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勃朗特的困境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艾米莉的自我及其前俄狄浦斯情结

艾米莉·勃朗特的困境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艾米莉的自我及其前俄狄浦斯情结

论文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一位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作家,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山村桑顿,拥有强烈的情感和反抗个性,创作了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以及193首诗歌。她的一生充满神秘色彩,并已成为英国文坛的传奇。艾米莉被盖斯凯尔描绘成冷漠、高傲、古怪的异教徒,她的作品被维多利亚社会视为“粗俗”与“邪恶”。许多评论家基于盖斯凯尔的描绘得出对艾米莉片面的评论。本文中,笔者将从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解读艾米莉及其作品。在她冷静和矜持的外表下艾米莉意识到在自然的愉悦与人生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其内心经历着与凯瑟琳相同的痛苦。随着工业革命及经济繁荣,维多利亚社会“只重视物质价值”,而忽视人性中自我奉献和友爱。艾米莉对工业价值观念对人性的压抑深感痛苦,在其作品中,她创立了逃离男权社会的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唤起她对自我前俄狄浦斯身份的认知。本文旨在剖析维多利亚时代功利道德价值观(超我)对人性(本我)过度压抑导致自我的不平衡甚至自我的毁灭的危险性,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在男权社会寻求自我身份认知时的无助与痛苦。艾米莉的困境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现实的缩影。

论文目录

  • Abstract(English)
  • Abstract(Chinese)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The Authentic World of Emily
  • 2.1 The Dilemma of Britain
  • 2.2 Haworth——The Intersection of Dream and Reality
  • 2.3 Patrick Bronte——An Artistic and Imaginative Father
  • Chapter Three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Emily's Repressed Ego
  • 3.1 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 and Freud's Theories
  • 3.2 Catherine's Ego: Id versus Superego
  • 3.2.1 Balanced Ego——The Stage of Catherine Earnshaw
  • 3.2.2 Imbalanced Ego——The Stage of Catherine Linton
  • 3.2.3 Regaining Balanced Ego——The Stage of Catherine Earnshaw
  • Chapter Four Emily's Dream World and Her Pre-Oedipus Complex
  • 4.1 The Torment of Victorian Women
  • 4.2 Psychoanalytic Feminism and Freud's Oedipus Complex Theory
  • 4.3 Dreamy or Awakening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相关论文文献

    • [1].艾米莉·勃朗特[J]. 学苑教育 2018(03)
    • [2].心在荒原——欣赏艾米莉·勃朗特的两首诗歌[J]. 考试周刊 2016(94)
    • [3].艾米莉·勃朗特诗歌创作主题浅述[J]. 芒种 2017(02)
    • [4].艾米莉·勃朗特的贡达尔诗歌初探[J]. 青年文学家 2017(05)
    • [5].从《呼啸山庄》的心理分析探索艾米莉·勃朗特的内心世界[J]. 牡丹 2017(23)
    • [6].风暴、梦境、死亡中的自由解脱——艾米莉·勃朗特诗歌意象研究[J]. 芒种 2017(10)
    • [7].多变的主题,不变的诗心——评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J]. 牡丹 2017(33)
    • [8].从《呼啸山庄》中的叙事策略论艾米莉·勃朗特的女权主义观[J]. 青年文学家 2014(32)
    • [9].试分析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艺术[J]. 青年作家 2014(24)
    • [10].艾米莉·勃朗特[J]. 中文自修 2010(09)
    • [11].艾米莉·勃朗特作品语言研究[J]. 林区教学 2016(08)
    • [12].让艾米莉·勃朗特用自己的声音说话[J]. 芒种 2013(18)
    • [13].试分析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艺术[J]. 科幻画报 2018(02)
    • [14].试析艾米莉·勃朗特在希斯克里夫身上体现的自我[J]. 现代企业教育 2009(10)
    • [15].艾米莉·勃朗特小说中名字的文化意蕴[J]. 文学教育(上) 2009(02)
    • [16].希思克厉夫的扭曲性格分析——评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4)
    • [17].探讨女诗人余秀华与艾米莉·勃朗特诗歌共同点[J]. 青年文学家 2020(21)
    • [18].自由之子:生活中的艾米莉·勃朗特[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1)
    • [19].浅析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人生悲剧[J]. 语文建设 2012(18)
    • [20].霍沃斯荒原上歌唱的精灵——艾米莉·勃朗特诗歌主题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1].解读艾米莉·勃朗特诗歌中的悲剧意识[J]. 长城 2012(06)
    • [22].生命之树常青 精神之魂永恒——对艾米莉·勃朗特诗歌《死亡》中隐喻的认知和解读[J]. 长春大学学报 2013(01)
    • [23].艾米莉·勃朗特对“人性中非人类性”的关切(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3)
    • [24].从“超道德”视角看《呼啸山庄》——比较艾米莉·勃朗特与中国道家庄子的“超道德”思想[J]. 北方文学 2018(17)
    • [25].浅析艾米莉·勃朗特如何写出《呼啸山庄》[J]. 青年文学家 2014(09)
    • [26].荒原·爱情·死亡——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的主题探讨[J]. 作家 2015(22)
    • [27].由《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环境描写技巧[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 [28].艺术视角下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剖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9].艾米莉·勃朗特藏在人物身后的性格[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30].超凡脱俗,内在超越——艾米莉·勃朗特文学作品的哥特风格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8(26)

    标签:;  ;  ;  ;  ;  

    艾米莉·勃朗特的困境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艾米莉的自我及其前俄狄浦斯情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