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D1、nm23-H1基因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及CT灌注成像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CyclinD1、nm23-H1基因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及CT灌注成像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论文题目: CyclinD1、nm23-H1基因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及CT灌注成像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作者: 马树华

导师: 徐克

关键词: 肺癌,体层摄影术,线计算机,肺肿块,灌注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前言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影像医学在肺癌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判断疗效的评估预后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有影像学表现特征都有其组织病理学基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对疾病,特别是肺癌的认识,已经深入到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并已形成分子病理学、肿瘤免疫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许多与细胞增殖、分化和肿瘤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使在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解释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可能,并有助于解释肺癌影像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分子生物学决定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特征、恶性程度、复发和转移。而由肿瘤生物学行为所决定的组织病理大体形态改变是影像学表现的基础。因此,组织病理大体形态改变犹如一座桥梁,有机地把影像学和分子医学连接起来,从而使得探讨影像学与肿瘤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可能。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影像学方法,依据影像表现与分子生物学因素的关系,更准确、客观地评价肿瘤的生长、复发、转移及预后。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在肺癌早期诊断领域,基因与影像对比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使我们了解决定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因素与肿瘤生长方式和形态学表现的相关性成为可能。 关于CyclinD1、nm23-H1基因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为止国外未见相关报道。CyclinD1与肺癌CT征象相关性研究国内仅见一篇报道,nm23-H1与肺癌CT及MR征象相关性研究国内各见一篇报道。上述报道都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并研究其与肺癌CT或MR征象的相关性。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blo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蛋白及mRNA进行半定量,并且相互印证,从而使基因、蛋白检测更加准确,说服力更强,可信度更高。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了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CyclinD1基因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论文二 nm23-H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T征象的关系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论文三 CT灌注成像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11-28

参考文献

  • [1].兔VX2肺种植瘤放疗前后CT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CT灌注成像参数与VEGF和MMP-2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 庄永志.中国医科大学2007
  • [2].肺癌的CT灌注成像及其在肺癌化、放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王建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 [3].兔肝VX2瘤的PET/CT显像及其与CT灌注成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 何元鑫.中国医科大学2008
  • [4].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肝癌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 汤日杰.南方医科大学2010
  • [5].128-MSCT全肝灌注功能成像在肝硬化及肝癌定量分析中的临床研究[D]. 汤敏.复旦大学2012
  • [6].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灌注成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D]. 崔磊.苏州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陈晓峰.第二军医大学2008
  • [2].肺转移瘤的血供和血管生成研究[D]. 常恒.第二军医大学2004
  • [3].正常胰腺和胰腺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王琦.中国医科大学2005
  • [4].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 邵国光.吉林大学2005
  • [5].肺部肿瘤首过期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李树平.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以此为靶点的基因治疗[D]. 王勇杰.山东大学2005
  • [7].NF-kappa B和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D]. 马建群.中国医科大学2005
  • [8].多层CT首过时间动态增强对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定量研究:与延迟动态增强模式对照[D]. 孙昌进.四川大学2005
  • [9].nm23-H1基因转染对人肺癌细胞中Ras-to-MAPK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印.四川大学2004
  • [10].周围型肺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研究[D]. 李媛.四川大学2007

标签:;  ;  ;  ;  ;  

CyclinD1、nm23-H1基因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及CT灌注成像在肺内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