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表达的关系

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表达的关系

论文摘要

一、文献研究脾胃湿热证为一重要的脾胃实证,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最为密切。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存有密切关系,可引起一系列局部与全身的电解质紊乱、激素改变及免疫系统的病理改变。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种应激蛋白,在多种应激状态下可被诱导产生,对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细胞对应激因素的耐受,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细胞对致死性刺激的防御和适应能力。HSP70是HSPs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在胃黏膜病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与中医学“正气”的作用类似,可归属于中医学“正气”的范畴。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HSP70在脾胃湿热证中有较高表达。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转录因子,可以正调一些涉及免疫炎症反应细胞的生长控制和凋亡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编码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细胞黏附分子等,可引起和加剧炎症反应。研究表明NF-κB的活性与HP感染相关,在HP相关胃炎的炎症反应中居于中心环节,可以启动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如IL-8、TNF-a等,从而引起炎症反应,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其作用类似于中医学“邪气”的作用,可归属于中医学“邪气”的范畴。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胃炎属脾胃湿热证者的胃窦黏膜内有较高的NF-κB表达增高。有研究发现HSP70可以通过竞争进入核孔转运的NF-κB复合体,抑制NF-κB活化,阻断炎症因子如IL-1β、IL-8、TNF-α等过量产生,从而在维持黏膜的完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二、临床实验研究研究目的:通过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表达的关系,探讨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病机制。以脾气虚证组为对照,力图阐明“同病异证”的理论基础,并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胃炎选方用药提供依据。(一)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方法:1、选择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慢性胃炎患者共51例,其中脾胃湿热证组36例(脾胃湿热HP(+)组19例,脾胃湿热HP(-)组17例),脾气虚证组15例,招募正常志愿者8例。2、各组受试对象均于电子胃镜下取胃窦黏膜,电子胃镜下和常规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的炎症程度,采用美蓝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HP。3、对各组受试对象的临床资料、HE染色结果、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和HP感染率的比较各组受试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HP感染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要临床症状与HP感染的关系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主要临床症状(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纳呆、口干口苦、恶心、便溏)积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胃黏膜炎症程度的比较各组胃炎患者炎症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患者炎症重。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炎症重。脾胃湿热证组中HP感染组较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组炎症重。4、胃黏膜炎症活动程度的比较各组胃粘膜炎症活动程度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重;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重;脾胃湿热证组中HP感染组较非HP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组炎症重。5、HP感染程度与胃黏膜炎症及炎症活动程度的相关性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与炎症活动程度与HP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二)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SP70、NF-κB蛋白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1、病例选择同(一)。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检测各组胃膜HSP70、NF-κB、IL-8、TNF-α的表达。结果:1、HSP70的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脾气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脾胃湿热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高于脾胃湿热HP(-)组。2、NF-κB的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脾气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脾胃湿热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高于脾胃湿热HP(-)组。3、IL-8的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脾气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脾胃湿热HP(-)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增高的趋势。4、TNF-α的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脾气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湿热HP(+)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HP(+)组与脾胃湿热HP(-)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增高的趋势。5 HP感染程度与HSP70、NF-κB、IL-8、TNF-α的相关性HP感染程度与HSP70、NF-κB、IL-8的表达呈正相关性,与TNF-α未见相关性。6各组HSP70与NF-κB的相关性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湿热HP(-)组中HSP70与NF-κB呈正相关性。(三)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SP70、NF-κB基因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1、病例选择同(一)。2、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胃黏膜HSP70、NF-κB的基因表达。结果:1、HSP70mRNA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证组HP(+)组与HP(-)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NF-κBmRNA表达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脾气虚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证HP(+)组较HP(-)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H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HP感染程度与HSP70mRNA、NF-κBmRNA的相关性分析HP感染程度与HSP70mRNA、NF-κBmRNA无相关性。4、各组HSP70mRNA与NF-κBmRNA的相关性分析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湿热HP(-)组HSP70mRNA与NF-κBmRNA存有正相关性。结论:1、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HP感染未发现明显相关性;胃黏膜炎症程度与脾胃湿热证存在正相关性,同时亦受到HP的影响,HP相关慢性胃脾胃湿热证的炎症程度最重。2、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均可能有诱导HSP70与NF-κB蛋白表达增加。3、脾胃湿热证可能诱导HSP70、NF-κB的基因表达增加的趋势。4、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可能有诱导IL-8、TNF-α表达增加的趋势。5、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炎症反应剧烈,可能体现了脾胃湿热证的“正邪交争”剧烈;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HSP70可能体现了正气的作用,NF-κB及以NF-κB为中心的IL-8与TNF-α等炎症因子可能体现了邪气的力量。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P感染者可能邪气更为旺盛,“正邪交争”更为剧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HP相关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研究进展
  • 第三节 HSP70的研究概况及其在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作用
  • 第四节 NF-κB的研究概况及其在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作用
  • 第五节 HSP70与NF-κB的关系
  • 第二章 临床实验研究
  • 第一节 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三、结果
  • 第二节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SP70、NF-κB蛋白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三、结果
  • 第三节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SP70、NF-κB基因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三、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一、选题依据的探讨
  • 二、实验方法的探讨
  •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
  • 四、创新性
  • 五、不足之处与建议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临床观察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HP相关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SP70及NF-κB表达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