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发展的途径。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词汇是最积极、活跃的部分,它直接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其中,颜色词尤其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颜色词时经常会出现误解的情况,同时也给语际翻译和文化交流制造了障碍。在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对颜色词的研究现状后,作者发现很多有关颜色词的翻译研究都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导致对颜色词的文化分析不够系统和彻底。随着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翻译不再被看作是纯语言的行为,翻译工作者们也越来越重视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译。在文化翻译观的众多倡导者中,尤为突出的是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她的文化翻译思想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视角。因此,本文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化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以期得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颜色词中的文化因素。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行为,翻译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交流活动;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由于语言的差异,源语和译语无论是在语言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不可能完全对等和转换。除了要忠实于原文,翻译还必须既能使译语读者接触到外来文化又能使译文被理解和接受。因此,翻译应该实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功能上的对等,即遵循文化功能对等的原则。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充分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颜色词的翻译也是如此。由于人们对事物感知的相同和生活经历的相似,英汉颜色词的内涵存在很多共通的地方;而又由于民族心理、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历史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其内涵意义有着极大的不同。鉴于此,英汉基本颜色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种模式:基本对应,指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基本等值;部分对应,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字面意义或概念意义不同而内涵意义相同;不对应,指英汉两种语言中同一颜色词的内涵意义、联想意义等有很大差异,超出概念意义;零对应,指一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在另一语言中没有其内涵意义的等值词。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对应情况,运用各种文化翻译手段来进行。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基本颜色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特定文化中的专有名词,音译比较适合。有时直译会让读者觉得晦涩难懂,但为保留源语文化,则可采用直译加注。当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语义不对应,或某些颜色词的表达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与其内涵意义等值的表达时,这就需要用到意译。部分对应的,可以将颜色词进行替换。增加或省略颜色词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英汉颜色词语义不对应时,或者颜色词的含义与颜色无关时。翻译英汉基本颜色词时,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能使译文更准确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当然,本文还有其局限性和有待改进之处。但作者仍然希望此研究能为语际翻译和语言教学等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并促进跨文化交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考而不死是为神》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以郭沫若翻译理论为指导[J]. 英语广场 2020(04)
- [2].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金融时报》新闻的英汉翻译[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7)
- [3].翻译理论综述的翻译中心法——兼评《翻译理论》[J].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02)
- [4].转换生成语法与奈达的翻译理论[J]. 赤子(上中旬) 2016(23)
- [5].本地化是翻译理论的新范式吗?[J]. 上海翻译 2017(03)
- [6].奈达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学之“面对面”[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02)
- [7].从文化翻译理论看《骆驼祥子》文化专有项翻译[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05)
- [8].翻译理论创新型教材的尝试——评詹妮·威廉姆斯的新著《翻译理论》[J]. 东方翻译 2016(04)
- [9].奈达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学之“面对面”[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0].解读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以葛浩文的《骆驼祥子》英译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1)
- [11].国际视野下的翻译理论面面观[J]. 记者观察 2018(23)
- [12].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方法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9)
- [13].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03)
- [14].第十一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荆州召开[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6(11)
- [15].奈达翻译理论之贡献与局限[J]. 文教资料 2012(29)
- [16].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J]. 校园英语 2018(14)
- [17].林语堂翻译理论评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0)
- [18].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分析[J]. 长江丛刊 2016(35)
- [19].严复“信·达·雅”翻译理论中的“雅”——浅谈英语翻译技巧的艺术性提升[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9)
- [20].阐释学翻译理论与史料文本翻译的解读[J]. 牡丹 2016(22)
- [21].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J]. 明日风尚 2017(12)
- [22].纽马克自然翻译理论在英译汉中的应用——对《小妇人》两中译本的对比分析[J]. 校园英语 2017(15)
- [23].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初探[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7)
- [24].生态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应用[J]. 山西青年 2017(14)
- [25].试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J]. 校园英语 2017(22)
- [26].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译研究综述[J]. 北方文学 2017(15)
- [27].俄罗斯翻译理论的两大流派及其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借鉴意义[J]. 长江丛刊 2017(26)
- [28].周氏兄弟关于翻译“信”的观点比较——以书信和序文为中心[J]. 青年文学家 2017(26)
- [29].泰特勒和严复的翻译理论的比较和分析[J]. 智富时代 2017(08)
- [30].翻译理论怎样帮助翻译实践[J]. 英语世界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