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汉书注》研究

颜师古《汉书注》研究

论文题目: 颜师古《汉书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任国俊

导师: 冯玉涛

关键词: 颜师古,汉书注,中国语言学史,地位

文献来源: 宁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颜师古《汉书注》的全面研究。颜师古在《汉书注》中的语言理论与实践,代表了唐初语言学研究的最高水平。除了在文字,音韵,训诂等传统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外,颜氏在他的《汉书注》中还体现了自己朴素的语言理论,他已经注意到了语义、语用、语法、修辞等语言现象,并对这些现象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这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语言学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人选取颜注作为研究课题,力图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体系,采用把传统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和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既吸取传统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又运用现代语言学有关语义、语用、语法方面的理论,来考察它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这也正是本论文的创新所在。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此部分简单介绍了颜师古的生平、著述,颜师古《汉书注》成书背景及研究颜师古《汉书注》的意义。 第二部分:《汉书注》的内容。 这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分别从解释字词、注音、疏解文意、阐述语法、解释修辞、校勘、考证名物典章制度、探求事物得名之源八方面来分析颜师古在传统语言文字和现代语言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此部分集中体现了他朴素的语义、语用、语法、修辞观。 第三部分:《汉书注》的“因声求义”和“合韵”。 此部分着重分析了颜师古的“因声求义”,他已能比较自觉地摆脱字形束缚,从声音的角度着手,去推求语源,说明通假,已经开了段玉裁,王念孙冲破字形藩篱的先河。此外,还介绍了师古的“合韵说”,解释了他的“合韵说”和他已经认识到古今语音是发展变化的是不矛盾的。 第四部分:《汉书注》的几个术语。 此部分着重分析了“某读曰某”、“读同(读与某同)”、“某,古某字”三个术语。 第五部分:结语。 此部分简单列举了他注《汉书》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释义的偏误、疏漏;注音的混乱;考证的臆断等,但最后还是肯定了他取得得巨大成就。 总之,颜师古的《汉书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人希望通过自己对颜师古《汉书注》的研究,能为训诂学史乃至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颜师古及其《汉书注》背景介绍

(二) 研究颜师古《汉书注》的意义

第二章 《汉书注》的内容

(一) 解释字义、词义

1、考释古言、古字

2、分析字形

3、研究汉字演变

4、辨析同义词

5、考查词的语境义

6、考察词义的历史演变

(二) 注音

1、反切法和直音法

2、引用唐代的方俗音来证古音

3、引用少数民族语来证古音

4、从发音生理角度来注释古音

(三) 疏解文意

1、疏解字词串讲全句

2、疏解语序串讲全句

3、分类串讲全句

(四) 阐述语法

1、有了虚词观

2、注意到了词类的活用现象

3、用不同方式注释被动句

4、分析歧义结构

(五) 解释修辞

1、释比喻

2、释借代

3、释婉曲

4、释夸张

(六) 校勘

1、校讹误

2、校衍文

3、校脱文

4、校倒文

(七) 考证名物典章制度

1、考证人名

2、考证时间

3、考证典制

4、考证地理

5、考证史实

6、考证避讳

(八) 探求事物得名之源

第三章 《汉书注》的“因声求义”和“合韵”

(一) 因声求义

(二) 合韵

第四章 《汉书注》的几个术语

1、某读曰某

2、读同(读与某同)

3、某,某古字

第五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14

参考文献

  • [1].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术语研究[D]. 韦利锋.西南大学2009
  • [2].《汉书注》与《资治通鉴释文》比较研究[D]. 谢美连.广西师范大学2013
  • [3].颜师古《汉书注》词义训释体例研究[D]. 隋文娟.西南大学2012
  • [4].颜师古《汉书注》同源词研究[D]. 叶慧琼.湖南师范大学2007
  • [5].颜师古《汉书注》释词系统研究[D]. 张玉娟.西北大学2013
  • [6].颜师古《汉书注》义训研究[D]. 王云专.西南大学2012
  • [7].颜师古《汉书注》的训诂内容[D]. 胡超.西南大学2012
  • [8].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D]. 何玉兰.暨南大学2007
  • [9].颜师古《汉书注》训诂方法研究[D]. 元玉杰.渤海大学2013
  • [10].颜师古《汉书注》声训研究[D]. 陈秀然.西南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D]. 李晨轩.山东师范大学2008
  • [2].《汉书》颜注古字考[D]. 郑玲.兰州大学2007
  • [3].颜师古《汉书注》同源词研究[D]. 叶慧琼.湖南师范大学2007
  • [4].《汉书》颜师古注研究[D]. 龙小军.南昌大学2007
  • [5].《汉书》同义连用研究[D]. 戚俊丽.山东师范大学2007
  • [6].《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 丁致中.南京师范大学2004
  • [7].《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 邓晓艳.陕西师范大学2006
  • [8].《汉书》引用书目考[D]. 闫璟.陕西师范大学2001
  • [9].颜师古《汉书注》文献学成就初探[D]. 姬孟昭.安徽大学2004
  • [10].颜师古注引方俗语研究[D]. 王智群.华东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颜师古《汉书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