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试论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论文摘要

当前,中国有一股“国学热”与“儒学热”的浪潮,汹涌澎湃,冲击社会各阶层。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学问众多学术流派的滥觞时期,儒学亦肇基于此。研究先秦儒学有助于冷静思考与正确认识儒学的价值与地位。本文以“试论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为题目,以孔子、孟子与荀子为研究对象,以《论语》、《孟子》与《荀子》为主要文本,通过对“道义”与“政治”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简要的历史源流梳理,并阐述道义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进而,分别对孔子、孟子与荀子个人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进行研究;最后,对孔子、孟子与荀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进行综合研究,探求他们的内在联系与共同点。通过对“道义”与“政治”两个核心概念的简要历史源流梳理,发现“道义”一词在先秦典籍已经正式使用,并且一直延续使用至今,也就是说,道义并非舶来品,因此,研究道义论不应忽略先秦儒家的道义论;同时,“政治”一词在先秦典籍也已经正式使用,并且一直延续使用至今,有其特定的传统语境含义。在中国传统文本语境中,“政治”是指“政事治理”的意思,包含行为与效果两个方面意义。从行为方面来说,是指治理(或管理)政事,也就是“治政”,此时“治理”一词是作为一个动词使用;从效果方面来说,是指政事得到有效治理,此时“治理”一词是作为一个动名词使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不应忽视“政治”的特定传统语境含义。孔子的道义论,根据《论语》进行文本解读与总结,认为孔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道义是立身处世的准则,道义是价值评判的标准,道义是学教守弘的核心。另外,以《论语》辅证《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以郭店楚简《缁衣》辅证《礼记·缁衣》“君心民体说”,作为孔子的思想,来研究孔子的政治理念。孟子的道义论主要从“辨义利,正本清源”、“学孔子,自任天下”、“闲圣道,以正人心”与“道性善,造道自得”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四者有其内在逻辑关系:辨义利以使人知晓道义至贵;以天下自任,故抗拒杨墨,罪责法家、兵家与纵横家,澄正圣人之道,以正人心;道性善,欲使人深造之以道,反求诸己,自得本心,然后道义自行于天下。孟子的政治理念,主要从王政与时势、君臣、君民、国家、天下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孟子的政治理念,从正视战国时势开始,到欲君臣效法尧舜以各尽其道,到君民同乐,到正经界以行仁政,再到天下定于一;其中,既有治道,也有治法;既有制度,也有恩泽;无不一一可以实施。荀子的道义论,即是荀子的礼义论,《荀子》之中使用“礼义”一词,不少于一百一十三处;通过对《荀子》的文本研究,总结出:道义是修身荣辱的评判标准,道义是国家治乱的评判标准,道义是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道义是行政用人的标准,道义是使人群居而能够和睦统一的法宝。另外,从“礼以分治”、“乐以和治”与“心以道治”三个方面论述荀子的政治理念,并指出,荀子的政治理念其实就是道治与王治。最后,本文通过对孔子、孟子与荀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的综合论述,认为孔子、孟子与荀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是心性之学与政治之学、内圣学与外王学的一以贯之,这是先秦儒家的道义政治观,孔子、孟子与荀子同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论文思路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四、道义与政治的关系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孔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 第一节 孔子的道义论
  • 一、道义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 二、道义是价值评判的标准
  • 三、道义是学教守弘的核心
  • 第二节 孔子的政治理念
  • 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 二、君臣关系论
  • 三、君民关系论
  • 第二章 孟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 第一节 孟子的道义论
  • 一、辨义利,正本清源
  • 二、学孔子,自任天下
  • 三、闲圣道,以正人心
  • 四、道性善,造道自得
  • 第二节 孟子的政治理念
  • 一、王政与时势
  • 二、王政与君臣
  • 三、王政与君民
  • 四、王政与国家
  • 五、王政与天下
  • 第三章 荀子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 第一节 荀子的道义论
  • 一、不可少顷舍礼义
  • 二、化性起伪以成圣
  • 三、义利之辨
  • 第二节 荀子的政治理念
  • 一、礼治
  • 二、乐治
  • 三、心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道与权:儒家成己与治世的价值定向[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中外传统财富观比较研究——以先秦儒家和早期犹太财富思想为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02)
    • [3].先秦儒家“直”观念探析[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05)
    • [4].崇尚“福”而警惕“幸”:先秦儒家幸福观小论[J]. 江海学刊 2020(03)
    • [5].命与知命:先秦儒家命论探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0)
    • [6].先秦儒家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3)
    • [7].先秦儒家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9(31)
    • [8].先秦儒家孝道伦理对后世法制文化的影响[J]. 法制博览 2017(36)
    • [9].论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04)
    • [10].先秦儒家之礼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 智库时代 2018(30)
    • [11].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及其廉政价值[J]. 保定学院学报 2016(06)
    • [12].先秦儒家与墨家节俭观的比较分析[J]. 史志学刊 2017(01)
    • [13].“言论并重、内外双修”——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启示——《先秦儒家修辞研究》简评[J]. 东岳论丛 2017(02)
    • [14].先秦儒家经典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综述[J]. 亚太教育 2016(19)
    • [15].先秦儒家诸子著作与民俗史研究[J]. 求索 2016(06)
    • [16].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及其传承[J]. 兰台世界 2015(27)
    • [17].先秦儒家信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长江丛刊 2020(10)
    • [18].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精髓研究[J]. 长江丛刊 2020(24)
    • [1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评《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17)
    • [20].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浅论[J]. 文教资料 2017(19)
    • [21].先秦儒家“天命——革命说”小议[J]. 王学研究 2016(02)
    • [22].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讨[J]. 新课程(下) 2016(12)
    • [23].浅谈先秦儒家哲学观[J]. 北方文学 2017(02)
    • [24].先秦儒家孔孟荀师德观研究[J]. 教育伦理研究 2016(00)
    • [25].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初探[J]. 知音励志 2017(04)
    • [26].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27].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J]. 学园 2014(32)
    • [28].论先秦儒家伦理中“勇”的内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9].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3)
    • [30].浅析先秦儒家文化对新时期青年进行素质教育的作用[J]. 音乐大观 2013(09)

    标签:;  ;  ;  ;  ;  

    试论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