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工程

作者: 周泽

导师: 赵毅

关键词: 多污染物控制,燃煤电厂

文献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大气污染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燃煤电厂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其污染物控制技术一直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技术(MPC)。与单独进行脱硫或脱氮工艺相比,在一套装置中同时进行脱硫脱氮和脱除重金属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文章对目前应用的主要多污染物控制技术做了简短的工艺介绍、并对其应用发展状况,优缺点和技术经济性作了分析,着重介绍了电催化氧化法(ECO)、活性炭吸附法(AC)等新兴技术在多污染物控制中的优越性能。虽然实验结果表明,在对现有装置进行一定改进后也能达到多污染物脱除的目的,但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安装更为先进和高效的ECO装置或者活性吸附装置进行多污染物控制是最经济有效和长远的选择。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污染现状概况

1.2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概况

1.2.1 SO_2的污染概况

1.2.2 NOx的污染概况

1.2.3 重金属的污染概况

1.3 目前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概况

1.3.1 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1.3.2 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

1.3.3 重金属脱除的技术应用

第二章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的概述

2.2 目前的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

2.2.1 组合法(FGC)

2.2.2 电子束法(EBA)

2.2.3 脉冲电晕等离子法(PPCP)

2.2.4 其它一些联合脱除工艺

2.3 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多污染物控制技术

2.3.1 ECO法

2.3.2 高活性吸收剂(HAA)

2.3.3 CT-121技术

2.3.4 活性炭法(AC)

第三章 粉煤灰合成沸石用于烟气多污染物控制的实验研究

3.1 粉煤灰合成沸石原理

3.2 采用微波能合成沸石实验

3.3 沸石用于烟气多污染物控制实验研究

第四章 MPC模型和技术经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发布时间: 2007-04-29

参考文献

  • [1].燃煤飞灰特性及其对烟气汞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锦红.上海电力学院2013
  • [2].火电厂脱硫烟气再热后腐蚀性的研究[D]. 石丽娜.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
  • [3].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烟气再热问题的研究[D]. 黄伟.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 [4].35T/H锅炉湿式脱硫烟气再热原理与系统设计[D]. 宗蕴.山东大学2008
  • [5].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再热机理及再热度的确定[D]. 刘永芹.山东大学2005
  • [6].荆门石化1#催化裂化烟气环保治理技术应用[D]. 丁建国.武汉工程大学2016
  • [7].基于云平台电厂烟气监测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D]. 李宝才.华北电力大学2016
  • [8].液相烟气脱汞实验研究[D]. 马宵颖.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 [9].吸附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D]. 王腊姣.武汉理工大学2002
  • [10].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烟气流动换热优化与应用研究[D]. 葛海霞.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相关论文

  • [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优化研究[D]. 王彤音.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 [2].中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的选择[D]. 马垠.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
  • [3].液相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D]. 万敬敏.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
  • [4].空气分级燃烧控制电站锅炉NOx生成的试验研究[D]. 马天忠.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
  • [5].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D]. 李海宗.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
  • [6].燃煤电站锅炉系统的汞排放分析及其预测[D]. 杨祥花.东南大学2006
  • [7].电厂烟气脱硫装置设计及可行性研究[D]. 刘高燕.山东大学2006
  • [8].石化电厂2×287MW锅炉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D]. 高辉.天津大学2006
  • [9].高活性吸收剂烟气脱汞试验研究[D]. 于欢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 [10].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研究[D]. 孙小军.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

标签:;  ;  

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