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粒配茧缫丝的建模及模拟研究

定粒配茧缫丝的建模及模拟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工作是定粒配茧缫丝工程管理理论解析及应用研究的一个部分。研究在以往既有的工作基础上,改善定粒配茧缫丝的理论模型,使之与定粒配茧缫丝工程实态更加接近。在新的模型中,可以根据原料茧茧丝纤度曲线的状况,将茧丝区分为具有任意长度比例的厚皮茧丝与薄皮茧丝两个部分;在缫丝过程中,按照实际缫丝工程中缫丝工配茧的操作方法,在发生落绪的情况下,根据“落啥添啥”的原则进行接绪时,须首先要检查绪下茧的各茧层茧丝数分布是否符合中心配茧状态,只有当各茧层茧丝数分布符合中心配茧状态时,才可以添上一粒与落绪茧相同层别茧子;如果各茧层茧丝数分布不符合中心配茧状态时,则须要添上一粒与落茧不同层次的茧丝,以使各层茧丝数分布返回或者趋近于中心配茧状态。利用这一经过改善的定粒配茧缫丝过程模型,重新建立各茧层数分布的差分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在稳定缫丝生产状态下不同茧层茧粒数的理论分布新的形式。从这一不同茧层茧粒数分布中给出的中心配茧率表达式综合反映了原料茧解舒特性及缫丝工配茧技术、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各茧层茧粒数的分布,进一步给出生丝纤度特征值的表达式,定量地阐明了原料茧特性、配茧方案与缫丝工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为了检验新的理论模型及分析结果的实用性,利用蒙特卡罗法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新模型条件下定粒配茧缫丝的模拟实验。经过综合分析与讨论所获得的理论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更真实地描述了定粒配茧缫丝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状况,为定粒配茧缫丝生产中的生丝纤度管理提供了更确切的理论依据和管理基准。在定粒配茧理论解析之外,本论文还针对我国缫丝生产及检验部门对于生丝电子检验方法的迫切需求以及与此相应的对于制定生丝电子检验标准及方法的需要,对生丝检验中检验丝长的变化与疵点检验及生丝纤度偏差检验定级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的生丝检验标准的修订与缫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应用基础。

论文目录

  • 提要
  • 英文提要
  • 序言
  • 1.定粒配茧理论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第1章 第一种模型下各茧层茧粒数分布
  • 1.1 理论分布
  • 1.1.1 一粒缫生丝纤度序列
  • 1.1.2 n粒缫生丝纤度序列
  • 1.1.3 定粒配茧缫丝粗纤度茧丝茧粒数的理论分布
  • 1.1.4 平均厚皮茧粒数
  • 1.1.5 中心配茧率
  • 1.2 模拟实验与讨论
  • 1.2.1 定粒配茧缫丝的模拟实验
  • 1.2.2 茧丝周期丝长方差对各茧层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1.2.3 茧丝丝长均值对茧层茧粒致分布的影响
  • 1.2.4 缫丝工的巡视频数对各茧层茧粒数分布的影响
  • 1.2.5 厚薄皮茧层划分点对各茧层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1.2.6 各茧层茧粒数分布的遍历性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第二种模型下不同茧层的茧粒数分布
  • 2.1 缫丝操作原则及其模型化
  • 2.2 厚皮茧丝数的分布
  • 2.3 厚皮茧丝数的平均值
  • 2.4 中心配茧率
  • 2.5 模拟实验与讨论
  • 2.5.1 定粒配茧缫丝的模拟实验
  • 2.5.2 茧丝长波动对厚皮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2.5.3 茧丝长平均值对厚皮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2.5.4 缫丝工的巡视频率对厚皮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2.5.5 解舒率对厚皮茧丝数分布的影响
  • 2.5.6 厚薄皮茧丝长比例的划分对厚皮茧粒数分布的影响
  • 2.5.7 厚皮茧丝数分布的遍历性
  • 2.5.8 厚皮茧丝数的平均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粒配茧生丝的纤度特征
  • 3.1 一粒缫生丝纤度特征
  • 3.2 定粒配茧生丝纤度特征
  • 3.3 生丝纤度偏差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纤度管理
  • 3.3.1 原料茧解舒率及茧层部位的划分对生丝纤度均方差的影响
  • 3.3.2 配茧方案与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对生丝纤度均方差的影响
  • 3.3.3 原料茧丝的纤度均方差对生丝纤度均方差的影响
  • 3.3.4 原料茧丝纤度开差与生丝纤度均方差间的关系
  • 3.4 不同操作原则下的生丝纤度偏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丝检验法中疵点抽样分级方法研究
  • 4.1 抽样方法及样本特性
  • 4.2 疵点数检验的正确定级率
  • 4.3 模拟实验及考察
  • 4.3.1 模拟实验方法
  • 4.3.2 样本数量对正确定级率的影响
  • 4.3.3 样本长度对正确定级率的影响
  • 4.3.4 等级区间划分对正确定级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丝纤度偏差抽样分级方法研究
  • 5.1 样本丝长与生丝纤度偏差检验
  • 5.1.1 生丝纤度偏差检验标准现状
  • 5.1.2 样本丝长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
  • 5.1.3 样本丝长发生变化时等级界限值的设定方案
  • 5.1.4 基本规格和基本级别的确定
  • 5.1.5 定级界限中间值和等级区间界限值的变换
  • 5.1.6 改变检验丝长后样本数的确定
  • 5.1.7 其它等级界限值的设定
  • 5.2 缫丝方式与生丝纤度偏差检验
  • 5.2.1 不同缫丝方式的生丝纤度偏差的解析
  • 5.2.2 不同缫丝方式的生丝纤度偏差检验的制定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丝纤度检验中样本数量的研究[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7(01)
    • [2].电子天平进行生丝纤度检验的研究[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5(06)
    • [3].生丝纤度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2(02)
    • [4].实际生丝纤度正态分布的探讨[J]. 丝绸 2009(01)
    • [5].控制好混杂原料蚕茧纤度的措施[J]. 云南农业科技 2008(S2)
    • [6].生丝纤度检验装置的研制[J]. 上海纺织科技 2018(04)
    • [7].粘胶长丝纤度不匀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人造纤维 2015(03)
    • [8].实时无线生丝纤度测量初探[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0(02)
    • [9].细纤度蚕丝及其制品的研究进展[J]. 蚕桑通报 2012(03)
    • [10].浅谈生丝纤度偏差和最大偏差的主要控制方法[J]. 江苏纺织 2011(12)
    • [11].细纤度真丝酸性染料染色[J]. 印染 2013(04)
    • [12].用于自动定纤感知缫丝机的生丝纤度控制方法[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1(05)
    • [13].超细纤度蚕的农村生产试验[J]. 蚕桑通报 2016(02)
    • [14].广东超细纤度精品6A级生丝试产成功[J]. 广东蚕业 2015(04)
    • [15].半连续纺粘胶长丝纤度补偿方法的试验探讨[J]. 人造纤维 2009(01)
    • [16].生丝生产过程中纤度变化的不确定性分析及防范措施[J]. 江苏丝绸 2014(04)
    • [17].细纤度柞蚕基础品种“C”的选育[J]. 北方蚕业 2014(03)
    • [18].基于称重原理的生丝纤度自动检测装置研究[J]. 衡器 2016(06)
    • [19].家蚕细纤度长丝长品种“苏秀×春丰”[J]. 中国蚕业 2016(02)
    • [20].粗纤度家蚕品种中205×日206的育成[J]. 江苏蚕业 2009(03)
    • [21].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在如皋市的推广应用[J]. 中国蚕业 2011(04)
    • [22].生丝纤度序列特征参数调查[J]. 丝绸 2019(07)
    • [23].共混超细纤维的纤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J]. 染整技术 2008(08)
    • [24].4眠蚕细纤度新品种苏秀×春丰农村中试初报[J]. 中国蚕业 2008(03)
    • [25].自动缫纤度控制要点总结[J]. 丝绸 2011(01)
    • [26].超细纤度蚕茧的农村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J]. 蚕桑通报 2013(03)
    • [27].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的育成[J]. 蚕业科学 2010(06)
    • [28].细纤度家蚕新品种“601×602”农村试养初报[J]. 蚕学通讯 2008(03)
    • [29].自动缫丝机纤度电容传感动态检测系统的研发[J]. 纺织科技进展 2018(07)
    • [30].生丝新标准实施后的质量成绩变化及对策[J]. 丝绸 2010(05)

    标签:;  ;  ;  ;  ;  ;  

    定粒配茧缫丝的建模及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