93.33%,且愈伤组织长势最好。6-BA浓度为1.0mg/L对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效果显著,平均不定芽数最高达15.0。愈伤组织增殖存在较大的困难,有待进一步研究。(4)培养基中添加PVP可以有效地抑制褐化,其中500 mg/L的PVP对褐化的抑制效果最好。添加Vc会导致材料发生畸形,影响生长和增殖。(5)灰叶红千层在试验地近3年的栽培过程中生长正常,并表现出良好的观赏性状。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春梢生长量最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露地越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红千层属植物的种质资源
  • 1.1.1 国外主要栽培的红千层属植物资源
  • 1.1.2 我国红千层属植物资源及引种情况
  • 1.2 红千层属植物的应用
  • 1.2.1 园林应用
  • 1.2.2 药用价值
  • 1.3 红千层属植物繁殖方法
  • 1.3.1 常规繁殖
  • 1.3.2 组织培养
  • 1.4 其他方面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组织培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外植体消毒
  • 2.1.3 初代培养
  • 2.1.4 不定芽发生
  • 2.1.5 继代增殖培养
  • 2.1.6 生根培养
  • 2.1.7 炼苗移栽
  • 2.1.8 培养条件
  • 2.1.9 试验观测指标
  • 2.1.10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带芽茎段消毒处理
  • 2.2.2 NAA和6-BA浓度对腋芽启动的影响
  • 2.2.3 TDZ对腋芽诱导的影响
  • 2.2.4 不同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2.2.5 不同取材部位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2.2.6 褐化处理
  • 2.2.7 不定芽直接发生
  • 2.2.8 间接发生
  • 2.2.9 NAA和6-BA浓度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2.2.10 生根培养
  • 2.3 讨论
  • 2.3.1 外植体取材季节与消毒处理
  • 2.3.2 褐化问题
  • 2.3.3 激素对叶片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的影响
  • 2.3.4 后续研究的建议
  • 3 生长规律观察研究
  • 3.1 材料
  • 3.2 观测内容和方法
  • 3.2.1 生长量的测定
  • 3.2.2 物候期观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形态特点及物候期
  • 3.3.2 引种地与原产地主要气候因子比较
  • 3.3.3 株高生长量变化
  • 3.3.4 年抽梢次数
  • 3.3.5 不同防寒措施对植株越冬的影响
  • 3.3.6 栽培管理
  • 3.3.7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花红千层[J]. 花卉 2016(21)
    • [2].红美花红千层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技术要点[J]. 南方园艺 2014(01)
    • [3].红花红千层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 2018(01)
    • [4].美花红千层绿化苗培育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18(03)
    • [5].美花红千层产业化育苗技术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4)
    • [6].良种红千层生长特色观测与繁殖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12(03)
    • [7].美花红千层栽培与应用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8)
    • [8].福斯特红千层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05)
    • [9].美花红千层的组织培养研究[J]. 安徽林业科技 2014(02)
    • [10].奇树奇花红千层[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1(05)
    • [11].多花红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 2012(01)
    • [12].不同基质对4种澳洲植物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3)
    • [13].美花红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14].‘光彩照人’红花红千层扦插繁殖[J]. 中国花卉园艺 2015(20)
    • [15].美花红千层花器官分化与花发育进程研究[J]. 绿色科技 2010(08)
    • [16].红千层枝条木质化程度及取穗部位对扦插生根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 2019(03)
    • [17].灌木中的佼佼者——红千层[J]. 农村新技术 2008(21)
    • [18].优良的园林树木——红千层[J]. 现代园艺 2011(18)
    • [19].不同底肥对园林绿化树种红千层山地幼树生长量的影响[J]. 林业建设 2013(06)
    • [20].养花百事问[J]. 中国花卉盆景 2012(12)
    • [21].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遗传变异研究[J]. 林业科技 2014(05)
    • [22].红千层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0)
    • [23].红千层扦插育苗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11(01)
    • [24].红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9)
    • [25].美花红千层叶片和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7(06)
    • [26].垂枝红千层、柠檬桉、窿缘桉、尾叶桉[J]. 广东园林 2009(05)
    • [27].红千层核型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1)
    • [28].垂枝红千层精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6)
    • [29].红千层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中华按蚊幼虫的杀虫活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6)
    • [30].观赏红千层的栽培技巧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 山西农经 2020(16)

    标签:;  ;  ;  ;  

    灰叶红千层组织培养及生长规律观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