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耕地质量评价的模型方法与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土壤学
作者: 聂艳
导师: 周勇
关键词: 分等定级与估价,数字地价模型,土地利用格局,多宜性评价,生态风险评价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的演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使我国耕地整体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机械、化肥、农药等高能耗工业产品的大量投入,给农业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耕地退化问题。如何协调耕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代农学界、土壤学界以及土地管理学界的重要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空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现代高新技术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得到广泛而深入应用,为面临信息时代资源环境科学的发展,展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本文以湖北省宜都市和江汉平原后湖农场为研究样区,综合应用计算机、ComGIS、UML、工作流、专家系统等高新技术,结合土壤、土地、景观、生态、信息和现代数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信息系统(ALEIS);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探讨了耕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农业生态风险评估和耕地适宜性选择方案等农用地质量的监、控、管体系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等多角度揭示了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深入挖掘了多学科交叉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于土壤学、土地科学等传统学科与地理信息学等新型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将取得的主要研究工作进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基于数据共享的需要,分析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的基本特征,开展了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借助ComGIS、UML、工作流等技术,通过概要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等GIS开发过程建立了ALEIS。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模型库一体化管理;采用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UI)、向导导航与用户交互;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能与其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兼容,有利于土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采用ComGIS技术,简化开发过程,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添加功能模块,系统的维护、扩充更加方便。 (2) 在ALEIS支持下,研究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定量化模型与方法。研究采用特尔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确定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和权系数,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建立合理的赋值方式和量化表达方法,然后综合运用因素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物元贴近度模型等数理方法划分农用地等别、级别;引入C—D生产函数法,对测得的农用地实际收益进行校正,在测算样本地价的基础上,建立农用地数字地价模型,获取基准地价。文中以湖北省宜都市为研究样区,先后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1 土地评价及信息系统集成
2.2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3 研究内容、目标及框架
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3.2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1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及开发技术
1.1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1.2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步骤
1.3 系统开发技术之一—UML
1.4 系统开发技术之二—工作流技术
2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2.1 农用地等—级—价的关系
2.2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提出
2.3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工作程序
3 景观生态学及景观格局分析
3.1 几个基本概念
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3.3 景观格局分析
4 地统计学及克里格插值法
4.1 半方差函数及理论模型
4.2 半方差函数检验
4.3 插值方法
5 土地资源评价模型
5.1 模型的概念
5.2 层次分析法
5.3 聚类分析模型
5.4 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型
5.5 生态风险分析模型
第三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数据库建设中的数据标准化研究
1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数据库标准化研究的意义
2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信息的基本特征
3 数据内容、分类与编码
3.1 数据库的内容
3.2 数据分类与编码
4 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
4.1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3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4.4 参数库与模型库的生成
4.5 文档规范化
5 小结
第四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ALEIS整体设计
1.1 目标分析
1.2 数据分析
1.3 业务功能分析
1.4 运行环境分析
2 ALEIS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规定
2.2 ALEIS用例模型的构建
3 ALEIS的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3.2 系统接口设计
3.3 系统模块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5 设计模型的建立
3.6 系统界面设计
4 程序编码与测试
5 ALEIS评价
5.1 一般性能评价
5.2 专业性能评价
6 系统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五章 宜都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
1 研究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1.1 基础图件与软硬件环境
1.2 数据库格式标准化设计
1.3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 宜都市农用地分等
2.1 分等技术路线
2.2 分等参数的确定
2.3 分等过程
2.4 分等结果分析与讨论
3 宜都市农用地定级
3.1 定级技术路线
3.2 定级过程
3.3 定级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结论
4 宜都市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4.1 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路线
4.2 样本地价计算
4.3 数字地价模型的建立与基准地价的确定
4.4 结论
第六章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动态预测情景分析—以湖北省宜都市为例
1 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1.1 研究背景
1.2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依据
1.3 基础图件和数据
1.4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流程
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情景分析
2.1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
2.3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
3 土地利用预测情景分析
3.1 GM(1,1)方法的改进
3.2 土地利用预测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质量风险和多宜性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2 耕地质量风险和多宜性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2.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2 属性数据的获取
2.3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3 基于生态风险分析的耕地质量风险评价
3.1 生态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指数的计算和生态风险分析
3.3 耕地质量退化风险模型的建立
3.4 耕地质量风险评价
3.5 结果与讨论
3.6 小结
4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宜性评价
4.1 耕地多宜性评价理论—作物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4.2 耕地多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方法与步骤
4.4 耕地多宜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论文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宜都市农用地等别、级别图
附录2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D]. 穆向丽.华中农业大学2010
- [2].多尺度农用地整治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研究[D]. 郭贝贝.南京大学2016
- [3].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D]. 徐慧.南京大学2012
- [4].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胡晓添.南京大学2011
- [5].四川省农用地类型区划分及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研究[D]. 蒋贵国.成都理工大学2012
- [6].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路径研究[D]. 桂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 [7].基于引黄灌区土地变化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张鹏岩.河南大学2013
- [8].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 刘永湘.四川大学2003
- [9].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 苑莉.西南交通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基于耕地质量及其立地条件评价体系的基本农田划定研究[D]. 钱凤魁.沈阳农业大学2011
- [2].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D]. 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 张士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 [4].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 鲁明星.华中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