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

论文题目: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 王聚芹

导师: 余源培

关键词: 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民族传统,普遍性,特殊性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一直是学界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自从其昭示于后人伊始,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就伴随着东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历程,甚至波及全球。在不同的东方国家不同的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被不同的学者诠释出相异的面相。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初始于对在资本征讨中东方民族苦难境域进行拯救的努力,而以唯物史观解读东方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研究方式。在资本征讨过程中东方社会将走出闭锁状态,实现生产、生活的现代化是原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民粹派以民族存在的特殊性和资本现代性将造成严重社会分化弊端为由,拒绝融入世界交往,并由试图规避资本生产弊端而拒绝接受资本的现代化成果对东方社会发展的积极改造,对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进行了唯心主义的解读。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民粹派营垒发生分化,其中一部分民粹派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并试图用唯物史观解读俄国现实及未来出路。国内矛盾急变和革命风暴的酝酿使俄国已经走上世界历史革命的前台,俄国革命现实使马克思、恩格斯将关注焦点转移向东方社会,重新审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问题,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唯物史观和东方民族视野的交汇中最终形成。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归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落后的东方社会仿照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只能是重走全面异化的屈辱之路;世界交往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必在每个国家重历自我生成的整个过程,国际间科技交流和相互借用使社会跳跃式发展更具可能性;农村公社内、外矛盾的特殊性是东方不同于西方的社会结构存在形式,也是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前提;世界交往使导入社会主义的突破点不再唯一,除经济因素外,政治、军事手段同样可以担当不同国家直接挺进社会主义的导行因素;可以率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条件具备,东方社会同样也可以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东方社会不必固守于西方已经经历的道路,在借鉴并利用西方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跳跃式发展;西方现代化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剥夺,而东方社会要真正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能够成功解决现代化与农民的关系问题;避免资本主义自发发展时所经受的苦难和享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积极成果成为东方社会跨越发展中坚持的两大原则;东方社会必须终止资本自发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自觉;农村公社优势的发挥与借助只能在社会主义交往时代才能充分彰显。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趋向现代文明不可能只有西方一种模式,它全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总则,实质上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选择本课题的由缘

二、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现状

三、文章主体构架及各章内容安排

四、本论文创新之点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一、世界视野中的东方社会

(一)、资本是东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需酵素

(二)、资本是覆毁东方封闭性存在的前提

(三)、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史观初解东方之路时存在的不足

二、民粹派抵制资本现代化弊端的民族特殊性生存域境提案

(一)、以俄国特殊性生存境域抵制资本现代化弊端

(二)、民粹派提案需要唯物史观对之进行根本性重铸

三、世界视野和东方视阈的融合: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蕴成

(一)、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真正社会主义之路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同民粹派村社社会主义的区别

四、恩格斯晚年对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革命沉寂后的东方社会之路

(二)、反对“嫁接论”

(三)、对农民问题的探讨

五、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深蕴

(一)、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理论研究的新高峰

(二)、它发动了研究东方社会方法的革命

(三)、它内蕴着解决东方社会问题的全部方法论原则

(四)、它体现了民族传统保留与辉扬的真正途径

第二章 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合理性之争

一、对东方社会主义革命合理性的质疑与明辨

(一)、东方能否先于西方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二)、能否在物质条件尚未齐备时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三)、东方社会能否接续推动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四)、能否在不充分文明条件下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五)、通过暴力夺权能否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

二、争论的实质和产生分歧的原因

(一)、争论的实质

(二)、产生分歧的原因

(三)、东方社会在跨越发展后面临的历史难题

第三章 东方社会在跨越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完善

一、革命跨越后新政权生存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落后使喘息政策成为新政权生存的关键

(二)、内、外敌联合围剿,战争经济模式成为首选

(三)、国家政权超限干预经济的危害

二、再造国内国际环境,捍卫、巩固新政权

(一)、全方位营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内环境

(二)、对新政权的国际生存环境的再造

第四章 封闭中的东方社会主义之路

一、闭锁中的东方社会主义之路

(一)、强大和完善之间的抉择

(二)、寻求强势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东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理论垄断

三、闭锁型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原因

第五章 东方社会主义之路的否定性接续

一、是进一步完善,还是毁灭?

(一)、困顿后艰难苏生与继续偏离

(二)、求解东方社会本真发展道路的理论努力

(三)、东方社会主义之路探索的停滞与否定

二、倾覆后的反思

(一)、俄罗斯理论界对本国发展道路的认识

(二)、倾覆后的思考

第六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丰展

一、世界视野和中国国情的初次融合: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精髓的中国应用

(二)、中国富强之路的初步探索

二、世界视野和中国国情的再度交融: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现实和世界视野的再度融合

(二)、改革开放是中国基于现实的趋向世界交往的自觉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郭艳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 [2].理解“晚年马克思”[D]. 韩泽栋.河南大学2011
  • [3].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 顾玉兰.南京师范大学2003
  • [4].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 齐敏.黑龙江大学2013
  • [5].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郭强.南开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 顾玉兰.南京师范大学2003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周晔.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