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11700)
【摘要】湿热体质人群适应湿热交替气候的能力相对较差,其在火热、黄疸等疾病方面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了提高湿热体质人群的身体健康水平,这里通过对这类体质成因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几种有针对性的养生护理策略。本文从中医划分的体质类型入手,对湿热体质人群的养生护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湿热体质;人群;养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8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养生锻炼等因素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显著提升。相对于平和体质的人群而言,湿热体质人群在黄疸以及火热等疾病方面的发病率显著偏高。为了帮助湿热体质人群避免疾病的干扰和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湿热体质人群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特征,合理开展养身活动。此外,医院在为湿热体质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体质特征的重视,通过适宜护理措施的应用,使得护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1.中医的体质类型
中医将人们的体质分成九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包含:气郁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气虚体质以及平和体质这几种[1]。
2.湿热体质人群
2.1湿热体质人群的特征
从形态方面来看,湿热体质人群多偏瘦或偏旁,身材正常的湿热体质个体数量相对较少。从面部特征来看,湿热体质人群面部生粉刺、痤疮的概率较高[2];多油性皮肤。此外,湿热体质人群还容易在工作或学习中还很容易表现出身体疲劳现象,容易出现暴躁、厌烦等情绪。
2.2湿热体质人群的成因
在既往生活中,湿热体质人群多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且长期饮酒,食用油腻食物[3]。
3.湿热体质人群的养生护理
3.1湿热体质人群的养生策略
3.1.1生活养生策略根据湿热体质人群的特点,在生活方面,这类人群应该尽量居住在通风良好、且干燥水平较高的自然环境中。湿热体质人群应该尽量避免在家中养花,防止频繁浇水的过程引发相关疾病。此外,这类人群还应该注重冬季加湿机的使用。湿热体质人群健康的保持还应结合规律性、充足化的睡眠实现。
3.1.2饮食调养策略油腻、甘酸类的食物,如烧烤、油炸食品、马卡龙等会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湿热体质人群的发病率。因此,在饮食方面,湿热体质的人群应该以清淡类菜肴作为食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宜食用苦瓜、丝瓜、芹菜等甘平、粗纤维的蔬菜[4]。饮食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湿热体质人群只坚持了一周或一个月的饮食调养,则很难发挥这种养生方式的基本作用。为了降低发病率,提高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湿热体质人群应该以坚定的信心、持久的信念开展饮食调养。
3.1.3锻炼养生策略对于湿热体质的人群而言,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养生方式。相对于阴虚体质等其他体质的人群而言,湿热体质人群更适宜通过跆拳道、长跑、攀岩等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实现养身锻炼目的。从季节特征来看,由于夏季的多雨湿润环境特征并不符合湿热体质人群对环境的要求。因此,在夏季利用锻炼方式养生的过程中,湿热体质人群应该尽量选在空气湿度较低、温度较低的每日傍晚或每日早晨开展锻炼。当人们通过长期的锻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之后,湿热体质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会因为运动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长此以往,湿热体质人群的免疫力将会产生相应提高,与之对应的,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3.1.4情绪养生策略情绪的剧烈波动也会对湿热体质人群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湿热体质人群应该在闲暇之余尝试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如写作、书法、插花、雕刻等。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长期培养。在文化活动中,湿热体质人群内心的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长此以往,湿热体质人群将逐渐从各类文化兴趣活动中习得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进而实现保障自身身体健康的目的。
3.2湿热体质人群的护理方式
3.2.1皮肤护理方式美丽的容貌可以带给人自信和好心情。反之,当人们的皮肤出现问题时,他们的情绪状态也会受到影响。就湿热体质人群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其应该通过各类控油产品、祛痘产品等护理自身的皮肤[5]。在利用化妆品或药物护理自身皮肤的过程中,还应该配合豆浆、豆腐等美容养颜的食物联合作用,高质量、高效化地改善自身的皮肤状态,使得自身始终处于一种愉悦、欣喜的情绪状态中。
3.2.2治疗护理方式痤疮是湿热体质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应尽量选用中药面膜、中药熏洗等药物或治疗方式解决湿热体质患者的痤疮问题。为了避免湿热体质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影响,除了用药指导、病房清洁环境质量保持等常规护理方式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湿热体质患者提供以下几种心理护理措施:第一,放松训练措施。为了帮助湿热体质患者摆脱方面情绪的干扰,护理人员为湿热体质患者提供腹式呼吸训练方式:要求患者通过移动横膈膜的方式开展呼吸过程。患者在吸气时,应控制横膈膜向下运动,将身体内的脏器挤到下腹位置,使得腹部形成明显的膨胀变化。患者在吐气时,横膈膜会呈上升趋势移动,此时患者腹部应呈收缩状态。第二,音乐治疗方式。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在充分参考湿热体质患者兴趣偏好的基础上,选择节奏较为缓慢的轻音乐为患者播放。在聆听轻音乐的过程中,湿热体质患者对病情的恐惧、焦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三,沟通倾听措施。心理学认为,最好的沟通即为倾听。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平等的身份倾听患者的需求和不满,满足患者的倾诉需求,并根据湿热体质患者的实际诉求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解决思路,促进患者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
4.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养生已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鲜活灵动的年轻人,养生活动的开展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相对于其他人群而言,湿热体质人群在体质特征、养生需求等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了保证湿热体质人群的养生质量,这类人群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体质特征,利用培养文化活动兴趣、食用清淡食物养生、提高居住环境干燥程度等方式,提升养生活动与自身体质的契合性。此外,在护理方面,除了湿热体质人群注重自身护理之外,医院的专业护理人员也应该结合湿热体质人群的易冲动、易焦躁特征,为其提供放松训练护理、沟通倾听护理等心理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董虹,孟慎之,詹强.食疗配合摩腹改善湿热体质人群便秘症状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6:811-812.
[2]林楠,孟宏,和长征,陈超,何聪芬.湿热体质人群之养生护理探讨[J].中国化妆品(行业),2010,12:66-71.
[3]周珊珊.湿热体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4]卢晓君.IgA肾病湿热质人群与IL-10基因启动子及ICAM-1基因位点多态性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5]牛笛.湿热体质与平和体质血清ICAM-1、IL-4检测和MOSSF-36生命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