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沉积相、储层沉积学为理论指导,结合钻(测)井、岩心样品及薄片的测试分析等相关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地区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有利储层区域进行分类评价。通过钻(测)井、岩心观察及样品测试分析等相关资料,柴北缘西段下干柴沟组沉积相划分为5类: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不同的沉积相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冲积扇主要发育在南八仙-马海及冷湖部分区域,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冷湖地区,辫状河主要发育南八仙-马海地区,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南八仙-马海和鄂博梁地区,而湖泊研究区均有发育。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及压汞测试等手段,发现柴北缘西段下干柴沟组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差的特点,储集砂岩主要类型有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以及岩屑砂岩,岩石骨架组分以富长石岩屑少石英为特征,胶结物主要为碳酸盐。储层岩石主要经历压实、胶结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对储层性能起负面作用,而胶结作用中碳酸盐胶结和绿泥石粘土膜对储集性能的改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作用。成岩阶段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期。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次之,还有少量的微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度等孔隙结构参数以E32储层较优。不同构造带上孔隙的发育程度和储集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马海-南八仙地区孔隙最为发育、储集性能最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冷湖构造带孔隙发育-较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低孔-中低渗储层;鄂博梁构造带储层孔隙相对最不发育、储集性能很差,仅发育少许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发育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对研究区61口井目标层中储层砂岩的砂体厚度、砂岩百分含量(砂地比)、储层物性、砂体成因类型以及综合因素的综合评定,可以确定:E31可分为3个Ⅰ类最有利区(赛什腾构造带、南八仙和马海构造)和4个Ⅱ类有利区(昆Ⅱ号、昆北斜坡、潜伏构造、鄂博梁Ⅰ、Ⅱ号和南八仙构造);E32可分为3个Ⅰ类最有利区(冷湖四号、南八仙和马海构造)和6个Ⅱ类有利区(冷湖五号、潜伏构造、鄂博梁Ⅰ和Ⅱ号、昆Ⅱ号、昆北斜坡和冷湖六、七号构造部位)。最后,综合不同构造带的最终评测结果,柴北缘西段下干柴沟组有利储层区主要分3类,南八仙-马海为Ⅰ类最有利区,鄂博梁、潜伏、赛什腾、冷湖五号、昆Ⅱ号-昆北斜坡地区为Ⅱ类有利区,冷湖四、六、七号构造带为Ⅲ类有利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时代归属及代号变更建议[J]. 现代地质 2014(06)
- [2].地震属性在马仙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6)
- [3].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0(01)
- [4].柴达木盆地开特米里克构造第三系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评价[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2)
- [5].柴达木盆地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盖组合[J]. 内江科技 2014(11)
- [6].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5)
- [7].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11)
- [8].柴西南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 甘肃地质 2018(02)
- [9].柴北缘上干柴沟组砂体特征及铀成矿作用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0].柴西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上干柴沟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J]. 断块油气田 2010(02)
- [11].柴西南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9(03)
- [12].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属性切片的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以柴达木马北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地层为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3)
- [13].柴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6(04)
- [14].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3(03)
- [15].柴北缘马北8号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特征[J]. 石油学报 2012(02)
- [16].柴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7].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特征及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11(06)
- [18].切12号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0(S1)
- [19].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高频旋回与古地貌特征[J]. 沉积学报 2019(04)
- [20].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21].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壳微量元素古环境古气候意义[J]. 沉积学报 2019(05)
- [22].柴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特征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1(02)
- [23].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8(03)
- [24].柴北缘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沉积相特征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06)
- [25].扎平1井上干柴沟组地层认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31)
- [26].柴西北区碱1井下干柴沟组上段高频层序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27].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超压孔缝型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 石油学报 2019(04)
- [28].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01)
- [29].柴西乌南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储集层预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05)
- [30].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砂岩储层致密化原因探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