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聚,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此,政府应该在公共政策实践上给予充分肯定。这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更为市民化的服务。庇古的国民收入均等化思想告诉我们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中共中央对之作出了呼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以流动人口主要流入地上海为例,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力保障、制度保障、人力支持、信息化支撑和流动人口的常住倾向等方面论证了上海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可行性。但是,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平均化。本文通过引用《青浦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和谐管理探索》课题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说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必须充分关注服务人群差别需求,实现均等化的过程中还需对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的需求给予差别化的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差别化的关系就好比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根据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特殊性,本文对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务服务均等化提出了对策设计:一是树立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和谐理念;二是坚持四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原则;三是完善优质服务内容;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全文重点论证分析了三个主要观点:第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具有实现均等化的可能性;第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公共服务的无差别化;第三以均等化引导、提供并满足群众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需求。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1.选题意义2.研究综述3.研究方法4.基本框架第一章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意义第一节 相关概念1.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2.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及其理论第二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1.结合上海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2.对流动人口创造和贡献的回馈3.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城市化和社会融合4.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二章 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现状1.现有的主要做法2.呈现的主要特点第二节 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1.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强2.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完善3.公共服务内容还不充分4.基本服务项目享受不平衡第三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行性分析1.经济发展的财力保障2.法制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3.服务机构和协会等组织的支持4.信息化建设5.流动人口的常住化倾向第三章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差别化问题第一节 充分关注服务人群的差别需求1.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较高2.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差异3.不同流动人群需求有较大差别4.有关政策和机构的知晓率第二节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平均化1.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基本事实2.根据顾客需求提供服务3.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特殊性第四章 一些对策性的建议第一节 树立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和谐理念1.和谐是目标和主题2.注重"和则"与"谐则"的有机结合第二节 坚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原则1.以现居住地为主提供服务2.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3.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分级负担4.基本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倾斜第三节 完善优质服务内容的若干具体建议1.要实现流动人口生育保障法制化2.加强家庭计划指导3.提供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4.形成互动协作的体制机制第四节 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保障2.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3.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流动人口基础信息4.充分发挥协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5.公共服务考核的监督机制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计划生育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均等化论文;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差别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