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

唐山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

论文摘要

人类活动深刻地改变着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是这种作用的主要形式,而其直接结果是地表覆被状况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生态安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最重要的方面。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唐山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1987-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和生态安全状况。研究表明:1987-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然半自然湿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数量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养殖水面,1987年其比例为13.65%,2000年比例为19%,到2005年增加为22.11%;减少最快的是自然半自然湿地,1987年、2000年和2005年其面积比例分别是15.69%、9.26%、6.41%。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生态效应:入海水量的减少、面源污染使得土地和海洋的污染加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减少及生态安全格局的破坏。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安全指数下降。本研究中采用指标体系法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87-2005年间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1987年生态安全指数为77.03,2000年为下降为30.19,2005年回升到39.12,说明唐山沿海的生态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专家、政府及民众都应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3S技术对唐山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并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建立特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简介
  • 1 研究综述
  • 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 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特征
  • 2.1.1 气候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水文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1 数据处理
  • 3.1.1 影像数据处理
  • 3.1.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2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2.1 数量特征
  • 3.2.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4 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生态效应分析
  • 4.1 入海水量失衡的生态效应
  • 4.1.1 水量失衡的驱动机制
  • 4.1.2 生态效应分析
  • 4.2 面源污染的生态效应
  • 4.2.1 面源污染的驱动机制
  • 4.2.2 生态效应分析
  • 4.3 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分析
  • 4.3.1 评价方法
  • 4.3.2 评价结果
  • 4.4 生态安全格局变化分析
  • 4.4.1 评价方法
  • 4.4.2 评价结果
  • 5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评价单元
  • 5.1.3 权重确定
  • 5.1.4 评价标准确定
  • 5.1.5 数值标准化处理
  • 5.1.6 指标综合方法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指标层评价结果分析
  • 5.2.2 子系统层评价结果分析
  • 5.2.3 分系统层评价结果分析
  • 5.2.4 系统层评价结果分析
  • 5.3 土地利用的调整建议
  • 结论
  • 1 结论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唐山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